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锦集

  《天神与天地之道》是一本由郭静云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9.00元,页数:9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一):考古;思想;历史。这样才有意思

  龙原来是毛毛虫!太有意思,证据也很充分,这本书与《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可以联成一套。

  所有的文献确实由人写的,人作文总是会有自己的目的。所以郭静云的方法值得学习。

  这本书上插图特别多,图印得够大,看得很清楚,作者似乎用图说话。全书的内容很广。 上册讨论上古信仰,下册有很多关于《周易》的讨论。论述表达得很清楚。容易看懂。

  发现这位作者还在台湾出了书《亲仁与天命》,台湾的书有点贵,但还是想买来看看。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二):宋镇豪:该书对吾人之上古史观的启示必然良多

  该书注重地下考古发现、出土古文字材料与文献记载的多重证,因熟悉国际学界研究动向,故能以域外有关史学理论及方法驾驭其学术研究,于文字学、考古学、艺术史、宗教学、人类学及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多相诠释贯通,举一而顾全局,观微而关宏旨,入乎记注考订,出乎义理大要,视野宽博,语言行文清晰准确,见解很有胜义,立论鞭辟入里,对吾人之上古史观的启示必然良多。

  ——宋镇豪(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三):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在微信和今日头条上有“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探索上古世界,荟萃精辟好文。

  发现发布相关资料,感觉很有意思,向大家推荐

  与本书有关的资料很多,他们还在进行研究生署期学校

  今日头条http://www.toutiao.com/m6714116536/,微信号找“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即可。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四):初读感想

  郭书秉持一贯之“白纸法”,不预设,不套接概念,理论,考证物质遗存背后的信仰脉络。全书运用大量考古学的出土材料,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均有,时间跨度之广,用力之深,应是近期中国上古史精神文化信仰方面最为值得一读的佳作。此外,以往考古学的精神文化研究常常是拍脑门型的研究,直接就说可能是什么,导致精神文化研究“乱猜”的情况,也使得这些研究多不可信。读郭书竟有清晰可见之历史脉络,也有背后历史文化传承格局之支撑,实属不易!听说郭氏花了10年时间在此书上,现在的人文学者,大多爱写短篇的论文,退休后出版的竟是一部论文集,书在哪里呢?成体系的东西在哪里呢?在各种生活,工作压力下,又有几人能潜心研究呢?更别说能截断众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五):搜狐首页 历史

  郭静云老师新书发表会《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

  10-29 22:23 117

  大

  【费时10年,共123万字之系统巨作。】

  【本书通过对上古时代神兽形象、刻纹符号、礼器形制、甲骨字形等分析,结合历史文献,系统全面地重构上古精神文化的解释体系。】

  【继颠覆历史著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后之最新研究力作。】

  http://activity.lib.ccu.edu.tw/index.php/2013-09-17-01-56-34/2013-11-07-04-26-47?task=view_event&event_id=315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六):郭氏的错误也许就在于其完成了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是在专业范围内做有限的观察,还是做整体式复原研究,取决于研究者所在的时代氛围以及研究者本人的能力等。如果整个时代缺少细节的研究和知识,当然无法作整体式复原研究而只能通过分工多做解剖分析和个案的研究;如果在时代已经累积起足够多的细节知识,在此情况下,整体性研究呼之欲出,亦很自然。由于近百年来学术分工造成专科知识的累积,当前已经到了重新呼唤整体性研究的时代。毕竟,所有人文社会科学所欲探究和理解的是人类社会这个整体,而不是某个器官或碎片。就历史研究而言,人类历史是一条长流不息的大河,而不是仅由那些零碎的片断(即所谓的专业知识)构成的。如果一味只是强调局剖解剖,并不会增加新的知识。

  当然,原创性的整体性研究之艰难,非一般人所能从事。当今由于学科分工日积月累,知识爆炸,整体性研究者需要具备超人一般的能力和智慧,知识和经验,还有无比的勤奋,方始有可能融汇贯通,探得要领。

  有些评论人同时亦引用陈寅恪先生一段话:““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然若加以联贯综合之搜集及统系条理之整理,则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薰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由此之故,今日之谈中国古代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认为“我们如果仅凭己意去立论,则一套看起来很能自洽的立论体系,也许满满的只是“己意”而非古人“原意”。”依笔者理解,陈公之语,除了强调历史复原的艰难之外,也反对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以今释古,强行整合。但是,并不能因为历史复原研究的艰难而拒绝或通盘否定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事实上,郭静云在在书中末尾有表达其研究方法,极力反对那种以今释古的玄想式考证,她所主张的是分清各种不同来源的证据的效力与限度,通考所有的材料和证据,在不同层面进行严谨的整合分析。《天神》一书在进行历史复原时,可以说在目前所能利用资料的限度内,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与系统化。惟因如此,此书写作之难度,及其所达到之高度,可知也!

  前述评论人引陈公之语,斥郭氏完成了既使陈公也认为非常难的工作,实失公道也!指责一本书没有“尽力重现某些意义和局部景象”,而是将历史“拼接成一幅过于连贯而完整的画面”,显然是批错了方向。若按评论人的逻辑,郭氏的错误也许就在于,其完成了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郭静云在《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中所表达的信仰是动态的、历史的,一切结构都需要放到具体的时间、空间和情景中加以思考。至于那种超越具体时空,空泛讨论的做法,郭静云在书中多次表达反对意见。正因为如此,郭静云在书中疏理出来的龙、凤、虎等形象与内涵,也必须放在具体的时空来讨论。神龙虽然最初源自于能够自羽化生的昆虫,但随着时空转换,逐渐脱离作为原型的昆虫形象而变身为双嘴龙,其意义和内涵逐渐转换成能够管理生死的“神”;后来又因信仰变迁的大背景下,其形象和意义再次涵化,如从管理生死的双嘴龙和饕餮,变成为雌雄双龙和可怕的贪吃怪兽等。如果混淆时空,或时空不分,用所谓后世二手文献中的证据去批判该书观点,则又谬矣。

  历史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历史真相。衡量历史复原研究水平的最高标准是看其是否最接近历史的真相。这本书如何,还是让历史来判断吧!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七):青铜时代天神世界的探索之旅

  郭立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1月09日 19 版)

  《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郭静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定价:189.00元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http://www.toutiao.com/i6352061140834451969/

  《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是郭静云教授所著一部主要讨论中国青铜时代精神文化的源与流,探讨中国思想史渊源的作品。全书共分上、下二册,123万字。上册(上编)通过礼器和文献,主要探索上古的神秘形象,包括神兽与非兽形的“祖”和“帝”及其在历史上的演化,以及巫师的身份和礼仪。下编主要探索商代无形体的信仰对象和相关概念,包括天地、四方、五色、神明以及若干易学和道家文化的关键概念在上古的信仰基础及其哲理化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夏商周时代青铜器、玉器以及其他礼器的造型和纹饰迷惑不解。自宋代金石学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被不断探究。这一类形象一般以夔纹或饕餮纹最为常见,容庚、张光直等诸多前辈学者都曾进行专门分类和研究。近来学界往往以“兽面纹”来命名。本书作者在收集分析此类纹饰形象及其变体之后,发现它们其实都有着“双”嘴口的结构。作者又发现,这种造型其实就是殷商甲骨文里“神”字的形象来源,所以,当时的夔纹或饕餮纹,准确地说,应该是当时的“神纹”。这种形象象征着“死”(被神吞食)与“永生”(被神吐出而再生并获得神性),是古人精神信仰的重点。这种双嘴口结构和意义表达方式其实与人类学家经常讨论的通过仪式(Rites of Passage)非常吻合。通过仪式由根纳普最先提出,后来通过象征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提倡而广为人知。此类仪式有三个阶段,即与过去状态分离(separation),中间过渡状态(transition)和重新进入全新状态(reintegration)。在本书揭示的神龙信仰中,这三个阶段分别被造型为被神嘴吞进(分离)、在神肚与神合为一体(过渡),从神口吐出而臻神化(重生)。可以说,此一观察和理解,突显作者在纷繁复杂而扑朔迷离的中国青铜时代诸多礼器造型和纹饰中切中肯綮,非常精准地抓住了上古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从而找到了开启上古精神文化殿堂的钥匙。

  在此基础上,书中进一步描绘了商代人心目中的天神形象:天神神能的重点在于“神降”(吐泄甘露),以实现天地之交、上下关联、万物之生。但是负责上下相联的神,不能只下降,亦须上升。自上而下的神降意味着盈生,而自下而上的神升即意味着死亡而再生。神龙负责一切万物死生循环,并赋予人以神格化的奥秘形象,通过祂可以衍生“神人”;商王一方面是自己祖先的后裔,同时也是由龙形神母所衍生的“神子”,所以拥有超越性能力,而能获得神龙的保祐。

  书中进一步描述和展示虎、凤和其他各种神兽形象在商时代的结构和内在意涵,以及它们与相关神秘符号的关系,并结合祈卜仪式、颜色等等非直接叙述的形象语言的分析,为我们描绘了商文明系统而完整的宇宙图景:天中有帝,先王等祖先在祂左右,天空四方有四凤,在天上负责中与方的相合;天上另有龙负责降甘露,从天上通过吞吐实现上下之交,而地面之下水中有乌龟,能感受天意而参加上下之交;作为神灵雨的甘露自天降于地,而太阳从地下升于天,构成上下神明之交;此外,地上中央有王,负责使中央与四方相合,并共同供明德祭天;同时,人王从地的中央通达天中的帝。作者在书中还细致讨论了东周以来哲理化、思想化所造成的上古信仰与后世认识之间出现的认知裂痕、思想鸿沟以及传承的脉络,具体如讨论“易”与“道”观念的演变,“神明”概念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古人颜色概念的变化等。

  本书和作者另一本书《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中国青铜时代历史(主要是夏商周三代历史)进行复原和重建的研究成果,如果说《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提供重新认识三代历史的框架和骨架,本书则重建和描写出这种历史的血肉之躯。比如,本书进一步论证以神纹为代表的反映中国青铜时代精神文化面貌的纹饰和造型,主要酝酿和来源于长江中下游文化互动的土壤中,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论证后世祖先牌位的原型最先见于石家河文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的玄鸟实为鸷鸟,其与包括盘龙城在内的鄂东南一带习见的老鹰崇拜相呼应;长江中游的炼铜技术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在炼铜过程中发明了硬陶,等等。

  当代以学术分工为主的研究模式,只能摸索到诸多历史的碎片。然而,历史犹如河流一般在流淌,如果仅仅只管窥碎片,并无助于了解真相和全貌。所以在历史复原中,在一大堆看似相关或无关、合和或矛盾的证据面前,用什么方法加以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作者提出了“白纸法”“自行不取名”“不许仅从一条材料说任何话”“表里分合”“寻找主轴、追求掌握母题”“多种材料和多种学科方法”“历史方法”“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通考方法等七项原则,并在本书中加以实践,将深层结构的分析和历史动态过程的疏理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能融会贯通,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看清整体的历史面貌与源流过程。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八):姜广辉:我与郭静云交往二、三事

  姜广辉: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跋文

  2016-05-31 姜广辉

  转自“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微信公号

  我认识郭静云教授有十多年了。2005年,我应台湾华梵大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所长何广棪教授之约,在该校执教一年,为硕、博研究生开三门课:一是儒学通论;二是出土楚简;三是论文写作方法。到华梵大学不久,我应邀在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讲《孔子诗论》,那次与会的学者很多,郭静云也在其中。演讲后她了解了我在华梵大学的开课情况,说要来听我的出土楚简课。果然,在此之后每次我上楚简课,她都专门打车来听,风雨无阻。华梵大学位于台北市东南郊的大仑山顶,学者戏称“台湾最高学府”。从中研院来华梵大学听课,坐车至少要一两个小时。对她的勤苦与执着精神,我很受感动。

  我当时与同学们逐字逐句研究楚简《缁衣》和上博简《缁衣》。郭静云经常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而她之后出版的第一部中文学术著作就是关于楚简《缁衣》的研究:《亲仁与天命——从《缁衣》看先秦儒学转化成“经”》(台湾万卷楼2010年出版)。

  同郭静云熟悉了之后,了解到她之前的一些情况,她是犹太族裔,年轻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东方艺术系,主攻中国古代艺术(考古),毕业后就职于苏联科学院。她有很好的中文功底,曾参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翻译。正因为有这样的中俄语言翻译能力,台湾故宫邀请她到台北来,请她帮助将台湾故宫的相关资料译成俄文,台湾中研院文哲所也请她做客座研究员。她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也喜欢与两岸的中国人交往。有一次,我谈及现代中国人受市场经济影响,道德滑坡,她感慨地说:“嗨,那比俄国好得太多了!”从她的话中我感觉到,她已经把中华文化作为她“安身立命”的“家”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之间并没有文化心理上的疏离感。

  有一天,她拿来一篇题为《神明考》的论文,请我提意见。这可能是她第一篇用中文撰写的学术论文,论文大约两万字,基本是欧式句法。我看着不习惯,也看不太懂,提了两点意见:一是建议她将欧式句法改为中式句法,中文以简洁为美,应将长句化为短句。二是讲中国人所理解的“神明”,是一切神灵的通称。她反复申说那不是“神明”的最初意思。“神明”的初意是:“神”由上降下,“明”由下升上,她并且举出许多文献的例证。我最后被她说服。同时感到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学者有很大不同,她很敏锐,所能联想的知识很丰富,悟性也很高。最后我同她一起将原文通改为中式句法,压缩至六千字。随后我将此文推荐给王中江教授主编的《中国儒学》第一期发表。

  在这期间,华梵大学将郭静云聘为副教授,教甲骨文,我们就成了华梵大学的同事。后来我回到北京,我原来在华梵大学开的儒学和楚简的课就由郭静云接替了。郭静云之后来北京,我介绍她与我的老同学、中国甲骨文专家宋镇豪教授见面。

  八年后,郭静云来岳麓书院讲学,她带来了《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书稿。这是一部巨著,我翻看之际,大有一日千里、令人瞠目结舌之感。八年不见,郭静云的学术研究竟有如此飞跃的进步!这不仅是因为她的中式行文极其老到,她的研究视野也非常开阔。我于是半开玩笑地说:“犹太人太厉害了!”她也笑着回敬一句:“中国人太厉害了!”她这部书出版后,我在第一时间写了一篇书评,发在《中华读书报》上,随后她这部书入选201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部文史图书。

  如今,郭静云又呈现给我们另一部巨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这部书毋宁说是围绕“神明”问题建构的一个大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我深感学术界关于中国思想史源头研究成果的匮乏。据我所知,到现在还没有一部西周思想史,更不要说殷商思想史。上个世纪初,胡适出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著作,从老子、孔子讲起,受到蔡元培赞扬,说他能“截断众流”,这是何等的气魄!胡适当时这样做,或许有他的理由,但他这种方法却在长时期内对思想史研究起了误导的作用。1949年后,中国大陆哲学史学者追随苏联日丹诺夫的哲学史方法论,即撰写哲学史必须贯穿“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个对子,致使思想史研究出现一种“贴标签”式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弊端。这时的思想史著作虽然从殷商时代开始写,但少不了要给“天命”思想和批判“天命”思想戴上“唯心”、“唯物”的帽子。其实在中国,“天命”思想不止存在于殷周时期,它一直延续到晚清时代。我最近考虑中国现代人普遍缺乏“敬畏心”,为此重读《尚书》,深感“天命”思想自有其深刻的积极意义,觉得有重新研究殷周思想史的必要。

  前辈学者如张光直教授晚年曾提出殷商巫觋文化之重要,可惜他没有以此为课题写出专门的著作。此后,余敦康、陈来等学者在其著作中曾专门讨论过中国上古巫觋文化,但由于他们是中国哲学史专家,未能掌握和处理考古学方面的资料,所用资料只限于传世文献,故所论多为思辨性的而非实证性的。

  郭静云教授是考古学、文献学、艺术史方面的专家,于思想史方面也有很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大多数中国学者在方法论方面的教条主义框框,能根据实际材料和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寻求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

  我读这部书稿,深感其体系宏大,资料丰富而整饬。其中许多讨论综汇众家之言,而又能独辟蹊径,排比钩稽,推陈出新。虽说是学术论著,而又饶有趣味。但我也不免有些担心,因为书中涉及的问题太多,很难做到每个问题都无疑问。如作者认为汉代“黄白”一词专门表达升天,对此解释我就心存疑虑。

  古人说:“筚路蓝缕,用启山林。”这是第一部用商周考古学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来探讨中国思想史起源的著作!今后由考古学学者、殷商史学者、思想史学者来评论吧!

  姜广辉

  2016年2月22日(正月十五)

  写于北京寓所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九):与作者现场交流的机会来啦!!!

  如果你希望与作者当面沟通与交流,可以参加下面的活动,据悉,郭静云教授将全程参与该活动:

  http://www.sohu.com/a/142555470_565843

  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一、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二、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系

  三、立项资助单位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四、举办目的

  2017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议题以上古文明为主,探讨在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多元视野之下,从稻作起源、文明成长到帝国形成的历史过程,并思考相关史学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问题。

  本届暑期学校将邀请境内外学者做相关主题演讲(全活动以中文进行),并辅以学术工作坊、小组讨论、学员论坛等形式,希望籍此提升青年学子进行议题探索、观点与方法反省以及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开阔青年学子的学术视野、搭建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 举办时间及地点

  举办时间:2017年8月15日-8月25日

  培训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珠海市唐家湾)

  六、招生对象及名额

  本届暑期学校招收国内外高校(包括港、澳、台)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985和211高校优秀高年级本科生共计90名(其中广东省以外学员75名)。

  七、日程安排

  时 间 内 容 备 注

  8/15 上 午 报到 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招待所

  下 午 学员集会介绍相关情况 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课室

  8/16-24 全 天 课程与专题讲座 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分别安排主讲教授授课。期间穿插安排分组讨论课、学员论坛等。

  8/25 上午和下午 分组报告与综合讨论,毕业典礼

  八、拟邀请授课教师

  境外:

  邢义田(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专长:秦汉史)

  郭静云(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客座教授,专长:先秦历史与信仰及文明起源研究)

  蒲慕洲(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埃及学、中国古代宗教民俗思想、上古比较宗教思想史)

  石兰梅(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专长:中国上古史,中国古代艺术史)

  境内:

  林 沄(吉林大学考古系教授,专长:商周考古、东北考古、古文字学)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专长:殷商历史与甲骨文)

  冯 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专长:天文考古学,古文字)

  魏 坚(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教授,专长:秦汉阶段北方地区长城沿线考古学)

  傅宪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专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鲁西奇(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专长:汉水流域历史地理)

  曲天夫(厦门大学副教授,专长:亚述学、古代近东史)

  校内: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专长:历史人类学)

  吴 滔(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古代中国地理环境与政区演变、历史地理)

  郑君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专长:秦汉考古)

  郭立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专长: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

  等等……

  九、学员报名与选拔

  (一)报名条件

  1、国内外高校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或硕士生及985、211高校高年级优秀本科生;

  2、专业不限,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学、哲学、历史地理、思想史、艺术史、经学等相关学科中对上古历史与文明感兴趣的学生,或以相关主题为研究课题者优先考虑。

  3、所有学员需全程参与,并按主办方规定提交课程作业。

  (二)报名办法

  请浏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站,下载“2017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报名表”,如实填写后发到下列邮箱:SYSUlskgywm@hotmail.com(“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拼音头字),请 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姓名+学校+专业方向”,并将学生证或工作证扫描或拍照,作为附件一并发到上述邮箱。

  (三)报名截止日期

  2017年6月25日

  (四)录取情况公布

  主办方将在2017年7月1日前相关网站和微信平台公布公布录取名单。

  (五)本届暑期学校招生、录取与教学相关信息公布网站与微信平台如下:

  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站(http://ssa.sysu.edu.cn/ )

  2.微信公众账号:“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十、费用说明

  本届暑期学校不向学员收取任何学费。正式录取学员由举办方免费提供住宿,同时为考核优秀的学员提供一定奖励。旁听的学员需自行解决住宿。所有学员均可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食堂购买餐券就餐。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咨玄先生 联系邮箱:SYSUlskgywm@hotmail.com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马丁堂转黄咨玄先生

  邮政编码:510275

  《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十):一切材料都有待解读

  历史学研究是一个有风险的职业。按现代学术的“科学规范”,任何学说都应经得起检证(最好能重复实验结果),然而历史学所面对的客体却是不可能重现的史事,也不能像社会学那样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新的材料,这就使得历史学家只能凭借遗留下来的文献、器物互证的方法来尽量“复原”某个历史画面,而这画面在多大程度上是历史“真相”,又有几分是出于后人想象,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区分。 这其中最难、又最易陷于分歧的可能是思想史——尤其是上古文献匮乏时代的思想史。虽然中国文化中的许多重大命题(如“天”、“道”)无疑出自源头,各家也一向都承认这个混沌的源头极为重要(庄子所谓“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但中国史上真正有文献清晰地阐述各家思想主张的时代直至战国才到来,而此时其实已经是一个道术分裂、士人因其才性取舍不同各立其说的时代。因此,中国自来就有人持一种一元本体论的立场,认为只有会通这些彼此割裂的道,才会恢复原初大道的完整性。然而在百家争鸣之前的“原初大道”究竟是什么样,即便我们现在看到了青铜器、甲骨文和其它无文字的考古文物,要想获知那个非物质的思想存在,仍不得不依靠各种人为的假设来填补其间诸多的空白。 龚鹏程在《国学入门》中曾说:“解释能力其实比材料更重要。可惜清代乾嘉以降,我们不仅忽略这一点,甚且以材料代替了解释。认为材料是客观的,依据客观的材料就能有客观的解释。”这当然是对的,在上古史领域,由于文献证据的极端匮乏,有时甚至会造成某种“玄想式考证”,即客观的材料带来的竟是极端主观的解释。在此一个学者务必留意:我们后人只是运用语文分析、器物比对等手段,尽力重现某些意义和局部景象,但不必急于拼接成一幅过于连贯而完整的画面。 在《天神与天地之道》中,郭静云可说重构了作为中国文明源头的商代信仰体系,认为这是上古信仰的集大成者,又是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形成的出发点。她认为,这一巫觋信仰的重点在于均衡相配、上下交通,天地、阴阳、中央与四方,都须相辅相成。在这个充满神兽的宇宙中,天降甘霖,地生万物,神、云、虹、龙、凤居于其间,水下则有神龟承受天意并通达上界而相合,以此达到万物协和、生生不息的境地。这一宇宙图景的中央,则是集神巫与人间政治权力于一身的“帝”,负有使天下人文化成的使命。 的确,与希伯来-希腊文明那种内在的时间性不同,中国文明在源头上就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整合的取向。那种对“中”与“天地上下”、“四方”的界定,对乾坤、阴阳的分别,都具有某种轴心对称的空间特征,而对生活在这一世界中的人而言,唯一的时间性存在便只是循环性、甚至同样空间化的“生死”、“四时”、“四季”。郭静云在书中并未讨论这种空间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过花了极多的笔墨来试图复原这一神圣化的空间。在结合文献和人类学等解读青铜器纹样后,她提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张:双夔龙打开的嘴口其实是“神杀”信仰的体现,远古人是试图以此获得永生,后世才误解为是恐怖的食人象征;早期社会信仰人的再生,并不视长寿为理想美德,只有世俗化之后才出现长寿崇拜;上古野猪崇拜的消失,是因狩猎社会消逝之后,野猪作为王权和勇武的象征,逐渐被虎崇拜所整合。值得补充的是:对先民而言,洞穴、洞口常被视为生死分界的紧要所在,这是门神、门槛崇拜的思想根源,也是为何他们相信树洞空桑中生子具备神性。 由于后世不断的重塑和改造,中国文化中某些概念和符号的原意已很难追索。例如最关键形象之一的“龙”,其原型究竟是什么,聚讼纷纭,迄无定论。在本书中,郭静云否认其原型是许多人所接受的蛇或鳄鼍,而只是昆虫,理由是中国龙所具神力的关键是“作为天神、具有飞天的能力”(不过在页35的下文中,又认为龙的核心神能是“能够羽化”),而非与河川的关系。这的确可备一说,不过如果结合凤、虎、蝉等的崇拜来看,人们真正在意恐怕既非飞天也非河川,而是这些神兽都能掌控生死——或是提供再生的通道,或是自身具有更新(犹如“复活”)的能力,又或是掌控呼吸(风与气便是宇宙的呼吸)。 在此,对凤鸟崇拜的阐释似略弱,作者坚持认为其形象的根源是狩猎族群崇拜的老鹰,然而,掌握生死的不一定是猛禽,朝鲜古国新罗(“鸡林”)还有鸡崇拜,那只是看重鸟类作为天地往来的媒介,而鸟类与风、太阳的关联更增添了其神性。我们不能以后人的看法觉得“在世界文明中极少有对鸡类的崇拜,虽然欣赏,但是因为它们飞不高也不远,难以形成神秘感”(页450),如果这样说起来,那作者又如何能主张神圣的龙竟然起源于如今看来似乎更难形成神秘感的昆虫?在汉语中有“龙口”、“虎口”,但没有“凤口”一说,或许正因凤凰并不主神杀,而是天神的使者;此外,汉语多有“龙凤”、“龙虎”的组合,但也无“凤虎”之说,这或许也意味着龙居于更中心的位置,而起于东夷崇拜的凤与起于南方崇拜的虎则较少交集。 这些上古信仰的许多概念,其原初的含义可能都已湮没在混沌之中。不过在书中,郭静云仍运用各种文献,比对勘定,作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循着上古萨满信仰重视“相配”、“相合”、“相交”的的思路,她认为,这其实是像“阴阳”、“无有”那样一组相对范畴组成的复合词,其最初的含义是指“‘神’和‘明’相接,成为天地交感的媒介,万物由此而化生”,其本质乃是“生机”;而“明器”则是为达上天、祭祀先祖神的祭祀品。先秦各家在借用这些概念来阐述自己社会理想时,在继承旧有词汇的同时,予以了新的阐述。她于是进而提出,给中国文化以极深影响的“道”这一概念,最初也不是道路之意,而是一个动名词,源于古人祈求掌握正确导引的思想背景。这些立论均可谓 “凡解释一字即做一部文化史”。 不过陈寅恪先生也曾批评过:“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然若加以联贯综合之搜集及统系条理之整理,则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薰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由此之故,今日之谈中国古代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这段话值得后世学人引为警惕,即我们如果仅凭己意去立论,则一套看起来很能自洽的立论体系,也许满满的只是“己意”而非古人“原意”。 之前郭静云教授的观点之所以饱受争议,原因大概也在此。三年前,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她提出“江汉中原说”,认为中国文明的源头其实在江汉平原的盘龙城、石家河等古城构成的“城邦联盟”,夏代甚至商代文明都是由此发展而来。这一观点极具争议性,接受这一假说者认为别开生面、新奇可喜(尤其是符合了破除“中原中心说”的政治正确);而更多的质疑者则认为从论证到结论都存在许多问题。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此说是否更接近“历史真相”,因为无人能真正验证这一点,而在于:如果你接受了这一套自洽的说法,就会认为它进而具备分析更多现象的解释力;但风险也在于:越是有条理,可能反倒离真相越远。为避免这一陷阱,正确之道不是争论“解构中原”的对错,而是从方法论上检验她有无问题。此外,正如当时考古学家许宏在就此的一篇长评中所说的,有必要确认“任何古史解释方案,其实都是有待验证甚至无法验证的假说”,而不必为求新而刻意立论,否则或许就会出现当年约翰逊博士所曾讥讽的那样,“此书既好且新,但凡好处皆不新,凡新处皆不好”。 《天神与天地之道》这一新著可说比上次惊人的“江汉中原说”缜密了许多(但也更难验证了),她仍然保留了一贯的“江汉中原说”、“两商说”的观点,不过毕竟主题转向思想史的讨论,基于文献阐释的立论可以更坚实一些。她自己对本书也极有自信,认为此前的著作即便自己不写也总有人能写出来,但这一次则“除了我之外,恐怕很难会有人再写这样的书”。不必说,书中的不少立论确能启人思考,不失为一家之言,固然有些论证方式似仍有点“六经注我”的意味——那与其说是“让材料说话”,不如说是“让材料为我说话”。 尽管宣称治学时决不可以后起的观念强加于古人,但实际上她也难免会以当下的情形来揣想上古。例如为论证老虎崇拜来自南方,她举出的证据之一是殷墟一带中原地区并非老虎的“自然生活范围”,然而甲骨文中“虎”字出现频率颇高,临近的山东直至北宋仍有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何本地就无虎?商代气候远比现在温暖,要按现在的情形说起来,那河南也不是大象的“自然生活范围”,然而河南正是因为上古有大象才被简称为“豫”。显然,她摒除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比如说,如果“龙”确实是昆虫,那怎么解释刘氏“豢龙”的文献记载,难道这一族人是专职养虫子的吗?此外,在书中每每说到“商周思想”,似乎那是一体和连续的文化,然而正如王国维早已指出的,殷周之际中国文化在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乃至断裂,战国各家思想继承更多的恐怕是周朝的思想,而非直接源自商文明。 在结论处,郭静云提出了从目标到方法论的八条基本原则:白纸法;自行不取名;不许仅从一条材料说任何话;表里分合;寻找主轴、追求掌握母题;多种材料和多种学科方法;历史方法——兼否定“史前”用词;“既得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通考。这些方法论的要旨在于尽力不夹杂先入为主的后世观念,而以互证的方式复原历史。然而正如她的著作中所表露的,其实她自己也并不总能做到这些(一如实证主义史学的鼻祖兰克也无法谨守实证主义的法则),而且,我们真的能完全“清空”自己,寻获“唯一历史真相”这一圣杯吗?这似乎早已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事了。倒不如承认,一个历史阐释的假说,只要在方法论上没有问题、又能激发人思考,那就足够了;而相关的批评也是,如果能抛开人身攻击和后世观念,仅从技术上分析方法论,那或许能更有利于学术进步吧。 *已刊2016-9-26《经济观察报》书评版,题目改为《重构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刊发时删去了最后一段,现为完整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天神与天地之道》读后感锦集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天神  天神词条  天地  天地词条  
美文

 《大教堂》读后感100字

 《大教堂》是一本由[美] 雷蒙德·卡佛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展开)

美文

 梦话二 如果生命仅剩一个月该多好

 一直希望,如果生命仅剩下一个月该多好。  带上电脑和香烟,四处流浪。  一段寂寞的旅程,不需要任何人的陪伴。  不吃饭,让身体放纵,直到成为一具空壳。  那时...(展开)

美文

 《隐藏的恋情》的影评大全

 《隐藏的恋情》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富尔执导,热雷米·勒尼埃 / 露易丝·莫诺特 / 布鲁诺·托德契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