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厓山》是一本由虞云国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一):深入浅出而雅俗共赏的历史佳作
虞云国先生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知名教授,治宋史多年,对赵宋王朝的兴衰成败有独到深刻的见解。
本书为其专论两宋的随笔与书评集,书中文笔古雅而不失生动,解读透彻精辟,妙论迭出。作者从人物、事件、文化、制度、总论等多个不同角度,向现代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宋王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延续300余年的宋朝在政治制度、经济构成、社会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都达到了古代中国的巅峰。
读者诸君可以从本书中管窥宋朝的点点滴滴,有助于匡正时人对宋朝的诸多误读。
辉煌璀璨的大宋虽然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其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真正成为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附注:推荐阅读此书之前,先读虞氏《细说宋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是虞教授潜心研究宋史的阶段性小结,是宋史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大众读物。)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二):赵宋的兴亡史
从陈桥到崖山,从黄袍加身到国破家亡,是天水赵氏兴衰史,也是赵宋王朝的兴衰史。相比于本书前半部分人物篇,事件篇,文化篇,后半部分制度篇以及总论更引人深思。对于中华文化整个文明来说,宋朝只是封建王朝中的一个,但是她对于整个文明来说的重要性却是不可估量的,从宋朝以后,封建势力、皇权更加得集中和独裁,跪下奏事,整个文明和文化趋向于内向,缺少了对外的自信以及扩张的勇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宋朝?我记得以前和好友论及愿生活在哪个朝代时,不是万国来朝的盛唐之治,不是虽远必诛的霸道西汉,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宋朝,因为重文轻武,那作为读书人的我们自然有施展的空间,不杀士大夫,我们不怕说错话,清明上河图,市井气息,想必生活于此,也是怡然自得,加上三苏欧阳修等群星璀璨,岂不妙哉。但读罢此书,更让我觉得普通人读史和学者治史不能相提并论,宋朝的两面性、复杂性、矛盾性同样存在。继续去了解吧,这个有意思的王朝。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三):行云流水
1、作者是一位宋史学人。宋史明史现在已经是历史民科重灾之地。历史爱好者(矮大紧)或者历史发明者(袁腾飞)之流的书为迎合读者或者市场,会抖包袱会讲故事,然而与严肃学者的差距仍旧在是否受过系统的历史学科训练上,他们很多东西讲的膈应,不通透。而本书作者作为一个历史学人,虽然全书只是其随笔评论,却了无措大穷酸之气。全书各篇透着对荒谬绝伦的君权至上独断乾坤的抨击。2、全书只讲宋史与当代无一相关,却处处有着当代的影子。无论是将君权相权乃至士大夫阶层、台谏制度、王安石变法甚至皇帝龙体安康、帝都气象等等,读起来都忍不住和当朝联想一番。若一一对比道来,还是一番辛苦活。究其根本,宋之帝制与当朝国制共同之处仍旧在于政权的不开放性和非竞争性。所以我国历史诸朝大至循环往复弊端小至败坏之吏治对于今人一点也不陌生。对时局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当下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王朝历史正剧。3、明君贤臣清官的情结说白了是对“X天下”的无奈心酸。顶层设计缺乏制衡必然会使得集权异变。作为一个稍微多读了几本书且又不在体制内的人来说,自己的一生大部分和一个王朝的头百年重合,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四):较严谨的今人说古史
从王安石到神宗到蔡京,青苗法的结果竟然神奇地把民富改装成了国富,之后就轮到权力集团抄着各自的钵盆把国富叮当作着消化掉。汉唐宋明清,一旦金字塔的顶端膨胀、越阔越大,底座却瘦身、越来越细,这些朝代就轰然倒地、崩塌。
以前一直讲国富民强,现在觉得还是民富国强才是妥妥的,民富才讲究。厉害了我的国对于小老百姓来讲不如厉害了我的锅,北宋的毛病也是出在这。
结果,蛮夷南下,国的库没本事保护与安置民的锅,皇帝、草民一道倒霉,溶金化铁,铸就千古靖康耻;到明朝更简单暴力,还没等蛮夷来,民的锅就把国的库给砸了,自己也豁出了满锅沿的口子,蛮夷一来,彻底报销;其它朝代,唐汉清,可以说也都是没摆平民这口锅,导致改朝换代。这真叫:厉害了,我的锅。
想到《水浒》了,四大名著里最没营养的,但有两个人物个人觉得非常值得琢磨,不是一百单八将。
一个是高俅,情商高、球技高,远超韦世豪;投boss所好,迎合到位后不断上位,所以叫高太尉。在其位后,露出泼皮无赖本质,骄奢纵侈,权力在笼外泛滥成灾,钵满盆满。
另一个,也是泼皮,就是被杨志抹脖子的牛二。无赖惯了,自以为老子最牛逼时往往就是智商断路、情商掉线时,恰恰碰到了单纯至极的青面兽。
要是这两种无赖层出不穷,在金字塔两端分别霸占着,上头饕餮怪、下面伏地魔,这塔不是倒掉而已,是要被啃光,啃的连骨头也没有。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五):新“当局者迷”
宋史历来是吾之所爱,故凡著书论宋者,不论精华糟粕,皆欲一睹为快。虞先生之《从陈桥到厓山》,虽为历史普及之读物,然字里行间者,亦能窥探出一二科普之外的针砭之意。况陈桥厓山之间,三百年须臾事,承接中国从有到无的历史大转向,无论如何都值得国人去频频回顾。虽然历史大潮如“风紧!笔来!”,但著史者的良知也应如勾践卧薪尝胆般“不敢忘”。
虞先生在本书的自序里谈到了“放言无忌”和“放言有忌”的问题。大概是这几年有司对历史类书籍的出版管控甚严,尤其是关于近现代史的内容,秉持“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学界哀鸿一片。“有忌”论和“无忌”论,可能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自我审查”吧。
我们不能苛责这种自我审查方式,因为任何人都有好好生活的权利。但是认为宋史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古代史既无关乎“放言”也不涉及“有忌”之类的话题,那么如果不是一种误解就是文人的一种狡黠了。
虞先生从批判专制主义的角度作为全书的立论依据,这当然是一种政治正确。但是以后世的眼光去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这种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不是一种同情的代入式的史观,而是一种历史的傲慢。如果前文所说的针砭之意在于斯,那么“放言有忌”还是“放言无忌”的意义就不大了。毕竟借古的目的是为了喻今,批判历史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近现代史太敏感,古代史就可以放言无忌?帝制中国虽然名义上在1911年已经消失,但是皇帝还在,只是不坐金銮殿改居总统府了。有司欲禁天下悠悠众口,应从禁史开始。任何一本历史书,再专注于歌功颂德,也难以掩盖历史发出的嘲笑的声音。
有宋一代,中国从开明转向内在,从文化上和制度上值得考量的有很多。但是最值得我们反省和批判的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依然在文明的低洼地里匍匐前行?有司不察,以为禁毁可以代替反思,无异于掩耳盗铃。是为新“当局者迷”。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六):选择的历史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朝代。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将“黄袍加身”称帝,到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跳崖殉国,国祚320年,其中公元1127年之前,定都汴梁是为北宋,之后南迁,先定都应天府后迁都至临安,是为南宋。
对喜欢看历史、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宋朝是个充满各种可能的朝代。“爱国青年”们醉心于相信、研究并论证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的50%,是真正的上国;“民主自由人士”们又对其党争娓娓道来,力图向世人证明我国有可借鉴的历史传统。有人贬低那个时代,认为“岁币”制度过于屈辱;有人又考证出“岁币”对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支持所提供的成本成本最低,是那时那情形最好的选择。
而虞云国的《从陈桥到厓山》或许能给大家了解宋朝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角。作者虞云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宋史研究专家,对宋朝历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当然,在一些人心中,专家已然成为“砖家”,而正史也成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合法性而编撰的未能如实反映历史的一类事物。而我们则相信,“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永远是历史,只是我们每个人看的角度、心境不同。
此书汇集了多篇作者从各个方面介绍宋朝的文章,并创新性的将其整理归纳为五个单元:人物、事件、文化、制度、总论。这样的编辑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多个角度去观察宋史,并互证我们所理解的信息,加深对当时历史的客观认知。
书中并没有急切的对某个人、某件事下结论或定性,而是依靠作者的学识,引经据典,将所有信息关联起来并展现给读者自行去判断。我们常问,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看完这本书后,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感慨:时势或者说当时的环境深刻影响了人的认知与思想,而拥有这些认知与思想的人又影响改变了环境。一方面,当我们去理解了当时的环境,我们就能理解人的行为。比如,狄青为什么不去掉脸上的刺字,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要那样规定。而另一方面,我们试图去了解当时人的行为时,又理解了他们的行为为什么带来那个事件的结果。比如,“岁币”的产生逻辑上可以上溯到“杯酒释兵权”,可以由其文官统治的制度来解释。
当然,现在的人去了解、学习历史,有很多是抱着以史为鉴的态度,希望能通过古人了解现在,使我们的当下能发展更好。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历史的一份子,而当下的“历史”又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希望千年以后,后人来看我们这段历史,能够理解我们的选择。
而现在,你可以选择读或者不读这本书。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七):崖山之后有中国
一直很喜欢“宋”字,觉得它看上去端正,念起来也好听,我甚至从小一直觉得姓宋的人都是幸福的。
这是本类似于评论类的书,有些论证的地方,对于我这种层次的人来说,有点难度。
一开始读这本书,觉得泛泛无味,甚至有种流水账的感觉,不过越往后,越觉得作者是个有大学问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的一语中的。我们是不是过高地评价了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至于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调。当下社会,很多人都是极力捧高宋朝的优越。这一点,我也能感受到,比如说徽宗皇帝的艺术造诣非常高,比如说权相蔡京的字也非常漂亮,这些漂亮的字画甚至已经可以遮盖掉他们的昏庸失道了。我们现在想起宋朝,可能主流的观念都是一些登峰造极的东西,宋朝有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有清明上河图,有宋词,有临安,有王安石、苏轼、欧阳修、司马光、朱熹、辛弃疾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繁花锦绣绚丽烂漫。可是,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在张择端传世名作中,明明有一个乞丐伫立在的纷繁市井中的显眼处,这不是粉饰太平的一幅画。
小时候没有接受过艺术熏陶,十岁生日时收到一份礼物,《上下五千年》,这可能是我童年里最喜欢的一件礼物了,读了那本书之后,提到宋朝,首先想到的是岳飞,杨家将,文天祥之类的英雄,还有与他们对立的秦侩、贾似道之流,以及父子皇帝沦为俘虏的片段,最后陆秀夫背着皇帝跳海殉国,那时候总觉得,在宋朝,似乎正义总是赢不了邪恶。所以一想到宋朝,身上总有一种悲伤、愤恨的感觉。
小时候毕竟是孩子,知道的少。随着阅历的增多,宋朝灰灰的色彩里渐渐有了其他点缀,不过这些点缀都是在文化技术领域的,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一个新的名字:台谏制度。作者在书中简要地介绍了台谏的制度以及故事,他介绍的初衷,应该是想要褒贬一下当时的上层环境吧,讲述一下士气的盛衰吧。应该来讲,我是忽略了作者的本意,反倒是从他对台谏制度的讲述中,更能理解为什么宋朝出了这么多大文豪,这些才子,说穿了也都是失意的人,没有官场上的落魄,大概也没有那么多的感叹吧。
看字识人,作者应该是一个老学究,古板但是有真才实学。全书的最后一篇评论让我耳目一新,第一次见到过有人在书中如此激烈抨击别人的著说。讲真,我是个历史门外汉,无法得知作者的评论是否中道。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能够肯定的是,作者是个求真的人,他旁征博引古今据典的细节,让我觉得,作者就像是他自己书中台谏制度下的那帮士大夫们,敢为自己的想法振臂高呼。百家争鸣说的不仅是先秦诸子,不仅是两宋台谏,在当代,一样有着这些执着的人。
宋朝是中国由扩张到内敛的过度,内敛至最后就是消失,但是反观当今社会,早已走出了内敛的关门,宋朝不是中国的顶峰,宋朝之后还是有中国的。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八):“六朝及天水一朝思想最为自由”
愿大家不再美化宋朝,也不再抹黑宋朝,任何评价都不应该仅凭个别记载,以偏概全,而要全面研究。
一、宋朝“积贫积弱”?
与汉唐在人们的印象里的辉煌灿烂、盛世气象相比,宋朝争议颇多,学历史时对北宋”积贫积弱“这一评价印象深刻,但天水一朝真的如此不堪吗?虞云国给宋朝的评价里提到宋朝留下了宝贵遗产,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和统治思想两方面,但也提到不能过度美化宋朝,宋朝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出现了新气象,但毕竟受制于君主专制与地主经济的大框架。“崖山之后无中华”自然也是言过其实,过于偏狭,犯了汉族中心论的毛病,但宋朝还是留下了自由风气、文官体制和理学等遗产,培育出一大批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士大夫,宋朝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二、宋朝是知识分子的理想朝代?
所谓理想,主要指的是宋朝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态度。从太祖誓碑上的“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到完善的监察系统(台谏和封驳),最终实现了对包括皇权在内的权力的全覆盖监督,这在其他朝代是看不见的。知识分子的风骨仰仗于三个原因:一、基本国策的保护伞作用。二、相应健全的制度程序。三、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及其自觉意识的崛起。哪怕在庆元党禁、权相当政的南宋黑暗时期,知识分子也得以借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私学系统——书院独善其身。正如余英时所说:“宋代是士阶层在中国史上最能自由发挥其文化和政治功能的时代。”
三、中国转向内在?
中国转向内在8.1[美] 刘子健 / 2002 / 江苏人民出版社
文中援引的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出自这本书,即:中国转向内在始于两宋之际,具体来说南宋高宗朝是中国转向内在的关键时期。同时刘子健把君主政体分为四种运行模式,认为后期专制权力的扩张是导致转向的主因。这个观点的具体内涵有待于后期阅读此书。
刻板印象固然有它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提前发现危险,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但如果我们单纯地依靠它来作出判断,很多时候则会蒙蔽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犯下一些低级的错误。如果我们根据所谓的常识就以为法国人个个浪漫,英国人个个绅士,德国人个个严谨,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于历史问题的认知也同样如此,中国历史向来有霸秦、强汉、盛唐、富宋、奴清这样的说法,这是对一个朝代最鲜明特征所作的最简明概括,但它必然也是不全面的。
就以宋朝来说,“富宋”确实是实至名归。有人依据购买力来推算宋神宗时的GDP:彼时大米400文一石,一石66公升即今天的100斤,如今大米差不多是3块钱一斤,那么得出400文等于今天的300元,即1文钱=0.75元人民币。那时的国库收入为7000-8000万贯,最高时达1.6亿贯,按宋朝十五税一来算,那得出宋朝的GDP最高时大概为24亿贯,一贯770文,则为18480亿文,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为也达到了惊人的13860亿元,达到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这样的算法肯定是不尽科学的,但至少说明宋朝确实比较富。从书中所写的宋高宗临幸清河郡王张俊府第时的一张菜单就可见宋朝人生活之豪奢,什么绣花高飣八果垒、缕金香药,什么十味脯腊、下酒十五盏之类,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比后来的满汉全席还要丰盛,比《红楼梦》里的描写又要超过好多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以至于有西方学者慨叹道,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
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经济上自不必说,有最早的纸币交子,发达的海外贸易;文化上有标志性的宋词,而且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了6位,对儒家理论的最新发展、演化成为统治此后中国近一千年的儒家正统学说——宋明理学,也由此而发端,并基本成型。书中所讲的鹅湖之会,实际上就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与陆王心学的开山祖师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的一次学术讨论会,它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各个学派平等对话的先河,在学界影响非常深远。正是因为如此,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才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然而,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宋朝的经济如此发达,技术先进也好,都没有带来强大,宋朝是典型的富而不强型国家。自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坐拥天下之后,一直就处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之下,终其300多年也未能有效化解,最终还是灭亡于蒙古人的铁蹄之下。网上好象一直有人说宋朝军队战斗力并不弱,说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70%,又有人进行统计过后认为宋在对外战争中,胜率大概只有47.5%,而且是进攻13次,防守67次,被动挨打率高达83.75%!而且战争基本上还都是在原本是宋朝的地盘上进行的。所以不管怎么说,宋朝虽然有300多年,北宋期间基本上没能开疆拓土,到了南宋就只能算是偏安一隅了,强大两个字是无论如何不能算的,而且多数时候都是在拿钱买和平。从现在的观点看,花点钱换取和平当然不错,但关键是宋朝并没有少打仗,钱不是自己为避免打仗送去的,而是被别人打败以后勒索过去的,这就让人很不舒服了。
同样一个宋朝,有人说富有,有人说先进,有人说繁华,但也有人说羸弱,由此可见,每一段历史都有不同的解释,都是一个多面体。因此,作者专门在总论一章中,专门就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宋朝作了一番议论,我认为极有道理——对这段历史就应该辩证的看,而不是只盯一点而不及其余,并进而误读了宋朝。
事实上,对于宋朝的争论其实是关乎当下的。我一向以为,对于某个历史问题的研究或者关注,折射的是当下的争论或者困境,我们需要到历史中去寻找依据和裁判,以为我们的主张壮胆或者背书。对宋朝的褒与贬,同样是对当下中国的社会现状、未来方向等等的一种不同的设想和期望,而就这样的问题,作者以一篇《宋朝能为“中国模式”背书吗?》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宋朝就那样已经存在过,它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一段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事实,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我们无法全面的还原那个时代,可供我们发挥的空间太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态度来看待历史,而应该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方式来审视历史,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因为富与弱都不是宋朝的全部。这本书虽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但这些文章对于正确认识宋朝应该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我看了以后,心里不由叹道——原来这才是宋朝啊!
《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十):被大众低估的王朝
因部分内容豆瓣有删减,全文见 https://www.einverne.info/post/446.html
因为开始大量看宋朝历史相关的书籍,正好在豆瓣看到有人评论这一本,便加入了待看列表,没想到又从另一个方面领略了宋朝魅力。
这本从《从陈桥到崖山》从人物,事件,文化,制度,总论这五大部分去分析宋朝,虽然不是成体系的历史概述,但是从这一个个的切面却也能感受到宋朝这个朝代所给人的无穷想象。
我之所以说“被大众低估的王朝”,那是因为我印象当中的宋朝,大部分内容还停留在历史课本中的寥寥数字,还停留在金庸先生小说中宋末各地纷争的时候。我记忆中的宋朝是破碎的,存在与苏轼、李清照,范仲淹,陆游等等诗人词人的诗词歌赋中,存在于岳飞、文天祥的忠孝故事中,存在于苏黄米蔡的书法中。读完此书我才更发现四大发明中的三个都出现在宋朝,宋朝的瓷器烧制水平已经非常繁盛,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宋朝文化生活上如此丰富,而却频频受到外敌入侵而无法抵御,为什么宋朝的繁荣没有延续,甚至元明清在倒退?
## 梦断帝王师的朱熹
朱熹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在此之前我甚至并没有知道朱熹当过帝王师,而也仅仅只有一次,书中引用《中国转向内在》一书中的原文“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兴趣是恒久的,其心态和行为取决于现实政治生态,特别是权利的运作状态“,知识分子明白在一个时常会堕落成绝对独裁的专制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是唯一的关键,他们认为改变了皇上,就有可能改变政府。这是伟大的新儒家朱熹教导皇帝治国在于齐家,齐家在于修身,修身依靠正心诚意。然而这是第一次朱熹入朝为官,而且也是唯一一次。在专制政府下入朝做官的士大夫,偶尔也会让自己的声音上达天听,但结果鲜能奏效,于是接下来只有两种选择:要买继续留在管上,要么走人。
## 政治老手史弥远
在这一章节中,开篇就写下了令人耳目一怔的话,“以政变手段上台的政治家一般都出现在专制集权国家;还没有听说过美国立国二百多年有靠政变上台的总统,这里的制度原因大可推求”。通过这一番话开始介绍南宋引发两次政变的史弥远宰相。专制政府的权利天平往往是倾斜的,一旦发生权利变更,其带来的一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专制政权的运作过程往往会有很多的偶然非程序因素起支配作用。
## 文天祥
“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
## 王安石变法
社会危机是社会变革的第一推动力,改革变法都是逼出来的,古今无不如此,从范仲淹主持变法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理想是美好的,然而实施过程中却”多少坏事借变法之名以行之”。
作者从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总结出几点教训和启示还是非常值得一说,一为把握力度和社会承受能力,二为防止改革动机和最终效果背离,条文和执行的偏差,三为立法和用人双向都不能有所偏颇,四为得君行道的体制所限,变法的最终命运还是由君权政体制来决定的。
然而话风一转,作者从变法的条文和效果来看,变法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上都强化了国家行为的集中管制,将宋初和仁宗朝相对开放与宽松的社会体制又逆转了回去。政治上宋初确定的制度(虽然有局限,权利分散,效率低下)但依然有其合理性(分权制衡,权利制约),但是变法中却遏制了合理性,加强了局限性。在经济上加强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青苗法,免疫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化管营禁榷搜刮民财,打击民间商品经济发展,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而在思想文化上,在京城设置巡卒,巡查是否有人对新法散步不满言论;在思想言论上,首开党同伐异的政治解决做法,甚至把苏轼打入大牢,仁宗朝言论自由、思想开放的环境也至此一变。
## 读《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
XXX
## 从一篇祠堂记说宋儒气象
范仲淹在《祠堂记》中说,“道”体现在臣下,就是要在至高无上的君威面前,保持独立的人格,言其所当言,行其所当行。
## 吃菜事魔及其他
我原本以为金庸小说中的魔教,明教只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存在,原来历史上真的有摩尼教的存在,并且发展的也非常不错。“对社会底层的苦难民众来说,宗教异端在抚平创痛和激起反抗之前是很容易转化的,其临界的坐标即定在苦难的程度和民众的忍耐力的交叉点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异端邪说倒不失为测量社会是否稳定健康的试剂,社会越是安定有序,异端邪说便越没有市场;一旦异端邪说不胫而走,争夺到浩浩荡荡的民众时,这个社会的秩序、机制乃至其本身的现实合理性,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官方的不宽容权利浩大,可以置无辜的人于死地。而统治者往往误认为这种权力是无所不能的,意识不到这是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反而迫使异教信徒协力同心,殊死反抗。
## 宋代的监察制度
我们都知道宋朝有监察使,从历史书上就能够知道这个名词,然而实际上包括我的大部分人对这个名词的含义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这个官职具体做什么其实并不了解。书中对宋朝的监察制度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然而宋朝的监察制度受到皇权的约束,如果君主愿意接受台谏,分权制衡就运作的比较正常,然而不愿意,就随时可以从权力制衡的顶端加以干预甚至破坏。
上面只是一些我对书中一些内容的摘录和总结,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无法归纳进来,比如宋朝的饮食,气象,一些冤假奇案都在书中有着很详细的说明,可以推荐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