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盛宴》是一本由[美] 海明威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17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一):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断断续续的花了7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被海明威描绘的巴黎深深地吸引了,那个浪漫,文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汇聚的城市。在这本小说里,海明威讲述了他和这座城市以及城里人的故事,很细腻,也很动人,这里的人性格各异,命运也不尽相同,最感动的就是他和菲茨杰拉德的友谊,他们的不话不谈,如果他没有早死,可能海明威就不会饮弹自尽了吧。不得不说,海明威和他妻子的爱情也令人羡慕的(虽然海明威喜欢上了别人),她陪他共同度过了巴黎艰苦的岁月,默默地支持他的创作事业,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但终究还是散了。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停止,转瞬后的巴黎也不再是此刻的巴黎,一切都在改变,正如生命永远不会停歇。最后引用原文中的经典语录: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二):【书评】永远的巴黎 不散的盛宴
最喜欢这本书的一部分就是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一起共处的那段描写。
最想不到的,也是最让人唏嘘不已的还是巴黎爱情。无论是开着莎士比亚书店的西尔维亚的同性恋恋情,还是互相折磨的菲茨杰拉德与妻子泽尔达的爱情,又或者是作者海明威本人与第一任妻子的爱情,都带着浓郁的专属于香榭丽舍大街的浪漫情调。
然而这样的故事看多了却会觉得悲伤。
毕竟,跳出书本,我们会知道,西尔维亚的同性恋恋情始终无法得到朋友们的真心祝福,菲茨杰拉德的泽尔达最后精神失常,海明威也离婚又结婚…… (内心话: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意义可能比我想的更加深刻,格局也一定更加广阔,只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这本书里的爱情part更加细腻更容易抓住我的心。 阅读愉快:) 2018年8月11日读完 开学大二 希望这本书在几年后看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认识了更多文学家之后 再读一遍:)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三):年轻的巴黎
巴黎于我就是一场盛宴,一场年轻时代的盛宴。
第一次去巴黎是2017年的10月,从不想出门到一瓶白葡萄酒灌醉自己一路睡到巴黎,一场美梦就此展开。过程不再赘述,在那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很开心。原定五天的行程,硬是延长到第十一天才依依不舍去往下一个城市。
第二次去巴黎是2018年的11月,从期待出门到在黄马甲的游行气氛里迷茫。我想离开当时的压抑生活,来到巴黎这个活色生香的地方,过过神采飞扬的生活。
自然是又回国了。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人是一夜间苍老的,比如我,所以巴黎啊对我就是年轻时的一个梦了。
另,这篇译者前记把我读哭了,感伤的点可能是我现在也是“亦老且病矣”。习惯了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恰恰正站在年轻到老去的分界线上,并且两只脚都已迈了过来,还清楚地知道这是条不归路,那份被绝望支配的恐惧令人心颤。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四):“文艺青年”海明威
海明威这个名字似乎总是与“硬汉”形象联系在一起,并且对男性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事实上,我能够准确的背出《老人与海》里他那句几乎可以奉为男性圣经的经典语录,也记得他笔下的老人是如何拿着一根折断的木质船桨与几只鲨鱼搏斗的同时还在想剩下的鱼肉能吃上几天。
但这显然不能代表海明威性情的全部。
曾几何时,他也拥有一颗柔软又无比细腻的心,这颗心就一直寄居在20年代的巴黎。《流动的盛宴》写于海明威人生中的最后几年,已近暮年的他在回望自己曾经的激情岁月时,最怀念的,还是在巴黎斯泰因小姐的沙龙里和庞德一起讨论某个正在修改的稿子,或者在丁香咖啡馆就着香醇的牛奶咖啡结束了一上午的写作之后回到家中和哈德利夫人共同度过的惬意时光,亦或是在街头的酒吧同斯科特几杯威士忌下肚后严肃又滑稽的讨论一个关于尺寸大小的问题......
很难想象在过了几十年后,海明威仍能把往昔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记的这般清晰。也许,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因为巴黎永远没个完,就像一席流动的盛宴,如影随形,回味无穷。
我虽然未曾去过那时的巴黎,但在海姆的笔下也算尝到了滋味,况且在吃这方面,还没有哪个作家能和他一较高下。而这本书对我也似一场盛宴,读的时候仿佛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置身于席中,饶有兴趣的看着海明威和他的朋友们的那些趣事。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五):《流动的盛宴》的短记
花了两个小半天断断续续地读了海明威的这本《流动的盛宴》。这本书是海明威在1957-1960年间回忆青年时期(1921-1926年)和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森在巴黎的清贫而快乐的生活。当中描述了作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与当时一些旅法的文人墨客交往中发生的许多轶事。
其中葛特鲁德·斯坦因小姐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两位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斯坦因小姐是个实验派的文学创造者,女同性恋,性格强势,海明威和她一度成为要好的朋友,但两人后来渐渐疏远了。菲茨杰拉德是当时的青年海明威佩服的作家,在他旅居巴黎时已经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优秀的作品。但他当时深陷一段不健康的婚姻关系中,妻子姗达尔在海明威看来”最妒忌的正是他的写作“。姗达尔时常把菲茨杰拉德拉出去灌醉,以至于他不能正常进行写作,她会说丈夫有”一个尺寸大小的问题“,而她后来精神错乱了。海明威笔下的菲茨杰拉德是个时而心理健康令人担忧的,可怜的丈夫,不加一点修饰。也许正是这样对人物平实的刻画,使读者更容易在生活中找到与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作家的生活之间的共鸣。
这本书也想我们展现了青年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习惯:他推掉来自新闻工作的稳定收入,全职投入文学创作。他生活往往规律,且自律。不是在租的小工作室里,就是在某间他熟悉的巴黎咖啡厅里写作。他习惯于在结束一天的工作时,找到接下来要写的思路,以不至于第二天不知从何起笔。他尽量不在工作一天后再去想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潜意识发挥作用,以不至陷入疲于写作,缺乏灵感的困境。
整体而言,《流动的盛宴》是本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巴黎美国文坛轶事的有趣的短篇集。青年时的海明威和同他交往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跃然纸上。身在巴黎读这本短篇集更是让人感到惬意。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六):致“我”的那个巴黎
在市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本书被归于“K”大类,即历史地理类,而海明威在自己的这本书里说,本书被看做是虚构的也没问题。几十年的时空相隔,他早期的巴黎记忆已如梦似幻,他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涌动的情感就像忆起初恋的美好,那时什么都没有,而又拥有着一切。
他那个时候是清贫甚至是清苦的,和妻子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有钱了去大吃一顿,为省钱就饿肚子,除了必需品,连衣物都不必添置,但旅行是他们都喜欢的,攒钱去度假。至于海明威的写作事业,才刚刚开始,辞去薪水丰厚的记者工作后,每天艰苦写作,但发表出来的有限,亟待稿费过日子。怎么看这几年都是难熬的苦日子,但从他的回忆里,看不出他和妻子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满,留在他笔下的,都是他们愉快的对话和一拍即合的好主意。
海明威那时的生活相当简单,每天在工作室或咖啡馆完成当天的写作,出去走走,到相熟的饭馆或咖啡馆里和朋友吃饭喝酒谈天,逐渐熟悉巴黎文艺圈子里的作家、诗人、画家们,也许正是因为当时的穷困,他也做不了什么奢华享受的事,除了沉迷了一段时间的赛马。几十年后,当他成为得了诺贝尔奖的著名作家后,他仍是无比怀念巴黎那段最美好的时光,当年那个勤奋热诚的小伙子,在他心中似乎从未走远。
这是一位作家早年怎样走上文学之路和怎样进行创作的很朴素的记述。他热爱写作,从他的叙述中,能够看到他当时的写作状态规律而简单,不断在创新和尝试新的写作方法,怎样由写短篇小说逐渐过渡到长篇,也能看出他对自己作品和写作这件事的态度,他讨厌别人当面评价和读他的文章,一天不写他就觉得浪费了生命,写作是艰苦卓绝的工作,完成以后才进行别的事情,清晨的爽朗宁静很适合他创作……
他也写那时巴黎融洽活跃的文学圈子,写朋友们时的笔调是愉快的,像写故事一样,有时在文末来个让人忍俊不禁的转折。大家热情地实施“才智之士”计划募捐,为解脱困于银行工作的诗人艾略特,好让他能专心写诗,至于可怜的司各特•菲兹杰拉德,那篇文章简直可以叫做“我跟司各特糟糕透顶到怀疑人生的一次旅行”,虽然被妻子耽误的司各特让人惊心、值得同情,但当海明威回忆起他时,仍是带着温暖和笑意的。
读海明威的这些文字,发觉他的性格很可爱,他真诚坦率,即便是后来成为好朋友的人,他在写时仍真实地记下见到那人的第一面时恶劣的印象,对于他认为破坏了他跟妻子婚姻的人,则不遗余力地去攻击。
他说他爱第一任妻子哈德莉,再不会爱别的女人,他们在巴黎的这段生活也是有她的日子,他们离婚了,这段生活也落幕了。以后海明威在文学事业上迎来了转折,声名日盛,但这样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我不太相信像海明威说的那样因为有钱人的到来改变了他们,进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但巴黎真的改变了他们,巴黎是流动的,他们也并不是无动于衷,生活自然随之而变。
单纯快乐的日子不复存在,那个最好的属于海明威的巴黎也已定格在了过去。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七):海明威:原来你如此耿直可爱啊
首先,这个海明威就是你我他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文学大师;其次,我一度对他毫无兴趣大概是因为他太有名了,而他的作品听起来都不像符合我阅读品味(好吧我其实毫无品味)的样子(一定是偏见);最后,我开始对他感兴趣始于看到他年轻时的照片。对,你没有猜错,他曾经是一位高大英俊的帅哥。对我而言,写的好不如长的好(此处应有笑声)。 几个月前我读了《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对海明威的访谈让我对他的耿直有了很深的印象。他回答问题简单而直接,从不考虑提问者的感受。 比如,“我看我是离题了,不过这问题没什么意思”,“你要是问别人陈旧而扯淡的问题,就会得到陈旧而扯淡的回答”,“我中断自己认真的工作来回答你的问题,足以证明我蠢得应该被判以重刑了”。 那是一九五八年,离海明威自杀还有三年,他已经开始写《流动的盛宴》,那是他关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在巴黎的一段生活的回忆。 是的,《流动的盛宴》才不是一本小说,那是回忆录,里面所有的人物都没有换名字,更没有体现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他事无巨细的记录了自己和朋友的生活,完全满足了我这个八卦爱好者的好奇心。 在这本书的开始,他写到了给过他很大帮助的、像意大利农妇的斯泰因小姐。虽然他们曾经是挚友,但他评价她的作品时仍然毫不留情。 “她厌恶单调乏味的修改文字工作,也不喜欢承担把自己的作品写得能让人家读懂的责任。” 说到她喜欢的重复叙述,“换了一个她认真而不像她那么懒的作家,早就会把这一部分扔到废纸篓里去了。” 而对自己被她贴上的“迷惘的一代”的标签,他表示“让她说的什么迷惘的一代那一套跟所有那些肮脏的随便贴上的标签都见鬼去吧”。 对于最初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后来成为朋友的人,他依然会把最初对人家的坏印象诚实的写出来。比如著名画家温登姆•刘易斯,他说“他长着一张使我想起青蛙的脸”,“他的神情显得讨人厌”,甚至他穿的衣服也不对,就是看人家不顺眼。 那么鼎鼎大名的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海明威眼中如何呢? “他当时看起来像个孩子,一张脸介于英俊和漂亮之间”,“那张嘴在你熟识他以前总使你烦恼,等你熟识了就更使你烦恼了。” 毫无疑问,海明威还是很喜欢菲茨杰拉德的,尽管后者的脆弱和孩子气令他难以忍受,他们那次里昂之行让人看得忍俊不禁。海明威说“你根本没法对司各特发怒,就像你没法对一个疯子发怒一样,但是我开始对自己生起气来……”。 是的,海明威欣赏菲茨杰拉德的才华,他对他不珍惜自己的才华痛心不已,他觉得是泽尔达毁了他最亲爱的朋友。在回忆中,他依然不愿意原谅她,他大概觉得如果没有她,他的朋友一定能写出更多伟大的作品来,因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一部卓越的书。 海明威就是如此的耿直可爱,爱憎分明。了解到大师的这一面,我开始爱他了。 我不知道选择《流动的盛宴》当做他的第一部作品来读是否正确,但既然因此爱上他,就会读他其他的作品,哪怕没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八):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我的爱豆很喜欢《流动的盛宴》,所以这本书一直在想读清单里。以至于在读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前,这本优先排列。当然,除了初高中的时候看过《老人与海》的经历不算,年代太远了,那时候也不懂得如何欣赏大师的作品,简直跟没读一样。
打开第一页的时候,就看到海明威在描述屙屎的画面,和我心目中期待的“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的美感完全相反。读得我头皮发麻。不过后面的阅读真的是渐入佳境,突然就懂了,为什么爱豆喜欢这样一本书。
爱豆是一个崇尚自由,热爱大自然的人。成名以后,依旧尽力做一个普通人,除了演戏外,只想享受普通人一般的生活,种花种草,登山越野。不难看出他对这本书的喜爱源自何处。 这本书体现了读者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的想法和经历,也有着普通人的低俗过往,也想摆脱着“大作家”的名号,去描述生活的真实性。
之前读过的《毛姆读书随笔》里,毛姆用一种后代人或者旁观者的视角,去扒开文学大师们的经历和作品完成的背景,辛辣地讽刺着司汤达的自卑为此他赋予角色完美的人设设定、巴尔扎克奢靡、花心又无情、福楼拜自我又对他人苛刻等。可是他没有写过海明威,作为同时代的作家,这几乎不可能。但真希望能够阅读毛姆对海明威的评价。
不过,没有也没啥遗憾,有了这本书,就能看到海明威对自己过往的一些想法和体验了。他也曾潦倒过,也曾深爱过,也曾赌过马,也曾挥霍过手上不足的资金。他不是一个站在神邸之位的高高在上的文学大师,而是一个曾经入不敷出,一步一步从生活条件的不足中,写下他的每一部作品。
最有趣的是,借助他的视角,看到了他与身边的人的交流。酒吧的侍卫,诗人,成名的作家,大放厥词的女性朋友。读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司各特耍着酒疯,以及两人为了验证隐秘器官的正常尺寸,而去卢浮宫欣赏雕像,做着一件高雅的事而出于一个低俗的目的,令读者捧腹大笑。但没有几页以后,却忍不住为司各特惋惜,他的婚姻生活拖累过他,篝筹交错的社交生活使得他不能继续完成更多的伟大作品,并且英年早逝,作为读者,感到十分遗憾。也能读出,海明威的回忆中对友人的情感是深刻的,并不是为了卖弄文字而故意取悦读者的。
第150页:然而一旦喝醉了,他就常常会跑来找我,醉醺醺的,几乎跟姗尔达干扰他的工作时从中获得很大的乐趣一样,以干扰我的工作为乐。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但是同样有好多年,我没有比清醒时的司各特更忠诚的。
作者也花了很多笔墨,有意无意地写道生活的场景,住宅附近的书店或者图书馆,酒吧里喝了什么酒,出门吃了什么好吃的,一个世纪前巴黎的场景是什么样的,他们去了其他的地方居住,那里的生活又有了什么变化。这些都令人着迷,好像旅居一个陌生的地方,让人觉得新鲜又美好。
最喜欢他描述的两个场景,一次是和司各特开着敞篷跑车,却路上遇到很多次的大雨,走走停停的窘迫经历,与我在阅读时播放的音乐《the time to run》的节奏相吻合,阅读的时候非常喜欢这一段。
另一个场景是他后来描述爬山滑雪的经历,因为这样的经历,不是普通人能够体会到的。而他可以细细的体会。
Page 166:我们把卧室的窗子打开,两人紧挨着睡在大床上,身上盖着羽毛被子,星星离我们很近而且十分明亮。清晨,吃了早餐,我们装备齐全上路,开始在黑暗中登山,星星离我们很近而且十分明亮,我们把滑雪板扛在肩上。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九):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欧内斯特·海明威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流动的盛宴》一书中,海明威以第一人称回忆他和妻子哈德利1921-1926年间在巴黎的生活。细腻的文字里,记录着巴黎的四季,巴黎的城市,巴黎的美食,巴黎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平凡的普通的人儿……记录着一个年轻作家对自身的写作要求,对知识的渴求,对生活的热爱,对妻子的感情……温暖而又美好。
译者汤永宽说
这段时间正是他同哈德利新婚燕尔,在巴黎度过的清苦朴素(有时甚至忍饥耐饿)但又充满青春欢乐和爱情、在文学创作上艰辛奋斗的婚后生活及其最后的破没;也是海明威从一个勤奋的青年作家埋头习作而开始成名的转折期。
我们感谢海明威
使我们重游二十年代的巴黎,在塞纳河畔徜徉,在林荫道旁的咖啡吧闲眺;使我们得以一个个地结实他当年的旧友,那慷慨大度的庞德,二十世纪轰动西方文坛的现代派小说家乔伊斯,英才早发、为娇妻所累而壮志未酬的菲茨杰拉德……
以上种种,这本书构筑了一个丰富的巴黎意象,可以作为我们去巴黎旅游的深度攻略。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去巴黎旅行仅仅看是不够的,更要从一个一个发生的故事中去感知她。
巴黎的四季
秋天一过的坏天气
当时有的是坏天气。秋天一过,这种天气总有一天会来临。夜间,我们只得把窗子都关上,免得雨刮进来,而冷风会把壕沟外护墙广场上的树木的枯叶卷走。 枯叶浸泡在雨水里,风驱赶着雨扑向停泊在终点站的巨大的绿色公共汽车,业余爱好者咖啡馆里人群拥挤,里面的热气和烟雾把窗子都弄得模糊不清。
冬天的阳光是美丽的
等我们回到巴黎,天气晴朗、凛冽而且美好。城市已经适应了冬季,我们街对面出售柴和煤的地方有好木柴供应,许多好咖啡馆外边生着火盆,这样你坐在平台上也能取暖。我们自己的公寓暖和而令人愉快。我们烧的足煤球,那是用煤屑压成的卵形煤团,放在木柴生的火上,而大街上冬天的阳光是美丽的。
春寒料峭
有了那些捕鱼人和塞纳河上的生活动态,还有在船上自有其自己的生活的漂亮的驳船……还有河边(塞纳河)石堤上高大的榆树、梧桐树,有些地方则是白杨,我沿河散步时就不会感到孤独。城里有那么多树木,你每天都能看到春天在来临,直到一夜暖风突然在一个早晨把它带来了。有时一阵阵寒冷的大雨又会把它打回去,这样一来似乎它再不会来了,而你的生活中将失去一个季节。在巴黎这是唯一真正叫人悲哀的时刻,因为这是违反自然的。
--未完--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十):此心安处是吾乡:贫穷、饥饿和青春的盛宴
这是海明威去世之前写下的回忆录。
他不无深情地自己在1920年代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期间与一大批小说家和艺术家交往的经历,也是一幅巴黎城市风情的绝佳侧写。值得一提的是,写作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相隔近四十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存留在作者心目中关于巴黎的个人记忆却依旧清晰。《流动的盛宴》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描述巴黎的最经典的文学作品,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moveable feast”一词更是成为巴黎的经典城市名片。
看名字会以为这是一本浪漫的书,其实读完掩卷才发现,海明威确实写得很真诚,但这种真诚纯属无奈,不过是一群苦中作乐的艺术家的生活记录罢了。这部讲自己是如何在巴黎艰苦奋斗的青春回忆录,重点放在他在贫困时如何战胜饥饿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种“mind over matter”的精神,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海明威并不讳言贫穷,但在他的笔下,贫穷和饥饿并不显得那么令人绝望。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干着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满足的人,是不会被贫穷所困扰的。”贫穷是可以被战胜的,饥饿是可以被战胜的。“那时我们从未想到自己穷。我们不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认为我们是高人一等的,我们看不起并且理所当然地不予信任的其他人却是有钱的。”
我随便列举几段我欣赏的两位天才作家怎么写饥饿。先来看萧红的:
“睡得背很痛,肩膀也很痛,并且也饿了。”
“屋子虽然小,在我觉得和一个荒凉的广场一样,屋子墙壁离我比天还远。那是说一切不和我发生关系,那是说我的肚子太空了。”(萧红《商市街·雪天》)
“我拿了刷牙缸跑下楼去倒开水,回来时面包差不多只剩硬壳在那里。”(萧红《商市街·提篮者》)
《商市街》描绘的是萧红和萧军在哈尔滨同居时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生活。两人都没有正当职业,只能靠萧军教人打拳的零碎收入为生,好的时候吃列巴圈蘸白盐,更多的时候,是连列巴也吃不起的。在极度的贫困中两人的感情也渐渐磨损了,萧军在食物面前毫无怜惜和爱护之意可言。
再来看张爱玲的:
“他有一种奇异的虚空之感,就像是他跳出了时间与空间,生活在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心头有一种沉闷的空虚,不断地咬啮着他,钝刀钝锯磨着他。那种痛苦是介于牙痛与伤心之间。”
“反正只要是与食物有关的事,他们已经无法用自然的态度来应付它了。食物简直变成了一样秽亵的东西,引起他们大家最低卑最野蛮的本能。”(张爱玲《秧歌》)
秧歌写的是60-62年农村食物缺乏的境况,上述引文的主人公顾冈难忍饥饿,经常偷偷去镇上用自己的收入给自己加餐。有一次他偷偷带了两个茶叶蛋回到自己寄宿的农民家庭,却不小心被他们一家人发现,从此一切都变得尴尬了。
海明威和萧红、张爱玲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海明威的笔下,无论贫穷还是饥饿,只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缺乏。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想办法借不要钱的书或者买便宜的英文书:“在一个像巴黎这样有很好的适于工作的生活方式的城市里,不管你是多么穷,你总有时间可以读书,就像拥有了一个给予你的大宝库。”
他回忆起这段甘苦交织时光的时候觉得自有欢愉和乐趣:“我们吃得不错而且便宜,我们喝得不错而且便宜,我们睡得很好而且睡在一起很温暖,相亲相爱。(《一个虚假的春天》)” 这不就是所罗门所谓“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么?
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饥饿是很好的锻炼》的文章,用以强调饥饿对作家鉴赏艺术和培育灵感的重要性:“如果你腹内空空,饿得发慌,那些名画就全都显得更加鲜明,更加清晰也更加美了。” 也是他在回忆时才能说出饥饿是有益的话吧,即使真的是饥饿促进了海明威的创作,又有谁会在忍受饥饿时真心称赞它的好呢,忍受饥饿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记得文中他曾自嘲,因为在饥饿状态下创作,笔下的每个人物才看起来都有好胃口,食物才能描写的那么诱人。
在这段“巴黎时期”的后期,海明威已经停止了新闻写作,专心投入小说创作。“用任何标准来衡量,我们还很穷,因此我依旧采取这样一种小小的节省开支的办法,说什么有人请我在外面吃午饭,然后花了两个钟头在卢森堡公园里散步,回到家里给我妻子描述这顿午饭是多么丰盛。当你二十五岁的时候,而且生就一副重量级拳击手的身材,少吃一顿饭能使你感到非常饥饿。但是这样也能使你所有的感官变得敏锐。”
假如海明威想要用写新闻来换取收入,无疑是可以的,但他并没有因为经济的窘迫而放弃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要是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只是为了我们要按时吃上饭才这么做,那我就不是人。(《一个新流派的诞生》)” 他辗转流连于巴黎的各大咖啡馆,有时候会去赛马,但大部分时候,在咖啡馆一坐就是一天,直到完成自己今日规定的工作内容。在叫了一杯牛奶咖啡以后,他说:“几本蓝色书脊的笔记簿、两支铅笔和一把卷笔刀(一把随身带的小折刀就显得太浪费)、大理石桌面的桌子、清晨的气息,加上地板打扫擦洗干净,再就是运气,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
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总结巴黎时光的时候说:“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巴黎永远是值得你去的,不管你带给了她什么,你总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