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空言说》读后感1000字

  《对空言说》是一本由[美]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空言说》读后感(一):勘误

  译者导读

  第13页脚注,“内眷化”应为“内卷化”。

  序论

  第16页,《文明及其不满的人》,应为《文明及其不满》。

  译者导读

  第13页脚注,“内眷化”应为“内卷化”。

  序论

  第16页,《文明及其不满的人》,应为《文明及其不满》。

  译者导读

  第13页脚注,“内眷化”应为“内卷化”。

  序论

  第16页,《文明及其不满的人》,应为《文明及其不满》。

  《对空言说》读后感(二):桥梁与深渊

  彼得斯这本书,前三章写得太妙了。 第一章,论交流的对话与撒播。对话是爱欲,是对等,是可能延展为的霸权;撒播是不在场的断裂,是可以拒绝的自由,也是解码者所握的主动权。 第二章,论交流的中介。是追求无媒的心灵通话,还是正视并珍惜永远有局限但在场的肉身。 第三章,论交流的公私。是要求交流出一个融合统一的公的意志,还是承认和尊重交流中的差异性和个体的独特性。 后三章观察和细细分析了几个有趣的现象,记录和传输的问题可以说是对「在场」的思考,而与其他物种的沟通不能依然是对差异性和不可互相理解性的回护。 全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当是「“沟通是桥梁”,这句话也意味着在某一处一定有万丈深渊。」 虽然说是从很多哲学家及其主张来构建传播史……但逻辑非常清晰,并不难读

  《对空言说》读后感(三):知识性的记录

  一,对话与撒播

  《斐德罗篇》《对观福音书》

  彼得斯提倡撒播

  二,一个错误的历史:招魂术传统

  奥古斯丁

  天使作为交流的完美象征,没有肉体

  17世纪洛克,意义的个人属性,交流的悖论

  18世纪,招魂术,催眠术

  彼得斯:无法保证完美的交流

  三,走向更加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

  黑格尔:

  马克思:批判货币,撒播。

  克尔凯郭尔

  四,19世纪,人与人的接触经历了重要变化

  信息传输、信息记录

  打破时间束缚(照相机、留声机)/空间束缚(通讯技术)

  唯我论、心灵研究与

  唯我论的物理对应物:麦克斯韦

  对动物、外星人等的讨论:人类之间的交流已经存在鸿沟,更何况与其他物种以及地外智能?

  《对空言说》读后感(四):交流注定充满沟壑,我们一直在对空言说。

  交流注定充满沟壑,我们一直在对空言说。

  交流绝对逃避不了物质的载体,灵魂融的想象终究不可能实现;我们不知道他者会如何诠释我们的符号,也不知道该使用何种方式、在何种范围内解读我们周围的符号;我们被媒介化,成为飘荡着的“鬼魂”,而意义在交流途中失落,无法到达彼岸的“死者”;甚至我们怀着强烈的爱欲,拼命地向对方挤压,却永远无法实现毫无间隙的结合。

  当灵魂融合的幻梦破灭,交流失败的乌云遮蔽天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成为亘古不变的谜题,是时候放弃“追求心灵融合”的交流梦想了,如今,我们要问的问题不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应该是“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

  没有对话的撒播可能会成为胡乱抛撒,没有撒播的对话则可能是无休止的霸道,我们应该做到的是,重新审视他者特性、尊重边界、亲临在场,用有限的交流能力、用不可化约的触觉和时间去投入地爱那些你能够接触到的人,这就是我们神圣而又悲哀的处境。

  《对空言说》读后感(五):“手拉手”跨越交流鸿沟

  这是本关于哲学传播学的书,跳脱出了传播学学科,着眼于“传播”这个领域来思考“交流”的问题。 彼得斯是悲观的,他告诉我们:交流必定充满沟壑,我们永远无法达成“心连心”。 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照片、微信、视频打破时空界限,把我们的身体、文字、声音呈现在对方面前,但技术只能传递符号而不能传递意义,聊天框里苍白的文字无法传递对朋友、爱人深沉的感情,重要节日我们通过短信而不是亲口祝福,我们缩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害怕面对面交流,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为交流带来了便利还是把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座孤岛? 彼得斯又是有趣的,他说既然我们注定无法“心连心”,那就更需要亲临现场——“手牵手”。触觉是技术无法复制的东西,就像微信聊天时对方永远感受不到你发出一串文字符号时的紧张和忐忑,或许他理解的意义和我想表达的感情程度完全不同,交流的无奈吧。 “在场”能够让我们更加便利的接触对方的身体,面孔、嗓音和肌肤是具有传染性的,触觉和时间是不能复制和再生的,是对真诚的唯一保证。因此,亲临在场“手牵手”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方式。

  《对空言说》读后感(六):Speaking into the Air

  海德格尔想的是林间的神秘诗歌;奥格登和理查兹想的是无处不在的清晰的语义;杜威想要的是实际的参与和审美的释放;卡夫卡叙述的是人与人逐渐接近时遭遇的噩梦……

  交流是公共舆论的管理?是语义之雾的消除?还是自我城堡中徒劳的突围?亦或是他者特性的揭示与我们行动的协调……

  一切探寻人类事物的东西,都必须用新的"三位一体"的观念来重新自我描绘一番。

  我们到底是应该把交流看成是不完美的接触,还是应该把它看成是不完美之中的耐心?

  林林总总的对照,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宽恕人的愚蠢!

  克尔恺郭尔说,在爱这个问题上,具体是高于一般的。

  彼得斯说,最深刻的伦理教诲要求人们没有差等地爱一切人,然而时间只允许每个人真正地关爱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居民。毕其一生,每个人只不过有时间给少数几个人以关爱。凡人能做到的,恐怕只能够是爱比较亲近的人;不过,没有博爱之心又是不公正的。

  爱之悖论是,具体的局限性和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度过共同的时光,只能够接触一些人,因此,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我们有限的生命既神圣又悲哀。

  《对空言说》读后感(七):我們無時無刻都渴望身體的在場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聊天必定每幾句話就要有顏文字或者「哈哈哈哈哈」,這顯示媒介是非人的,而我們渴望身體的在場。同樣,我們在社交媒體聊天時一直都在想像對方的身體、面孔、聲音,否則聊天便沒了趣味。今天很多人喜歡貓貓狗狗都是因為它們可觸摸的身體,雲擼貓總是差點意思,網戀更是如此。

這也解答了另一個疑問:既然錄音室版本的才是最完美的,為什麼還要去演唱會現場?

答案是正因為錄音室版本太完美了,所以才需要去現場。現場的不完美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身體就是不完美的,我們自身也是不完美的。我們,在現場的瑕疵中感受到比完美的錄音更多的人性正如羅斯福總統在演說時喝水一樣。我們想要的是人唱歌,而不是機器唱歌。

前一段時間看周保松老師的一段訪談提到,他求學時期跟老師學習到最多的並不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老師做人的格調(這也影響到他現在的教學風格)。格調正正體現在舉手投足之間,身體的在場才讓格調展現,這便是言傳身教的精義。從而暴露線上教學的弱點,教導的只有知識,沒有格調。

用福柯的話來說,生存的藝術需要我們去習得某種氣質(ethos),是靠實踐去成為某種人,而不僅僅是學習某種知識。要去禪修打坐而不只是看佛經;要去面對死亡而不是光讀《存在與時間》;要去和他人對話而不只是讀柏拉圖對話錄。

就算是撒播式傳播的基督教,也需要道成肉身。

  《对空言说》读后感(八):不知所云

  1.娱乐致死 作者开篇便指明了之后的内容不是“历史”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本书简介中所说的“沿革”,只是顺着时间的线路的树枝上,依次将有关“交流”二字的果实强扭下来,摆在桌子上审视一番。而这些果实都有相同的蛀虫:对所在时代新生信息载体的忧虑。安于过去,是所有成年哺乳动物的共同心理;每一次载体出现新的形式,这个心理就要禁不住作怪,把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呼号一番。 因此这本书并不是“史”,而是“拾趣”;新技术也不是新沟壑,而只是重新刺激了敏感的神经。 2.对空言说 “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就是那有声无气的物,或箫、或琴,若发出来的声音没有分别,怎能知道所吹、所弹的是什么呢?若吹无定的号声,谁能准备打仗呢?你们也是如此,舌头若不说容易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说话了。” 经过隐喻、代指、征引的多重浸泡,这本人文学者的作品如同其中提及的多种作品一样,与读者之间挖出了鸿沟。这本书的行文是对标题的最好讽刺。无限的沟壑都是人为的,将箫和琴故意弄成没有分别的声音,以增加神秘、忧郁的迷雾。诗人、密宗教派头头、哲学家都喜欢这个舌头打卷的口味,主动丢弃语言的鲜明特征,然后说是语言而不是他或她存在缺陷。 技术永远被发明来解决问题,人的欲望制造问题。 3.去伪存真 作者以虚无的宗教灵魂观出发,得到了交流一词错误的定义(灵魂融合的欲望),进一步得到了错误的结论(交流的不可能)。看似旁征博引,实际主要用卡夫卡、本雅明、梭罗等一票厌世主义者的梦话支持自己,强行篡改圣经、图灵等话语原意。行文故弄玄虚,全篇使用隐喻,将简明的话说的模糊难解,看似讨论问题,实则装逼自赏。

  《对空言说》读后感(九):交流到底是桥梁还是沟壑?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正坐着咖啡馆。

在我的左边,坐着两个女人,一个穿着黑色纱裙,红色针织衫的老妇和一个穿着黑裤子和深蓝色衬衣的中年女人,两个人喋喋不休,似乎在讨论前几天出现的一些摩擦。老妇是重庆口音,能感受到意难平,中年女人说话没有任何停顿,两个人似乎各说各的,是在交流还是在倾诉呢?

在我的右边,坐着一男一女,是两个学生的家长。最初是女人一脸冷漠,男人半头白发。刚开始,女人说,一个小时左右要去接孩子放学,时间不多。男人说,没事,就是有些小事要请教一下,接着顺手递给女人一个小袋子,应该装的是一件化妆品。在聊天过程中,男人不停地提到自己买了好几套房,在体制内工作,女人的兴趣似乎被勾起来。从最初一脸冷漠到脸上泛起红晕,有种“伯牙与子期,相见恨晚”的感觉。我都有点急,她会不会忘记了去接自己孩子,瞟了瞟,一脸陶醉,意犹未尽!是在享受交流的快感吗?

我的正前方,两男两女,应该是两对伴侣,男人无聊的聊着,女人面无表情的坐着。男人们应该比较熟了,女人们应该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坐着很尴尬,我看着都觉得尴尬。

交流,到底是什么呢?灵魂间的碰撞,内心意识的表达。媒介又是什么呢?是延长了人的五官,还是给人多了接触的途径?我们追求的是远距离、非接触的交流成为现实,还是渴望真正寻找到懂自己的人呢?仔细想想都是很有意识的话题。

肉体只是意识的载体,还是意识只是肉体的附着物呢?我们渴望交流,是在追求肉体的欢愉,还是意识的欢愉呢?交流到底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呢?

就写在这吧,耳边实在无法清静,但是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对空言说》读后感(十):史前史与史外史:对传播观念的反思与重构

  这本书以前就听说过,记得何道宽还专门解释了下为什么书名被译为《交流的无奈》——因为speaking into the air可不就是白费口舌吗,堪称信达雅的神译。可惜当时没读下去,直到后来听说又出了新译本,买回来只读了个译者序就认为一定翻译得很认真,但不知何故后来一直放着没读,直到这次疫情,又找出来重新读过。

  译者邓建国认为彼得斯的贡献在于对传播学“史前史”的开掘,这一概括极其有洞见,让我们重新思考传播学的学科建制乃至到底什么是该学科的核心命题。后面在读这本书时,也不断发现彼得斯试图重新划定传播学的边界,将过去那些可能很难被纳入传播学范畴的内容逐一进行考察。

  个人觉得这本书读完之后最大的启示,是彼得斯向我们展示了人文取向的传播学研究怎么做,特别是观念史的梳理,从全部关于传播的思想中抽象出“对话”和“撒播”两种形态,然后按时间顺序梳理西方历史上各不同思想家对传播问题的思考,一般都是概括其观点,指出其渊源,肯定其智慧,评议其得失。读完之后觉得应该有一本对中国思想中传播观念的考察,以此呼应这本书。

  其次,彼得斯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对于别人思想所进行的充满创意的解读,常常会让人觉得,他怎么会从这个角度来提问?比如谈及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时,他目光如炬地指出,为什么他们都放弃了文字书写而选择口述的方式来传播思想?更进一步,他们的流传却是因为文字记载,这里面难道没有吊诡之处吗?最后指出,他们交流的失败,放弃了对意义的占有,正是其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

  再次,还有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所谓“史外史”其实反映的是研究视野的开阔,彼得斯对于中世纪神学,特别是敏锐地觉察出电话、无线电等技术的出现与传心术、招魂术之间的关联,并从传播学视角来探讨那些看似无稽之谈的迷信学说中所蕴含的传播思想,真令人眼界大开。

  另外,为了能更清楚他的分析,专门去找了《斐德罗篇》,读完才发现原来苏格拉底真的这么好玩。

   Q{{1�!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空言说》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言说  言说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天上人间》读后感100字

 《天上人间》是一本由徐则臣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展开)

美文

 实践感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自己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展开)

美文

 致我的2014

 窗外炮竹声声,在绚丽的烟花里我的2013已经接近尾声,终于静静的坐下来,打开音乐,开始一个人的禅坐,我把它称之为心灵的对话,从指缝里溜走的岁月一年年带走我青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