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是一本由彭凯平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一):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网店打折的时候买的,到货很快。拿到书的刹那我就被惊艳到了,实物比网店的图片要更好看,设计感很强。书的内容写的很精彩,本来以为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没想到和枯燥二字绝缘了哈哈,果然是国际大师写出来的东西,生动有趣,学到不少东西,两天就读完了,灰常不错,感觉我现在被福流浸透了,幸福满满。关键是插图弄得也太漂亮了吧。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二):终于有一本古圣贤和西方心理学结合的书
一直在找一本能把中国古代心学和西方心理学完美结合的书。我以为没人能写的出来。没想到会有人写的这么好。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这样的心理学书才有用。纯西方心理学,和国内纯心灵鸡汤都会学偏了。
一本很厚的书,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如何夸女朋友,如何辨别网上阴谋论的评论,还介绍了很多好看的心理学电影,法律和心理学的关系。。。。。。总之,读了以后心明眼亮,不容易被误导,非常推荐的一本好书
这本《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因中间种种原因,时隔两个月才看完。
整体来说,这是一本积极的心理学。书中从情感、福流、正心、跨界、开拓五个维度阐述了一种幸福的极致状态——澎湃的福流。读起来有点枯燥,但也能从文中看出彭凯平先生在心理学的造诣以及编写本书的辛苦付出。
所谓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凡事多从正面、乐观的角度去看待处理问题,自己也能在这种调和中得到快乐和释放。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四):独立成篇,自由阅读
书名中的“福流”,借自一位美国心理学大师提出的flow概念. 指一种经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极乐的心理体验。flow这个概念,一些中文书译成“心流”;个人欣赏本书的译法“福流”,可谓信雅达。书中对”福流“直接讨论的篇幅有一些,但并不太多;很多文章的主旨导向“福流”。由66篇心理学文章合集而成(包括自序、附录、跋)。绝大多数文章4至6页,少量3页,最长的一篇10页。每篇文章相对独立,可自由阅读。内容主要围绕积极心理学,也有关于进化心理学的。书的排版和装订很不错。阅读时手感很好。插图美观,与内容相得益彰。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增进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激发积极心理状态。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五):道不远人--你所不知道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章宁香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886329
原文首发于知乎《心計》专栏,作者章宁香为心理教师、凤凰电台的主播,主讲心理类型栏目《心計》,单集播放量十多万次。作者在教育学领域与心理学领域实践16载,除了一线教学、接待个案之外,也开早教、做专栏、上真人秀。经典座右铭:请相信,生活用点“心”会更好。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六):拨开心灵的雾霾
积极心理学是清华彭凯平教授参与开拓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这本书汇集了彭教授长期以来的研究与思考。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不光研究人类的幸福,还研究道德、智力、审美、创造、积极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社会组织、生活的意义等,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感受到幸福的终极体验——澎湃的福流。
彭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何为“澎湃的福流”:当我即将结束布达拉宫的参观,随着游人慢慢走向出口时,突然被一幅美丽的景象所震撼——在拉萨的蓝天下,落日的光辉之中,布达拉宫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个身着棕色僧袍的老僧,正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扫着地,地面上是无数游客和信徒洒落下的祈福钱钞,满地的金钱犹如尘土和垃圾一样,被这位老僧扫入簸箕之中,当时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油然而生,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一种心灵的敬畏、宁静和快乐。
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包括了丰富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从不同侧面来阐释积极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让人们体验到全神贯注、知行合一、物我两忘、时间飞逝、驾轻就熟、陶醉其中的澎湃福流。
作为对心理学的跨界阐释,本书值得细读,很多内容都有心间的共鸣。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七):愤怒会使你目光变得短浅
当一个人极端愤怒的时候往往是无法深谋远虑的,正如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张飞还是李逵,动不动就要杀他个片甲不留的猛将,似乎永远是计略不足的;而能够在谈笑间使得樯橹灰飞烟灭的,如诸葛孔明版,总是带着了然入胸般的淡淡笑意。愤怒是否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彭凯平老师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中,告诉我们愤怒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愤怒情绪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有它自己进化的适应意义但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负面作用——使我们的“视野变窄,难以关注全局。
我们可以想象现实生活中,许多攻击性的行为大都是发生在愤怒的时候,这是因为在愤怒时候,人们不仅从注意上只看到局部的信息,而且从概念上只看到眼前的,因此,人们在愤怒时候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和平解决的方式,进而采取最偏激的攻击性行为,因而酿成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古人曾经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保持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积极起来,会更加理智的处理事情,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战时,我们需要“同仇敌忾“才能实现”万众一心“,聚焦到一个目标;而在和平发展的当下,注意解决问题多元角度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高尚。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八):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创新是为了救赎
作为一个以创新为文化信仰的创意产业人士,即使已经有了创新类成功案例,仍然在新的创意突破之时,要面对来自内心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以及来自外围的强烈不理解和质疑,极度茫然之中,遇到了彭凯平教授的书稿——《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书中的每一个字就像是专门为我定制的救命稻草,让我的心情从未有过的释然和轻松。
书中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类有趣和震撼的心理科学实验以及基于最新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见解,把思维梳理得非常舒服,不知不觉中,焦头烂额的难题,竟然迎刃而解了!
首先彭凯平教授在书中以身作则,他面对质疑的态度,本身就充满了创意、科学精神而不是我们以前常见的、高端人士最容易持有的——某种高姿态,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且可望亦可及。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九):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书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从情感、福流、正心、跨界、开拓五个章节分别从爱情、感觉、道德与正义、跨界思维、开拓文化等五方面,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中,生活体验、科学知识和真知灼见为一体,读起来轻松而深刻,令人久久回味。 这本书对于幸福这个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很多人一定会说,幸福就是拥有非常好的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满足,就得了幸福。看了这本书让我们明白,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我们已经是幸福的,有了物质方面的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感受,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幸福。彭凯平教授对有关幸福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做出了科学的全新的解答。 前些年很流行一句话:“过度的自负就是自卑”,这句话引申的含义就是说,自负和自卑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不同两面,什么过度了都会引起负面的影响。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自负的人有的救,自卑的人没得救”,我们最终要获取幸福的标准,就是自信。而自信的标准,除了对他人的认知,更多时候更需要对自我的客观认知。 生活中城市中的人们早已经忘记了如何感受幸福,甚至可以说是丢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我们经常会说,因为生活的压迫和命运的不公平,让我们深陷生活的囚牢,无法达到幸福。其实这只是我们不懂得幸福,不懂得自我反省的借口罢了。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画一幅画,听一场话剧,看一次展览,与家人出游,做一次手工……我们还有太多可以接触幸福的时刻,我们只是被手机和电脑牵绊了太多,以至于没有心思去思考。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专注的事,一心一意做好当下的事,做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其实不难。
文/岸晓风
什么是心理学?我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它的定义或者范畴,但是多多少少,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也明确地知道,这是一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让人离不开的学科。
当然,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心理学也许和轻松挂不上钩。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心理学的课程可能离不开考试;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能先入为主的回想起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甚至来说,每当说到要去“看心理医生”这样的话题时,都显得沉重和无助……
这其实是当前的一个优点矛盾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已经明确地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毕竟现代社会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们对心理学又是一知半解的,或者说要故意保持一段距离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读一本由著名心理学家撰写、非常通俗易懂的心理学方面的普及读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叫《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作者为清华大学心理系复系后首任系主任,中组部国家级海外高级引进人才(千人计划)彭凯平先生。
这本书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有趣。之所以将有趣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是这本书的特质。如果说到专业、权威,读者可以去学习心理学方面的教材,这方面可以说汗牛充栋,但是让普通读者能够一口气读下去的还是要有趣味。无趣的心理学是没有活力的。在书中,作者写到了情感,“情为何物?”在心理学里,情的定义是分层次的,比如依恋、关心、亲密,比如依附之爱、现实之爱、利他之爱。作者热烈的讴歌爱,因为那是幸福的源泉。
二是权威。作者是国际文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作者的导师密歇根大学尼斯贝特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20名心理学家之一。可以说,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中心理学问题的研究都是权威的、慎重的。比如,为什么有“多助一次人,少生一次病”有科学依据吗?心情不好的时候听悲伤的音乐会让人积极吗?等等,这些书中都能给我们满意而又有说服力的答案。甚至,对于考试失利该如何调整,书中也进行了具体的“攻略”,可以说,这本书对于很多读者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
毕竟,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心理学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