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迷失的人读后感锦集

  《迷失的人》是一本由[法]阿明·马洛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6-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失的人》读后感(一):如果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

  黎巴嫩内战纪念塔

  《迷失的人》读后感(二):迷失的世人

  我总相信人生在世会有一些不愿想起,不愿被提起的回忆。在那些记忆里,或痛苦,或羞愧,或不安。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战乱,地区冲突,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他们不曾直接参与战争,却无时无刻不受战争摧残。在一场又一场战争冲突中却被逼无奈而不得不做出选择。在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选择之后,有人逃离了,迷失在街头再也不愿提起。直到有人死去。

  法国作家在《迷失的人》里开篇安排了这么一段戏码,弥留之际的穆拉德要求见儿时好友,后关系断裂带亚当亚当应邀前去。在这段愿应以穆拉德为主角的旅程中,一个儿时好友重聚的计划渐渐成型。而围绕这个聚会,一个个儿时好友登上舞台。

  在重聚计划里的每个主角都心怀秘密,在经历战乱冲突前,他们无忧无虑,在大学校园里谈论诗歌理想,争论共产主义,信仰。战争来了,有人拿起了武器,有人逃离了,有人试图自杀,也有人留在了原地。不同的选择也带来了不可逆的结果。

  马洛夫却谁也没有放过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缺口。一段段不堪入目的回忆,穆拉德在战乱中为了保护祖传豪宅不惜借手杀人而造成众叛亲离,纳伊姆经过父子促膝长谈后秘密逃往巴西,亚当逃亡法国发誓再也不踏足祖国,比拉尔为了写作创造献身给了战争,形影不离的拉姆齐拉姆滋后来一个亿万富翁,一个去剃度出了家,阿尔贝试图自杀被救后到了美国重新生活。

  塞弥留了下来成了旅馆老板,另一个留下来却成了塔利班分子。这些命运迥异的人相约聚在一起,因此一段段回忆涌上心头,回想那段日子都是迷失了方向,心中充满恨,遗憾与不惑,任凭人生道路走了多远却依然无法放下。

  在相邀重聚的信件中,他们重拾这段回忆,开始追忆起那段战乱中的时光。争论辩解,痛苦释然,大家也试图理解大家的选择。选择离开的人自然不能指责留下来而有所改变的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也不见得因为国家战争而反目成仇,不同宗教,不同思想,却不为此分派,难能可贵。

  于是穆拉德的死亡拉近了他们,在即将重聚那天,亚当与拉姆滋却没能依时参加。马洛夫始终没有给他们一个机会重找自我,在寻回迷失的我的半路上刹了车。

  作者是聪明的,他没有给亚当机会,也没有给读者机会。或者这是在向大家低声禀明:世人本是迷失的,你无从寻找,却依旧生活着。

  ——日落之美

  《迷失的人》读后感(三):重逢

  一场内战把一群年青的朋友们被迫分开,各自走向不同的国家,二十多年后,《迷失的人》终于在祖国重逢,他们忆往事,感慨又温情。

  作者阿明•马洛夫,著名的黎巴嫩裔法国作家,1933年凭借《塔尼奥斯的岩石》一书荣获龚古尔文学奖。本书主要以1975年黎巴嫩的内战为背景,黎巴嫩的内战持续十五年之久,造成社会混乱、经济损失严重。虽然书中没有专门指向黎巴嫩这个国家,但是地中海东海岸国家,也将中东国家的战乱呈现出来。从内容上,以穆拉德的死为重聚的切点,塔尼娅希望主人公亚当回到祖国见朋友最后一面。二十多年居住在法国的亚当在内心地纠结挣扎中还是选择了回归祖国,朋友们的重聚旅程开启。从写作上,书中采用插叙、书信、日记等多种形式,写出了他们的回忆,以及迎接朋友回归故里的不同难处。

  二十年后,亚当再次回归故里,与住在各国的好友重逢,感慨又温情。亚当曾经说,他不会再回到这里,而断交多年的好友穆拉德英年早逝,他还是回到了故里。20年前,这里发生战乱,穆拉德依然留在这里,并利用“不正当手段”保护了家园,背叛了他们的信仰,而亚当、纳伊姆等人选择出国避难。再次归来,在塔尼娅催促聚会下,亚当走出了第一步,邀请居住在阿贝尔、巴西的纳伊姆回国。在信件中,他们各自回忆着年轻时的故事,以及谈论政治,他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当年没有相聚的遗憾,20年后终于可以重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读出的是无奈与纠结。忆往事中不禁发现,他们三人都是被迫离开,亚当家中发生一系列变故,父母突然过世,家庭破产;阿贝尔遭受绑架,差点自杀;而纳伊姆是犹太人,在当时的内战中,宗教、种族都是最大的危机。

  在书中,虽然以重逢、回归故里为主,但是作者还是通过亚当,直指战争的原因。1975年黎巴嫩内战,是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的战争,可是根源则因为石油。亚当说,有石油的地方,则会出现战争,血腥,战乱等。而这句话也正是现在中东国家战争的根源,美国攻打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危机等,都因为中东石油,造成战后中东地区的难民,更多迷失的人不得不离开故里,每天新闻都会报难民偷渡多少万人,今年欧洲会接纳多少人。本来富裕的国家,却因为石油资源社会崩溃。

  重逢的朋友们,信仰不同,有犹太人,有穆斯林,有基督教者,他们的相聚也许象征着一种和平,宗教、种族的战争原因都可以化为和平。原来内战中的拉姆齐,后来成为巴西勒修士,也许正是从战争转向世界和平的信号。

  《迷失的人》展示着地中海东海岸国家内造成了朋友的分离,迷失在各国,而重逢又将人们指向和平新的希望。

  《迷失的人》读后感(四):《迷失的人》P90-158

  因为穆拉德的去世,之前因黎巴嫩内战纷纷离散的朋友重新拾起联系,相聚了起来。

  通过主人公亚当的回忆,我们得知,众友人对穆拉德选择留在国内后的种种行为持不同态度。比如,在法国当教授的亚当是绝对不能理解与接受的,所以拒绝参加他的葬礼。但移民英国的拉姆兹能够理解,毕竟他后来的工作性质需要他与穆拉德这样发横财的“土豪”打交道。

  原来亚当曾与塞弥拉弥斯互生情愫,不料比拉尔捷足先登了。比拉尔太痴迷于文学所塑造或者塑造文学的文人英雄,比如奥威尔,海明威或者马尔罗,竟然决定拿起武器参与战争,最终英年早逝。这恐怕是此书中最悲壮又令人哭笑不得的理想主义者了,因为目光总是遥望远方,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的远方,他为西班牙的内战热血沸腾,将格瓦拉奉若英雄,悲叹自己所处的国家和时代充满了琐碎的不堪。学生时代,比拉尔曾与亚当探讨当下,俩人笑谈只有上帝的行当最好,不料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就这么早早地将自己的命运交于上帝。这个人物让我想起了《苦炼》,当马克西姆悲叹自己不是生在英雄辈出的罗马时代,而是十五世纪时,泽农回答他:“你心中的那些黄金时代,就像大马士革和君士坦丁堡,从远处看是美丽的;要在它们的街道上行走,才能看见麻风病人和死狗。”

  最引人发省的是穆拉德的遗孀与亚当的谈话。她对亚当的冷漠耿耿于怀,认为他如果待在国内,肯定会像自己的丈夫那样,为了保全家族人命以及财产的延续,不得不跟不法分子结合,不得不采取卑劣的手段将暗处的敌人除掉,不得不配合傀儡政府演一出又一出戏,敛一笔又一笔财,终于名利双收,却在昔日友人眼里声名狼藉,臭名昭著。她认为亚当才是叛逃,他逃离了自己的祖国,垂垂老矣,满目苍夷的祖国,在法国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不需要开一声枪,流一滴血”,“还可以不让自己去握那些弄脏的手。”因而,他有什么权利站在道德与人性的至高点去批判坚守古老土地的穆拉德? 的确,哪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如果穆拉德当时不采取行动保卫自己的家人与财产,那么也会被敌人踩在脚下碾进土里吧?亚当沉默没有回答,也许再怎么说下去,原罪只能推给战争。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这些分散、选择、站队与敌对。可我在想,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民族,战争还少吗?那么最后的锅是不是还是该甩给人性的丑恶?

  不久前看过的《还乡笔记》,作者在书中记录父亲生前的一位朋友,在动乱时候“背叛”了昔日的革命兄弟,投靠了政府,升官发财不亦乐乎。作者对他的行为未置可否,毕竟自己的父亲因为革命不得不背井离乡,海外流亡至死。“叛友”与作者一度促膝长谈,说,其实操控这一切的人,获利最大的人,作恶最多人就是同一批人,但他们从未出现,看得见的,能指责的只是小恶罢了,而自己选择这条路也是不得已之举。(好像说得挺有道理的样子,我竟一时无以反驳呜呜呜呜。。。。。明天再继续看。。。)

  《迷失的人》读后感(五):家是你魂牵梦绕的地方

  第一眼看封面,以为像自己一样,只是对人生迷惘,对未来无望,还可以可以去看看别人的人生经历给自己指点一下自己 看了作者的介绍序言才发现,这是一部很沉重的故事小说 整个阿拉伯的地区,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石油多,男的穿长袍,女的裹头巾,甚至有些地方可以娶几个老婆,有很多富豪,但更多的是战乱,杀戮,和饥荒

  年近半百的主人公亚当接到昔日好友妻子的来电说,他快不行了,想见你最后一面,一直逃离祖国的亚当有了正当回去的理由,尽管最后还是没有见到友人的最后一面,但是也引出了他们的故事

  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想着未来应该要怎样来施展拳脚,可是心爱的祖国却动荡不安,国内不当党派,国外不同势力交错,今天还好好的人,明天也许就不见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小圈子里的朋友都先后开始逃离,有人去巴西,有人去美国,有人去法国,有人在安曼,剩下的都留在国内; 有人信仰基督教,有人是犹太人,有人伊斯兰教; 有的是大企业家,富豪,有的是受人尊敬的学者,有的是揭露事实真相的记者,有的是历史学家,有的是旅馆老板,也有的是被人痛恨的贪官污吏

  这样一群人,在学生时代无话不谈,彼此惺惺相惜,长大后却走上了不同的道理,借着缅怀死者的机会,组织大家一起聚会,书中分16个章节来为我们述说这个故事,16天,从有这个想法到最后大家相聚一堂

  第一个偷偷逃离的纳伊姆,在巴西定居,书里描述是对美食有无法抗拒的能力,可以一直吃一直吃

  塞弥拉弥斯无疑是美丽的,温柔的,坚强的,她是亚当学生时代就偷偷爱慕的人,这次回来还圆了当时的梦想

  阿尔贝,这个喜欢手机八音盒的人,在想自杀的那天被人绑架,反而阴错阳差的救了他,而后在美国的五角大楼工作

  尼达尔,塞弥的爱人,勇敢,热忱,相当作家,以为要先投入革命,了解革命,却不曾想生命这么脆弱,不曾开始就已结束

  拉姆齐,拉姆兹,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一起创办公司,一起发展,甚至连两人妻子的名字都是一样的。拉姆兹享受作为成功人士的生活,全世界飞,吃最好吃的食物,坐豪华的宫殿,妻子温柔体贴,女儿肯定也是个可人; 相反拉姆齐,生活更为低调,妻子善妒,和子女的关系更是因为妻子的离世越发糟糕,索性他也后来自愿到了修道院

  而留下的塔尼娅和穆拉德,则是亚当口中昔日的朋友,断交了的朋友,为了保护祖宅引发了流血事件,而后靠着外部势力当上了贪官污吏

  这些人,你无法去评价他们,但是在我自己脑海里一直有这样的一副画面,他们那时在阳台上是过得多么幸福啊,没有战乱,没有逃亡

  生活给整个阿拉伯地区太多的不堪承受之痛,而我们以往的目光都是从欧阳,从美国从中国的角度出发,不曾以当地人的视角去看待

  祖国的不幸,最痛苦的莫过于那些有家无归的人,他们在全世界定居都只能叫移民,心若无处安放,到哪里去寻的一个家?

  对于亚当来说,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意味着他也在期待有遭一日,国家会改变,尽管很渺茫

  《迷失的人》读后感(六):《迷失的人》:中东乱局的文学揭秘

  《迷失的人》:中东乱局的文学揭秘

  最近持续发酵的中东难民风波、甚嚣尘上的恐怖袭击、伊斯兰国尾大不掉,一直占据着世界新闻热点的榜首位置,而那个区域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有一种雾里看花、莫名所以的感觉。而实际上,对于那些生存在中东地区的当地人来说,又何尝能说得清那一切动荡与纷纭究竟由什么主导与操纵的呢?

  这使得我们对中东的观看,只知大略,而不知细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那么一群没有血肉的遥远的模糊的蠕动身影,却无法切身感受到那块土地上的灵魂的真正脉动与伤痛。

  由世纪文睿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长篇小说《迷失的人》,给予了我们一个观察中东问题的窗口,小说引领着我们的视线,去穿过那一片看似茫茫一片、分外陌生的中东地区,深入到人物灵魂深处,去切身感受局中人的恩怨离合,从作者提炼出的人物与事件中,能够触摸到中东问题的核心所在。这部小说的作者阿明•马洛夫虽然标明的是法国作家,但从他的个人身份来说,称他为黎巴嫩流亡作家倒更为准确。他用他所在的站位,为黎巴嫩以及周边的国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小说蕴含的信息量相当巨大,中东地区涉及的国家,涵括了黎巴嫩、、以色列、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作者巧妙地把他笔下的人物,与这些国家牵连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用这些个体的生命轨迹,勾勒出整个中东演变与风云的浩大图景,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企图用一部小说来演示中东局势与动荡的宏大野心。而更为关键的是,作者赋予了笔下的人物以情感的维度,这样,原来对我们来说一头雾水、两不相干的中东问题,在小说里便因为作者引入了让我们“代入”的互动效应,而传递给我们一份与小说里的人物感同身受的心恸与心痛。

  小说的主线其实只不过走了一条最大众化的路线,青年时代的朋友,弥留之际,发出了邀请函。这位朋友尚居住在黎巴嫩,并担任了政府高官,可谓在那个国家有头有面,但是在他不久于人世之际,他思念的却是大学时代的那帮朋友,由这个线索出发,小说激活了沉寂了几乎整个青春时代的记忆,并且在人到中年的时候,重新去回首一别经年、各自散居的岁月。于是今日的相逢,便成为一个展示人生历程的最佳契机,这样的故事结构,算不得新颖,但是,却非常有效,能够把青春一别之后的各自人生之路重新汇聚到一起,来历数与展览各个人生轨迹蕴含的精神取向与价值意义,人生的碰撞由此可以涵盖社会的各个类型代表的思想内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炼出一个社会各种思潮之间的激荡与分野。

  正如作者在小说中所称,黎巴嫩(小说里始终称其东岸国家,指黎巴嫩居于地中海的东部位置)被分成了三个派系:基督教派、伊斯兰教派,还有犹太人。这三方恰恰是中东动荡此消彼长的主要对峙力量。而这些派别,均在小说里设置了相应的代表,作者让这些势力,分别以朋友的身份,站出来为自己的派别代言,道出自己的困惑与迷茫。可见,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的人物身份,是进行了相当的精确选择的,并不是如小说采取的纪实性结构那样,随机地撷取了人物身份,这样使得小说里的人物,都具备了相当的代表性,从这一点上,小说是按照传统小说典型性格来设置典型人物的。

  中东发生的冲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在小说的开头,便提出了连局内人都无法看清的一派迷茫。他在小说里通过人物之口写道,没有人搞清楚这个国家发生的战斗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搞不清国内的那些互相敌对的派别,连他们自己都奇怪,有时发生交火只会局限于城市的一隅,数里之外还是一片平和。小说通过亲历者的实际感受,把中东困局的当事者的迷茫呈现出给我们,而这正是我们局外人更不可思议的地方。但是,小说作者努力在小说里呈现出各方力量代言人的内心思索,以力求还原中东地区交织的冲突背后的思想的交锋。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引发昔日同学聚会的死者穆拉德,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作者力图阐述中东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小说里,穆拉德是大学时代的核心人物,善良正义,充满热情,无形中充当了当年团队里的主导者。但是,他为了家族利益,不惜与外国势力掌控的武装勾搭成奸,动用这一股武装,去压服家族里的对手,尽管他没有希望用武力去获得制胜权,但暴力这东西,一旦上手,便无法刹住车,他与这股外国势力操纵的武装集团越来越密切,逐渐背叛了青年时代的单纯与理想,混上了东岸国家的高官,大肆敛财,富甲一国。他是作者在小说里批判的人物,但他有自己的辩护词,他在他的朋友逃离这个国家的时候,留了一来,尽力维持了这个国家的延续与生存,他似乎在履行一种使命感。作者意图通过这一个形象,来说明中东混乱的本质原因。那就是出于维护自己的一方财产利益,不惜去选择另一种力量,甚至包括外国的力量,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并在外来势力的庇荫下,实现利益滚雪球的增长。这种实用主义者的利已集团,实际上成了中东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去关注理论的探讨,只注重自己的利益所在。逐利成了他们的唯一的追求。这是中东的现实部分。一旦逐利的平衡被打破之后,中东的乱局便上演了。

  而小说里的理想部分,则是以幻灭与迷失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黎巴嫩的三派代言人,分别在小说里设定了自己的形象角色。小说的主体叙事者亚当,信奉的是基督教,但他并没有强烈的宗教派别观念,他能超越宗教对立对各派体系进行客观的反思,比如,他对信奉极端宗教组织的同学之弟有一段长篇大论,从阿拉伯文化之所以不堪基督教文化的冲击,来说明自身文化的缺陷之因,但他的这一套自毁长城的言论根本无法说动留着长胡子的极端组织代言人,实际上我们也看到,极端组织正是在亚当所说的这种文化的差异之下,运用了非文化与对等的力量,展开了自己的暴力性反击。亚当还通过自己的身体体验,来体悟出轨与背叛这些灵与肉的矛盾与纠葛。他与青年时代的女同学塞弥,发生了肉体关系,而这个女生竟然征求他的女友的同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亚当女友后来明令两人禁止再有肉体关系,但是,塞弥与亚当竟然再次冲破禁令,挑战束缚,而这种挑战,正来自于他们所属的文化,小说里这个情感断片折射出挑战社会,首先是从挑战自身肉体开始的,由此,小说续接上了上世纪性开放的挑战性观念的世界性思潮,并由此让小说对人性的探讨有了另一层不亚于小说里的政治考量那般的深刻回声。

  小说里的一名成功的商人拉姆齐则抛弃了人间的奢华生活,来到修道院,过起了修道生活,这是因为他发现他的经商合伙者都是一些贪婪的、霸道的人物,由此他深感自己发财致富只能使他成为加深这个社会的不公平的为虎作伥者,所以,他选择了苦行僧的修行生活,以逃避生活中的经济物质统帅天下带来的精神失衡。亚当与拉姆齐这两个人物,折射出的是在当今世俗时代里基督文化的两种分支,一种是融入世俗生活,一种是逸出世俗生活,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而犹太人出身的纳伊姆则回顾了他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戒心与不适,在他的身上,鲜明地感受到,二战中对犹太人的迫害给予犹太人一种话语权,使得他们组建一个国家成为一种救赎的神话。但纳伊姆看透了以色列神话的色泽,所以,他没有移居以色列,而是到了巴西,在那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小说里最具代表性的理想主义者比拉尔,参加了一支武装队伍,却命丧战场的一次意外。他深受革命观念的影响,意图在自己国家的战火里,重新去感受曾经在海明威这些作家笔下的壮怀激烈的战争烽烟,以写出他这个时代的“战争与和平”,可惜,当下的战争里早已没有了英雄与神圣,他像蝼蚁一样地成为这个国家冲突里不起眼的一个无人在意的生命。而他的弟弟则走上了另一条极端宗教组织的路,意图用暴力的形式,来拯救自身文化的缺陷。他代言着本拉登与伊斯兰国这些新型的势力集团,他们的胜出,恰恰可以从作者提出的文化碰撞过程中的另类补偿里看出它们日益壮大的原因。

  作者的视线相当的广阔。从空间上来说,亚当在童年的时候,结识了一个流亡在外的伊拉克高官的女儿,把伊拉克历史上的一场政变摄入了小说的视线;与亚当发生多次的情人塞弥则牵连起了与埃及的一条线索,她的父亲当年保护了纳塞尔政权的敌人,而逃出了埃及;从时间线索来看,作者深入到历史深处,远从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的大背景来追索今日冲突之因,近从1914年世界大战起始点来寻访中东乱局的因果,更从20世纪的思想文化上去探讨国家危亡的重要因素。在作者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上,认为是革命与左翼思想与信仰,导致了这帮青年人的思想失落,国家受害,其实,这不能不使人想到,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家,实在经不起任何一种思潮的荡涤与风行,因为这样的国家,没有持续的文化基础,没有地理上的纵深,一旦被一种思潮如龙卷风一般地扫荡而过,便会让这个国家体无完肤,国将不国。小国的人民,只能慨叹,只能无奈,而这种基调恰恰无处不在地弥漫在小说之中,令小说里透着一股伤痛的因子。其实小说里的这种切肤之痛,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并不陌生。近代史上,我们也曾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任人宰割,山河破碎,但中华文化有一股内在的凝聚力,有着容纳各种思潮冲击的纵深的时空,所以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对作者申论的将20世纪归纳为两种力量的非此即彼的交锋(如认为二十世纪有两个破坏性思潮:共产主义和反共产主义)显然是不能赞同的。

  呈现出强烈对比意味的是,小说里看破红尘、对国家深为失望的阿尔贝,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却被另一派武装分子绑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竟然与绑架分子建立了感情,认所谓的恐怖分子为义母义父,并由此抛弃了自己的弃世情绪。可见,在作者的心目中,在那个国土上,不管是受害者还是害人者,其实他们都可以在内在的情感上进行沟通。如果不是派系、利益、信仰这些完全是人为的产物,分割了他们,他们完全可以如一家人般相亲相爱。作者借这一部小说,展示了中东乱局的历史纵深面与现实横断面,它发出的呼喊也许是无力的,但是,它会触发我们的反思,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破坏一个既有的现成的秩序,那只会导致无力回天的乱局,而且看起来,没有任何中止的迹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迷失的人读后感锦集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迷失  迷失词条  
美文

 读报小感

 报纸里,信息量真大。今天读报,小感  首先,最关注的就是阿根廷和德国的足球冠军的争霸赛。大家都在猜测着,谁是最后的赢家。作为个人而言,我猜是德国,不仅仅是因为...(展开)

美文

 草原之莺

  就在前不久,在网上聊QQ,认识一个来自少数名族地区的男生,听说他是阿坝州的,虽说对我而言不相信命运二字,可始终还是相信了缘分,这缘分建筑了我与他的友谊之桥,...(展开)

美文

 被压抑的梦想

    我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人,不当众发表言论,更不会说出自己的梦想。也许网上才是我们这种人的乐园,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人看到我展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