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1000字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是一本由[英]理查德·J·埃文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精选点评:

  ●内容不多,字大行稀,第一眼略坑。后来发现值得阅读。应该如何看待反事实、虚构历史、架构历史?这本书是对这些问题的严肃批评,提出了应该注意的一些原则,同时提醒了对“可能性”的看法,这实际上也是史学观和方法论的探讨。作者的论述可激发思考。

  ●还不错的,除了定价略高。之前郑老师说美国的高中生常常讨论反历史

  ●好玩的话题,实际谈的是历史研究的本体论。第一章综述假设历史的主要作品和著名脑洞;第二章讲假设历史和保守主义的紧密关系及这种写作的自身矛盾(反对决定论却容易落入决定论);第三章集中探讨围绕英国和一二战的历史假设,意外了解到英国对欧盟的不信任由来已久,认为欧盟允许德国变相赢了二战;第四章总结陈述假设历史不能成为严肃有效的历史研究方法(wish thinking重灾区,对复杂因果缺乏把握)。一切论点都指向作者眼中史学的意义:因果阐述及承认阐述的局限。

  ●历史学家谈论可能性历史或者“反事实”的严肃作品,比小说之类的幻想虽然没那么有乐趣但更具启发性

  ●一般 最小改变原则,其余不变推理

  ●整本书讲了一个关键概念“反事实”,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虚拟事实,和真实历史不同的假设。这种假设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真实的历史。从认知上讲,从已知证据出发,运用反事实猜想和讨论为什么事实会以现实中的结果结束,而不是其他的结果,不管是有节制的还是长期虚拟历史(我是在起点中文吗?)历史学家的反事实,不是为了“爽”,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建构历史实验:改变一个真实事件,但假设其他变量不动,历史进程会怎样发展?作者结论是只能小的改变,而不是大的改变才会有意义。似乎历史学家的文学作品无非三种:事实、反事实(虚拟事实)、穿越。中外文学作品里面,历史小说还是以事实作品最多,但外国小说中反事实小说不少,中国这几年好像畅销的都是穿越,而且老是和四阿哥较劲……

  ●探讨了Alternative history存在的价值。

  ●反事实历史学科体系里必须是边缘的,在有严格限定条件和目的下,历史的假设可以有用,但必须足够审慎,反事实不仅仅是种假设,也是某种现实。虚构架空的小说,最多能给读者一种畅快的阅读快感,无助于理解历史

  ●最可怕的书就是看完之后读不出任何观点,本书算得上是一个典型

  ●反事实,算是有趣的课题,但不在我兴趣范围内。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一):虚拟历史可能是个AI最大产业

  027|101,《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历史是什么?”阅读本书之前,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瞎”正名为“记录过去发生的人类事实,并归纳总结演化的规律,从而理解、指导未来。”

  文中,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实为“反事实”的历史。如《彗星来的那一夜》,或许每次历史选择下,宇宙会分裂成两个平行世界。这就是“反事实历史,构建一段你内心符合这一平行世界规律的历史

  当然,笔者是不认可“反事实历史,如文中讲,“作为现当代的思想政治史的一部分,反事实现象本身是最有用也是最有趣的,就其自身来说也是具有研究意义的,但对于严肃的历史研究却几乎没有历史实际作用。”

  我非常认可。

  如文中所言,反事实历史学家们所做的是在鞭笞着一匹意识形态的死马,或者说在开枪打一个稻草人。

  我觉得“反事实历史是自我历史观及知识体系的一次完整表达。如能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出来这种演化的生态系统(如三体中的游戏),想想都有意思。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二):穿越历史的假设和穿越时空的阅读

  历史的穿越。如果当年没有发生某件事,历史会变成怎么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有的观点认为历史趋势无法改变,不管中间如何变化,总的结局是固定的。如马克思认为“个体可以影响事情发生的方式、 时间和地点,但无法影响历史的总体趋势,因为历史趋势是由更为宽泛的因素,即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决 定的”。偶然性和反事实在开始的时候保持一致,随后就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那些认为可以避免关键性错误,把历史带进黄金时代的假设是无法成立的。

  阅读的穿越。和历史的阅读穿越相比,我们经历最多的穿越是通过阅读与不同时空的作者对话,获得新的知识。人往往喜欢跟随潮流、追求时尚。而反观历史能奇妙地帮助人解除这个恶习。历史提供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人和贤人相交。希腊历史学家迪奥多罗斯坦言:正是通过书写,逝者才得以在生者的心中永存;正是通过书面文字,天各一方的人才可以隔空交流,宛如近在咫尺。

  我们无法穿越历史去改变过去,却可以通过每天的阅读去穿越时空改变现在。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三):历史的不可更改,却惹得无数人脑波荡漾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仔细琢磨,这是一个超级大的话题。历史有无数可能性,包容万千,而往往是那关键性的一刻决定了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对于成功者而言,是神奇的逆转;对于失败者而言,是造化的裁定。而重新假设、推演的过程,仍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另类探讨让历史再次鲜活起来。

  如本书作者所说,历史的假想轨迹是一条单行线,它将故事毫无偏转地引向想象的未来,而历史的实际轨迹却分裂成众多的短线,也都各有自己的终点,只有当这些短线被引回想象的主线时,它们之间才能被联系起来。这样的推演很有意思。

  假如二战中希特勒胜利了会怎样?

  如果清政府被太平天国起义推翻,或是亡于义和团运动,抑或清政府中的皇室亲贵镇压了武昌起义,会否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国家前景?

  如果林则徐当初不仅防御了英国舰队的袭击,而且打败了英国人,中国成为鸦片战争的胜者,能否扭转近代中国的屈辱?

  ……

  作者的假想主要围绕着现代史,不仅谈欧洲,也谈中国。可以看出,他在不断思考“关键变量”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我们习惯于谈论的历史,总是单独、可预测、向“正常化”行进的线性发展过程,不少历史学家们也都倾向于回避历史其他可能性的猜测。《历史的另一种可能》作者却更加倾向于“反事实历史”讨论。

  反事实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其模式是“如果……,历史将会如何”。历史是一系列偶然的结果,各国历史没有统一的模式。

  在历史的进程中,事件和事件之间,看似无不关联,毫无瓜葛;但等着多少年后,历史的车轮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再回首,你会发现,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条神秘莫测的纽带连接着。

  知名微信大号“混子曰”谈及自己如何写一篇历史文章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我会把所有不重要的细节全部砍掉,然后把和这段历史发展紧紧相关的段落串起来,他就是一个脉络。在这个脉络里面你会发现,你以前熟知的很多历史故事,历史细节全部都串起来了。”

  他会选取某一个角度、沿着某一条主线去探究某一段历史。为了从中找出关键变量,可能要延展出很多,但乐趣无穷。

  历史的确是已然发生的过去,但正是它的不可更改,惹得无数人脑波荡漾。

  “反事实历史”讨论让人重视起了偶然性因素,不过马克思又说,人们无法拥有绝对自由去行使他们的意愿,因为他们生活和行为的条件并非他们自身的选择,而是受控于经济、权力政治、文化、社会、智力、地理等制约着人类意志起作用的因素,也就是一些所谓的必然性因素。

  马克思可以说是近现代史阴魂不散的人物,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因为太多人受他的思想影响。这样的伟大的思想却被国内政治教育搞的扭曲了,大概就是必然性因素起的作用吧?

  西方视角探讨的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恰恰是东方天时地利人和的玄机,前者颇有科学的气质,后者则是哲理的味道。如第一天读本书时所说,此类严肃的论述并没有幻想类小说有意思,也没有中国的史记有意思,只不过有时看看这种西方视角的探讨与提炼,开拓一下思路。这也算是读书的不拘泥吧。

  △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贝斯特喵】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四):如果车轮不是向前走呢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J埃文斯通过原是一篇论文,旨在探讨历史研究与历史写作中使用反事实的问题,扩展开来讨论反事实是不是史学家的一种有效工具,如果是,那么应以何种方式,到达何种程度,界限又在哪里。

书中的事例,包括如果英国没有参加“一战”,而是作为中立的非战国作壁上观,结果会是怎样?如果英国在1940年或1941年与德国纳粹单独媾和,又会是怎样的结局?或者,如果英国因不列颠之战失利而被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武装力量古领,他们可能会怎么做?所谓反事实(最开始只是被当作一种娱乐性室内游戏而已),亦即虚拟事实,本书用以指称那些与历史截然不同的其他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历史时间轴上的某一变动便导致了一个与人们已知真正发生过的事实所不同的结果。

历史的假想轨迹是一条单行线,将故事毫无偏转地引向想象的未来,而历史的实际轨迹却分裂成众多的短线,也都有自己的终点,只有当这些短线被引回想象的主线时,之间才能被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想象轨迹脱离事实的角度,取决于作者各自的写作目的。

有些文章的目的并非在于让人信服,而仅仅是为了愉悦,只不过以臆想的方式而已。如果想要尽可能地让读者信服,就得为那些想象的故事设置更加具有说服力的条件。历史假想必须交由实证合理性进行检验。

衡量非真实的标准就是真实本身。从细微事件中引申出一系列影响巨大的后果,是构成乐趣的一个组成部分。浮夸和奇想正是历史猜想一直未被历史学家甚至一些该领域的推进者严肃对待的两个主要原因。

历史学家们总是将寻找历史真相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去想象历史本可能怎样发生。当前者面临诸多不同程度的挑战时,后者看起来就变得完全不具可能性,因为从核心处说,历史取决于证据法规则,然而后者却很少或近乎没有可适用的规则。

事实猜想究竟能够走多远?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其加以控制或限定?历史学家们历来都对猜测这种事持怀疑态度,因此他们通常对“假如”的情形表示反感或不屑一顾。历史学家只有在“必需”的时候才会含蓄地借用反事实叙事法来说明如果某件事没有发生,那么后果则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历史学家不会这样冒险,称某个原因为‘必需的’而非‘可能的’或‘有利的’,如果不是认为其真的行之有效,几乎从不会去猜测事件本可能发生的另外情形。

在影视作品中,历史被以娱乐资讯的形式呈现,在这种形式下,基于真实故事的戏剧性纪录片所播出的频率,远远高于那些不那么有趣、不掺进虚构进行点缀所呈现的历史节目。战争游戏和电脑模拟技术让人得以重新进入过去所发生的事件或场景,改变那些发生过的事情的结局。

全球变暖、恐怖主义、传染病、宗教极端主义以及众多其他威胁,都造成了大范围的迷失感和焦虑感。对可知未来渐生的怀疑鼓励了人们对过去历史本可能发生的历程进行猜想,因为过去似乎也成了可变的。一些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政治分裂,有时还可能会滋生出更加铤而走险的反事实版本。

希特勒死得早或者列宁晚一些去世,那么事情将变得如何不同彰显的是一种天真的信仰,即伟人或至少是大人物具有超历史的力量。伴随着总体性的文化变迁,后现代主义出现了,它怀疑真实历史知识的可能性,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模糊化,并对时间的线性概念进行质疑。

每一种历史都和另一种历史一样好,而事实、反事实和虚构的界线则变得模糊不清。极度反事实历史并非从一个真实事件反溯到一个假设的起因,而是从一个无形的或者假设的起因开始,继而引向在现实中从未发生过的一个或一连串事件。

实际上,虚构之所以创造了一个能引导反事实猜想的理论,恰好在于缺乏任何可以支持反事实猜想的直接证据。反事实推测只能局限于对(次等级)‘可能性前提’的想法,即用以推测事态发展的那个理论与久恒不变的世界要素应该彼此共存的想法,本身就是随意的。

相信可能性与偶然性是历史的关键要素的人,无法证明反事实的合理性或有用性;而相信目的论和决定论的人,却怎样也找不到运用它们的必要。戴高乐总体之死,其主旨并非为了构建任何特定的政治或历史话语,而是为了让读者去体验与思考叙事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

‘正常化’本身就是一个预测性概念。历史语境绝非是一个单独、可预测、向‘正常化’行进的线性发展过程;历史语境既是过去的经历,也是现在的经历,充满无从预测的跌宕起伏。

另类历史故事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幻小说的主流。反事实历史强调现有因果链中的某一个变化群产生的各种影响,导致了随后历史进程中一系列变化。而另类历史则只是简单地呈现一个与真实世界相似的世界,而不会仔细探究它是怎样形成的。

无论是基于历史的还是基于虚构的,真正的反事实场景通常会借助经过改变的历史起因而引导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结局。很大一部分反事实猜测在结尾时都总结到,事情最终还是会走向与现实一样的历程。

历史小说似乎属于反事实范畴。反事实公开的目的是恢复历史中的自由意愿及偶然性,并重新重视人物个体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在研究这些历史时人们往往只就非人为因素方面进行考虑。历史是由发展的普遍定律所决定的。历史书写作为一种叙述修辞手法(比如将一段历史描写为悲剧或喜剧)是必然具有确定性的,因为它是利用历史的风格而非历史的内容来假设一个特定的结局的。

目前,世界上最富创新精神的历史学家都在倾力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史,研究全球化的、跨国际呈现的历史,而不是研究政治史或外交史。反事实主义者们在同一话题上出现的极端分歧,一是由于各自的政治动机不同,二是写作语境各有不同。

立足长远的反事实猜想,对历史学家来说是难以信服的,也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那些猜想在给出初始的更改事件之后,便忽略了因果链上的太多关系。历史学家通常都会为按等级层次构建出一系列原因:首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要原因、辅助原因等,这些不同层次的原因分别对事件的解释起着不同的作用。最终选择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个人意图、政治倾向、事实性知识,以及当下的时代背景。同时,所做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目的,致力于创造出最令人满意、最合乎逻辑以及通常是最具有娱乐性的反事实场景。

立足于最小化改写原则,并局限于短期猜想,反事实可以用于阐释那些层摆在个别政客和政治家面前的各种选择,也可以用于阐释历史背景对那些选择的各种制约性。但是,反事实越是远离其起点,这种作用就会变得越小,而在另一种现实所虚构的世界里走得也就越远。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企图借助那些虚构的世界来放飞想象,摆脱现实的桎梏。

作为现当代的思想政治史的一部分,反事实现象本身是最有用也是最有趣的,就其自身来说也是具有研究意义的,但是对于严肃的历史研究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可能  可能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女孩子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

 时光总是很残忍,在恋爱的时间段,不少人总是感觉到自己很甜蜜,心理很充实,感觉到很是幸福。可是一旦自己结婚了才发现,男人的心没有在了自己身上,特别是有些女孩子来...(展开)

美文

 未来

 曾经,我憧憬过我的未来,有最爱的人相伴,有最美的生活相依;有最亲的人相随,有最靓的生活相陪。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却离我最初向往的未来的生活渐行...(展开)

美文

 温暖

     想的多了便会期待,期待的多了便会奢望,奢望过后可能是深深的绝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