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民国》是一本由【美】唐德刚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一):七分不能再多
不懂是不是阉割版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白话看不习惯,就觉得再看历史书,作者聊天徐徐道来,比如说到各种条约战争,提到列强对文明的推动,也指出英法的伪善,不见得多深刻,有可能没有认真看吧,原来书有五册,阉割为一本应该少了不少内容,也罢,总觉得没啥特别内容,就此作罢吧,后面的话就是凑字数啦啦啦啦啦啦
书虽是阉版还是看了一遍,算是向第一次出版该书的岳麓社长致敬。 唐先生文笔天马行空亦庄亦谐,虽删了很多还是很值得一看,主要是看了之后就知道为什么清史稿出版多年还不能列入二十五史,只称其为“稿”,也知道为何许多名人档案不在国内保存。 ”一个普通人想知道历史的真想有多难” “你知道那玩意儿干嘛,你不用知道”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三):从晚晴到民国
该书延续了德刚先生一贯的语言风格,轻松幽默,可作为一般性的历史读物。 1.文中未列出过多的引用资料,不能看作是严谨的历史方面的著作。 2.德刚先生于书中提出了“历史的三峡”这个观点,认为自封建社会转入现代社会需要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即历史的三峡。这个时期从鸦片战争起要延续一百多年。 3.书中对历史名人康有为、袁世凯及中山先生等有精彩的点评。
本书的语言十分的易读,不晦涩,该举证的地方补充大量实时,该联想的地方作者给出线索让读者联想。本书的历史写法主要通过大事记,串联在一起,勾画出整个由晚清到民国初期的蓝图,所读之处,让人记忆犹新。但本书不适合“完全没有历史背景”,也就是对清朝历史完全不了解的人去阅读。本书没有详细的时间线,告诉你清朝的点点滴滴,它更像是一种补充类书籍,让你对晚清历史有一种新视野、新观点。
遇到这本书很偶然,一次去朋友的办公室坐坐,发现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书,有些甚至还没开封。我第一眼瞄上了这本书,果断横刀夺爱!白天工作忙,晚上回到家就翻开来慢慢品读。这是一本历史书,不像历史教材,不是细说,而是一本传记类的历史书,让我一下子迷上了它。让我从中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细节,还原一个真实的,触手可及的历史时期。于是我开始寻找唐德刚的其他书。相信如果你能读一读这本书,对那段历史,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唐徳刚先生是史学家中故事讲最好的,也是小说家中最可信的。 他也是侃客中下笔最神速者的,因缘际会,交游广阔。笔端常带感情,偶尔却又忍不住臧否历史人物,发点小议论小感慨。文字则中英夹杂,今古互现,口语混搭文言,如落英缤纷,十分好看。最喜欢他的袁氏当国,胡适、张学良、李宗仁等人的口述史,让传主随便吹,却冷不丁以考据功夫暗暗戳一下,太调皮了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七):重新认识了人物
作者的“历史三峡”观:把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作为历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与标志(前提),他把人类历史发展比作水过三峡,历史的潮流中,前后两个社会政治形态的转换,其间必然有个转型期,此转型期就是个瓶颈,是个“三峡”。 这本书讲的就是这段瓶颈期,讲述了这段转型的太平天国,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辛亥革命事件。 在讲述时,作者语言风趣,参考利用了许多大陆可能或缺的资料,展现了不同于历史书中的人物形象。
虽然都是很熟悉的历史了,但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更加详细的过程,特别是八国联军事件、甲午战争、义和团等,详细的细节支撑了作者的观点。作者的很多观点在现在来说其实并不新鲜,但在90年代也就是这本书写作的时期,那还是很超前的,比如对义和团兴起、被利用、慈禧及身边人的无能判断、太平天国的邪教、袁世凯的前后表现等,这些观点说明作者对历史的分析上还是非常的客观的。从粗懂历史到现在的精读历史,确实是本好书,什么时候大陆的作者也多写出这样的好书来。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九):引刀成一快
晚清到民国是一段最让人不忍卒读的历史,再加上自己“看兵书流泪,替古人担忧”的性情,每每看有这段历史的书,都远远的绕开。近来自觉年长心平,所以找来本书看看,竟两口气读完了。
全书完,你会发现你有直面不堪历史的勇气了,全书对历史人物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是非曲直也有所还原,会让你知道很多高中历史书上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不管是功臣还是罪人,都必然有他的历史价值。某种程度上来说,名垂青史的流芳千古和臭名昭著的遗臭万年是一样一样的。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十):请尽可能让自己不断被“三观尽毁”——读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并杂感
关于未来,唐德刚先生做乐观估计:“至少还要40年,不生意外,到2040年,我们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大转型’,大致就要完成了。”这是原话,见337页。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辈也算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