快好知 kuaihz

第十个人读后感1000字

  《第十个人》是一本由[英] 格雷厄姆·格林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1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十个人》精选点评:

  ●格林的书却是好看,不过深刻的地方还没有领悟到。

  ●当年看某期《一虎一席谈》时,一位义愤的女老师怒斥范跑跑“就是九级地震十级地震,我也不会跑!”当时就觉得这论调有点扯淡,看过格林这本书才知道怎么表达,“当它发生的时候,你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宗教意识与间谍逃犯结合的故事,闪耀着莎士比亚戏剧的星光,令人读之不忍掩卷。

  ●一口气读完,太精彩了,序言和开头附赠的两个故事也非常棒!

  ●格雷厄姆·格林的中篇,讲的依旧是生命的困境和人性的跳脱。只是前面那个钟表和时间的设置,按理说要么是主线,要么是隐喻,竟然不了了之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考验,然后你才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我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为什么小说能写得像剧本一样,让人头疼。

  ●2017年已读008:电影《第十个人》的原著小说,正文很短,反倒是引言中的两个故事梗概:《吉姆•布拉顿与战犯》和《怪不得谁》(《我们在哈瓦那的人》的雏形)更耐看。依旧是格林擅长的、面对极端情境时的个人抉择问题,虽然将背景放置到了二战,但作者并不意在表现时代的残酷与荒谬,狱中的生死命题是主人翁困境的缘起,却也成了他完成自我救赎的必经之路。格林在这部小说中呈现了内在与外在多种力量的冲突,但人物稍显单薄。

  ●更适合称之为节制的欲说还休

  ●大概是纠结绝望悔恨的交织与无能为力 其实并没有看懂

  ●当它发生的时候,你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十个人》读后感(一):“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所有心理结构都包含着各种特征的可能性,环境一旦改变,这些特征便会表现出来,特别是在死亡面前。

  夏瓦尔一个不论是在精神还是身份上都为自己打上绅士烙印的人在面临死亡表现出来的懦弱和卑劣超乎自己的想象,他利用全部财富和巧舌如簧使一个贫疾交加的年轻人代替自己去死。格林在此处设定了三个人物和夏瓦尔人性中的自私做对比——第一个抽中死签的沃山非常冷静说了句“我抽中了”后靠在墙上准备点火抽烟;第二个抽中的人带着玩笑的口吻对沃山说“让我加入你的死亡队伍”便开始泰然处之的给女儿写起遗嘱来;决定代替夏沃尔的詹弗耶为了给家人带来安逸的生活也毅然赴死。这三人和夏瓦尔身上的人性比起来显示出英雄色彩坦然接受命运的作弄,直面毁灭和死亡。

  每个格林式的人物都亲手缔造了自己的毁灭,继而踏上救赎之路,这次也不例外。夏瓦尔在牺牲他人保全自己之后并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而是背上深深的负罪感,从不敢面对死亡转为不敢面对自己。他伪装成夏洛特以一名仆人的身份再次进入到这个不再属于他的房子开始他的救赎之道。说是救赎哪有那么容易呢!那怕丢弃自我负罪感也不曾放过他一分一秒。

  格林的天主教情怀注定结局,无处安放的负罪感唯有受难才是真正的解脱。看到最后部分深受感动,夏瓦尔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揭穿演员卡洛斯的谎言及时解救出特蕾丝。“你还有仇恨吗”“没有了”格林又一次写出了他心目中爱的样子,那是一种可以将贪生怕死之人转变为舍身救人的力量,是一种无关乎情欲愿意付出一切的爱。

  《第十个人》读后感(二):《第十个人》:除非受难,否则煎熬无从安放

  格雷厄姆•格林的中篇故事《第十个人》,延续了他所习惯的叙述风格——细腻、节制、深入人心。他太爱“折磨”自己笔下的人物,将现实生活里总被虚化的道德困境,以更加典型而清晰的模型呈现出来。因而读格林的作品必然不会是愉悦的体验,但最终如释重负的宽慰与失落,仍然是十分迷人的东西。

  《第十个人》的故事很简单。在集中营里,律师夏瓦尔在面临被处死的命运时,向另一名囚犯詹弗耶“购买”了他的命,代价则是他的全部财产。夏瓦尔因此得以逃生,而詹弗耶也得到了满足——他将会以一个有钱人的身份赴死,这份财产也将成为遗产,留给他的母亲和妹妹。

  从死神手里逃走的夏瓦尔集中营里活到了战争结束。而后,一贫如洗的他阴差阳错地回到了他之前的房子,甚至还以帮工的身份住了下来——此时的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去处。面对詹弗耶的母亲和妹妹,夏瓦尔终日又愧疚又担忧,而故事的情节也在一再戏剧化的处理下趋向高潮——愧疚的夏瓦尔最终还清了自己的“债”,代价尽管很大,倒也十分公平……

  所谓善恶,其边界仍然是格林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表现的内容。律师夏瓦尔体面、自命不凡,即便是在集中营里也是如此。可当厄运降临时,他便顾不上体面了。一面质疑命运的不公,一面他又迫切渴望一切求生的契机。夏瓦尔对生的渴望盖过了一切,但那个最终拯救他的人却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描写乐于奉献的伟大人物的命题作文。詹弗耶亡命徒式的决绝乍看起来有些令人不解,这也确实是作品里交代得有些单薄的地方。这一情节设计或许会在他的妹妹和母亲登场后得到支持——一家人的偏执或许相互关联,但这里并不丰富的阐释其实意味着格林并无意讨论“一个人要怎样的代价才能放弃生命”,而是这场交易是否公平。

  事实上,除了詹弗耶本人,大概所有人都认为“以钱卖命”并不公平。他的妹妹对那个“真正夺取哥哥生命”的人恨之入骨,而夏瓦尔,在远离了对死亡的恐惧之后,也对自己的行为羞愧不已。更何况,他还莫名其妙地爱上了那个无比痛恨自己的人……

  可任何交易都无法真正公平,事实上,只有当双方都觉得自己“稳赚不赔”,交易才可能达成——这大概也是所有此类行为都不会全然公之于众的根本缘由。但此刻的交易,却绝不会说服下一刻的某人自己。故事在另一个重要人物的登场之后达到了高潮,“他”取代了夏瓦尔,成为那个令人憎恨的角色。夏瓦尔因此得以解脱,但伴随着另一种“不义”,先前的“恶行”竟然也被豁免。夏瓦尔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救赎。但这种救赎却依旧是以“阴差阳错”的方式完成的。这似乎也再一次印证了格林一贯的主题:理智的人永远备受煎熬,受难可以使人解脱,但理智的他们永远要摇摆在体面的煎熬与受难而获解脱之间——除非他们终于无法思考。

  《第十个人》读后感(三):人性总是第一位的

  文/

  当歌手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无数文学青年为常年陪跑的各位作家扼腕叹息。他们利用各种机会罗列“长跑运动员”的名字:非洲的恩古吉、美国的菲利普.罗斯、美国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以色列的阿摩司.奥兹,以及阿尔巴尼亚的当代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等。但是尽管艰难,这些陪跑者仍然健在,仍然榜上有名,仍然在文学世界大放异彩。

  我们似乎忘了,在故纸堆里还有些作家,尽管屡次略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星空,却从未划破,直至生命终结。就像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一生“陪跑”二十一回,却从未得过“第一名”,被喻为诺奖史上最大输家。但倘若今天,我们阅读他的作品,仍然会感受到他的文学魅力。

  探究格林未获诺奖评委青睐的根源,其中有个重要理由是:作品过于流行。当然,有人认为他只写“侦探或是惊悚悬疑”两种类型的小说,也是对他巨大的误解。虽然在英国军情六处工作过的格林,写谍战小说是拿手好戏,但他依然不失为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的文学世界充满各种可能性,不仅仅是书写侦探、悬疑和间谍那么简单。比如,这本《第十个人》。

  本书收录了两则故事:《怪不得谁》和《第十个人》。前者写一个敢用假情报向军情六处骗吃骗喝的“伪特工”理查德,最后不仅没被揭穿,反倒阴差阳错地受到了嘉奖;后者是讲律师夏瓦尔,二战期间不幸入狱。抽中生死签,却不肯去死。以自己的财产抵命,让狱友詹弗耶替他赴死。战后,他隐姓埋名地回到故居,眼见詹弗耶的母亲和妹妹孤寂地生活在这里。不知不觉中,他却爱上了狱友的妹妹。然而,他的真实身份便成了天大的问题……

  表面上,两个故事毫无关联。可是仔细品味,两个故事都似用谎言编织的花朵,看似欲枯萎,却不知是谁往泥地里泼进了一汪水,生命又重新生根发芽,茁壮起来。虽然小说里的律师最后被另外一个骗子杀死,可他的灵魂却显现出少有的高洁。依宗教的说法,他获得了救赎。但是要依着格林的意思,律师的最后牺牲,完全是人性的温暖和道德责任在发挥作用。上帝嘛,只会旁冷眼旁观。

  恺蒂在《话说格林》里写道:“格林写小说,人性总是第一位的。他笔下的人物即便是宗教烈士,也会有许多平常人的弱点,例如无法拒绝酒精或是女色的诱惑,所以,他的所谓‘天主教小说’往往不受罗马梵蒂冈的欢迎。”

  小说中妹妹的行为与恺蒂的说法如出一辙。她从不随母亲去教堂做弥撒,因为她说她已经失掉了信仰,对于夺去哥哥生命的那个人的恨,已经占据了她的全部灵魂。所以,只有律师用生命去承担所有的仇恨,才能解开生命里的结。

  黑格尔说过,人性的选择都不理性,而是对感性的外在世界的依赖。如此说来,对于律师的行为还有一种通俗的解读:律师对妹妹是真爱。

  转载请豆邮联系

  《第十个人》读后感(四):发生点什么,才知道真正选择的是什么

  “你们这些好人真可怕。摆脱仇恨就像男人摆脱情欲一样徒劳。”在格雷厄姆·格林的《第十个人》里夏洛特与特蕾丝讨论着仇恨。“你可真恨他。”夏洛特好几次这样回答着特蕾丝,而那个“他”正是夏洛特。只是此时他隐藏着姑娘所仇恨的“夏瓦尔”那个真实身份,化名“夏洛特”。

  法国律师夏瓦尔在二战期间的监狱里,因为抓阄成为将要被处决的“第十个人”。当他用自己的全部财产换得另一名囚犯替他赴死时,他也许并未想清楚自己做了怎样的选择。只是那一刻“癫狂犹如疮疤脱落,余留的就是羞耻感。”《第十个人》用三万字布满了各式矛盾与冲突,写尽了“第十个人”的一生。

  这里有怯懦、谎言、爱、还有暗藏其中的忏悔(或者说是道德)、甚至是关于个人时间的意义。而关于仇恨则是放在与夏瓦尔演着对手戏的两个人完成。一个是替他赴死的囚犯詹弗耶的妹妹特蕾丝,一个是假冒夏瓦尔的卡洛斯。种种错综复杂的情节与人性,仅仅用三言两语就交待得一清二楚。

  格林在小说中好几次提到夏瓦尔的怯懦,抓阄前的“尚不能称其为恐惧”、抽中后的“失控”,他事后提到自己当时的行为“表现得像个懦夫”,儿时的朋友罗什提起夏瓦尔——“如果说有懦夫的话,他就是一个。”当读者差点真的以为夏瓦尔就是一个“懦夫”时,他却没有再胆怯。

  夏洛特是谎言的代表。他掩藏着夏瓦尔的真实身份,说着关于夏瓦尔的谎言。最后,却在演员卡洛斯的谎言中,一步步将自己的谎话句句戳穿。当谎言遇上谎言,再也难以圆谎时,谎言也就被攻破,真相不得不扑面而出。

  关于爱,或许是这部小说里唯一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夏洛特却对着菜园说出真相“我爱她”,卡洛斯看出夏洛特的爱,也想像着被特蕾丝爱上。当一切即将尘埃落定时,却没有爱情——“爱情荡然无存,欲望毫无意义。”

  仇恨是特蕾丝的面具。她恨,恨那个“夺去”她孪生兄弟性命的人。她只知道那个人的名字叫“夏瓦尔”,她住在这个人的房子里,享用着她哥哥性命换取来的“夏瓦尔的财产”。她无数次的想像,当她遇到夏瓦尔时,她会怎样去表达仇恨。她要朝这个可憎的人脸上吐口水,她还希望手中能有枪。特蕾丝在这个屋子里等待着夏瓦尔的出现,仇恨连绵不断无法摆脱。只是当假冒的夏瓦尔出现,仇恨却并不如她所想像那样强烈。等到那个真正的夏瓦尔出现,所有的仇恨都已消失。

  而忏悔,是用夏瓦尔好几次感到的羞耻感在提醒着。当他提出要用全部财产换别人替他赴死时,他有羞耻感。当看着特蕾丝被仇恨所困扰,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并没索要两条性命。”只是一种对生命绝望的感觉已悄悄潜入他的内心。在最后,他保留着至高无上的正义、律师一丝不苟的良心,一切被允许得到安息。

  或许正像特蕾丝所说的:“当它发生的时候,你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所有的挣扎也好,卑鄙也罢,不到最后那一刻,谁也不能确认自己的为人。

  《第十个人》读后感(五):【自我存档】

  #读书,我是认真的#

  《第十个人》

  [英] 格雷厄姆·格林

  译 李军

  gt;> 事情总是这样。我们觉得它有一种寓意,但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实际就是没什么意义。

  gt;> 倘若一个男人对某个地方爱的够深,他并不需要拥有它;对他而言,只消知道它安然无恙且并没有改变——抑或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与境况变迁发生了自然而然的变化——这就足够了。

  gt;> “的确,他表现的像个懦夫,可是,毕竟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做一次懦夫。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做完就把它忘了。只不过,在他身上发生的这一次,结果表明——怎么说呢,太引人注目了。”

  她说:“你没法归结为是他的运气差,正如你所说,那种事情所有人都会碰上一次。人这一辈子只好这么想:今天,它或许就会发生。”显然,她对这一问题已沉思良久,现在她终于大声道出了思考的结果,仿佛想让人听见。“当它发生的时候,你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它发生的时候,你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格雷厄姆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大师。

  夏瓦尔一生都在探求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入狱之前是备受尊崇的名律师,入狱之后是与狱友完全不能处到一处的上等人,抓阄确定自己命运的一刻倒是个和其他人差不多的等死的人了,可当他决定用全部家产换另一个人替他去死并且成功了的时候,他又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天生的囚犯”、和一个穷人。更坏的是,一个被自己良心折磨,自己也看不上的人。

  出狱之后倒是有了个新名字,可晃在巴黎街头仅仅揣着三百法郎是不够的。于是为了生计也好为了绝望里的一点点希望也好,他还是敲开了乡下自己宅子的门——那间被他用来换自己一条命因而转让给替他去死的那个人的,本来属于他现在属于那个人母亲和妹妹的,老宅子。

  新名字替他省了不少事,因为那个妹妹恨的是夏瓦尔,且从来没见过他。可后来就不那么省事了,他爱上了那个妹妹却没法开口,还因为有个演员占据了他的名字顶替了他的身份费着心思要占了他的宅子。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变得就很宿命了,他不得不站出来承认自己,最后在戏剧的冲突里英勇死去。自然,是人性中的闪光点让他得到了自我的救赎。故事落幕。

  不知道为什么读完的感受是,这太适合改成剧了,舞台剧也好电影也好。查了下早些时候美国的确是改编过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克里斯汀托马斯,豆瓣上看过的人不多,倒是很感兴趣想找来看看。周末吧

这名大文豪一生陪跑了二十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轶事听了很久,书却是第一次看。非常喜欢。(此处插一句题外话,我是在昨天看完《第三个警察》之后只会连连赞叹卧槽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确实读书太少,所有的形容词只剩下卧槽和非常喜欢Orz)其最著名的作品《第三个人》已加入书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第十个人读后感1000字  十个人  十个人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追梦正当时

 付出所有的青春追逐梦想不留遗憾。  梦想,有时候他就像一块面包,在你饿的时候能够填饱你的肚子;梦想,有时候他就像一把伞,带着你历经风雨;梦想,有时候他就像一个...(展开)

美文

 卿颜如故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窗子,铜镜将晨光折成金黄色洒落到床边,我缓缓起身,敛锯坐到铜镜前,看着镜中虽模糊却是不能淡漠相看娇美容颜,肤若凝脂,樱唇巧鼻,桃花勾魂眼?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