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是一本由杨凯著著作,晨光出版社出版的2017-6图书,本书定价:50.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读后感(一):迎新如是说
“人文茶道”王迎新如是说:杨凯兄是我钦佩的学者型茶人,认识多年来知道他一直在深入挖掘云南普洱茶的历史,在浩瀚的历史档案中追寻清代、民国至今政治、经济对茶叶变迁影响的蛛丝马迹,在田野调查中勘查茶庄、茶人的来龙去脉,厘清老茶号纵横交错的传承关系与变革脉络。和茶的感性和茶界的喧嚣相对照,这样的工作是枯燥而繁复的,坚持无疑是一件需要韧性和清醒的事情。幸好,他一直在做,而且乐在其间。 《茶庄茶人茶事》终于付梓,书中收录了杨凯多年来对云南普洱茶老字号茶庄、茶人和茶事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成果,梳理了历史上涉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背景,从向逢春家族到易武同兴号、从沱茶鼻祖到永昌祥;从茶马古道造桥记到老昆明的茶馆,一个个故事背后是中国茶叶近百年的沧桑沉浮,是云南大地百姓命运人与茶的血脉交融!今日,新书的油墨香里散发着普洱茶的历史气息,浑厚悠远,它将是普洱茶爱好者和茶人们对历史茶事和老茶追根溯源的必读书目。
《《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读后感(二):不知杨凯先生,别说你懂普洱
1
浑金璞玉,春风春台,杨凯先生,抱琴东来……
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年代越久,价格越高,口感越好,所以,普洱老茶才会让众多爱茶之人着迷不已。
想收藏一款普洱老茶,除了喜欢它的越陈越香,更要懂得它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想要读懂百年老茶文化,那你不得不读懂一下传承和弘扬老茶文化的那个人——杨凯先生。今天,十三将带你一起走进这位普洱茶界的老泰斗,领略他对老茶文化的深深热爱,杨凯先生以一位老师的身份来到新境评茶员课堂,亲切和蔼的为评茶学员们呈现了精彩一课。他的授课幽默风趣,尽显知识深度,课间,杨凯先生还与新境评茶学员一起合影留念,留下了值得回忆的瞬间。
杨凯先生来到新境,带领28位评茶学员走进神秘深邃的老茶知识,揭开百年老茶文化的面纱,一起窥看老茶文化的独特色彩。
寻觅历史的痕迹,品文化之韵味,杨凯先生将老茶文化深入浅出,将泛着浓浓醇香的普洱茶历史娓娓道来。普洱茶是云南对世界茶文化历史的贡献,以茶为载体,传承了千年而始终没有衰退,普洱茶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
想要在普洱老茶方面有所造诣,如果你还不知道杨凯先生,那你在普洱茶届就真的是孤陋寡闻了。想要深入学习普洱老茶品鉴,如果你还不知道新境茶艺,那你真的是与品鉴学习擦肩而过了。
2
杨凯先生,何许人也?
杨凯先生在普洱茶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值得每一位习茶之人敬重、爱戴的,他是一位从事少儿文化事业30载,普茶文化研究40载的资深编辑、学者。
在历经多年历史考察,材料收集,资料树立以后,呕心沥血专注与茶文化历史书籍的撰写,一点一滴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普洱茶故事或事件的真实面貌。其精神,无不让人为之钦佩。
真正想要成为一位懂得老茶文化的人,就不得不去仔细阅读一下杨凯先生的著作。
作为一位真正把老庄号历史理清的学者,杨凯先生在《茶庄 茶人 茶事》一书中,描绘了诸多茶号波澜壮阔的兴衰画面,还原了当年为普洱茶发展做出贡献的茶庄人形象,为现今的普洱茶文化研究提供了较为客观和真实的参照。
3
杨凯先生还有诸多身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协会少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在海内外有很高知名度,策划和参与创作《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开云南出版界普洱茶图书和杂志出版先河,多次荣获全国畅销书奖。著有《实战普洱茶》《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普洱茶溯源与流变——号级古董茶事典》等著作。
其中,《实战普洱茶》光盘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全国畅销书奖,该书被输出到韩国,有韩文版;《普洱茶溯源与流变——号级古董茶事典》为台湾出版大型画册式工具书。其研究成果,为提升云南普洱茶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中国茶叶史研究开拓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普洱茶文化交流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4
有人说,彩票是一群人的孤单,老茶是一个人的狂欢。也有人说,愿得一老茶,白首不分离。更有人说,老茶的美好,需要慢慢去品味。
一饼老茶,茶针撬开的是一段历史的印记,历经岁月的洗礼,辗转在时光中倔强生长,等待再次被唤醒的芬芳,遇水复活。
时间赋予了它全新的生命,浓郁润滑的茶汤,每一泡,都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那一缕香气氤氲,在心头挥之不去,片刻之间,打动人心。
一杯老茶,在整个生命长河里,闪耀着来自灵魂深处的芳华,鲜活了茶人的精神,是味蕾盛宴里最不可或缺的那一饮。
5
这次新境评茶员班能够邀请到杨凯老先生来新境课堂做老茶文化专题讲座,也是源于新境创始人王美津先生与老先生的深厚交情和他们对普洱茶始终如一的喜爱与执着。
无论是杨凯老先生还是新境创始人王美津先生,他们始终演绎着“普洱茶工匠精神”,将对茶的敬畏与热爱深深传承并弘扬开来。
正如王美津先生所言:
山川钟灵气,物华自毓秀;
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
新境始终不忘初心,立志于“植根云南,传香世界”。
穿越时空的隧道,凝聚光阴的镌刻,老茶是大自然给予的岁月陈酿。
爱过老茶,方知情重。
最近十三在学习普洱茶,很是热爱,会推荐更多好书。
大家喜欢可以多多留言哦!
《《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读后感(三):品一杯茶,听一段故事 ——读杨凯新作《茶庄 茶人 茶事》
品一杯陈化多年的普洱老茶,那弥漫唇齿、沁人心脾的馥郁香气,便仿佛成为年份积累与沉淀的见证。都说普洱老茶“越陈越香”,但造就其魅力的,不仅仅是茶叶陈化的年份,更重要的是普洱茶本身厚重的文化历史。品茶之余,不禁遐想,百十年前的人们又是如何种植、生产和销售普洱茶的呢?他们是否也像如今的我们,三五聚坐,细细品尝,因茶结缘?那些曾经叱咤一时的老茶庄、老字号,如今又在何处?
期待了很久,终于读到了杨凯先生新作《茶庄 茶人 茶事》,内心涌现出一阵欣喜。这本书介绍普洱茶的历史,虽是字斟句酌、严谨可靠的正史,却又绝不正襟危坐般令人望而却步,行文间更加接近于文化散文,读来妙趣横生。全书以“茶庄”、“茶人”、“茶事”三个大的方面作为骨架支撑,而每一部分下面又有数个独立而彼此串联的小故事。闲来品一杯茶,读一段故事,不知不觉间,一本书就这样读完,而普洱茶的历史也便萦回心间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杨先生将他无数次的实地考察和史料查阅相结合,凝练大段冗杂的历史文字,用自身的经历来向我们介绍这一个个故事。伴随着他的叙述,读者仿佛可以化身成一步一步走在山野乡间寻访的人,得以亲眼所见藏在大山深处的茶庄旧迹,又仿佛可以面对面地与历史上的人物交谈,贴近他们的生活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普洱茶。再或者,和作者一起在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寻找普洱茶的蛛丝马迹,并为一次次的收获而欣喜。当杨先生写到他与雷永丰号的后人共品香茗时,我亦不知不觉化身为同坐之客,满怀激动地等待着岁月沉淀的茶香从茶叶中散出,等待着,茶香化为古老历史的厚重与内心的空灵。
普洱茶起源于云南,壮大于云南,但却伴随着无数的人与事,流传到世界各地,使更多人与之结缘。在“茶人”一篇中,有怀抱爱国情怀的茶商和实业家,有英勇征战的少数民族将军,有远赴他乡思念故里的旅人……对无数人和无数家族来说,普洱茶成为了他们生命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是他们的种种努力,才使得普洱茶广销全国,远渡重洋,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变革中,一面传承老茶庄的传统,一面沿革新的制茶工艺,将茶叶带入商品时代的潮流,努力推动着普洱茶业的发展。如今岁月远去,许多书中谈到的人已经故去,但他们的后人仍在,故事仍在,普洱茶仍在。如果是有志于茶业的年轻人,一定会为这些故事深深鼓舞,在老一辈精神的激励下开拓创新。而即使是普通的普洱茶爱好者,品茶之余,读到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也能感到与手中这杯茶多了几分解不开的缘。
书的最末一篇命名为“茶事”,总括了那些无法仅仅以茶号或是某个具体的人来叙述,却又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便如远近闻名的茶马古道,山高路远,舟车难至,却在无数人的努力之下,广造桥梁,攻克天堑,为茶山打开贸易之门。若非读到这样的故事,每当我行走山间,看到一座座或经翻新、或已残败的桥梁,恐怕难以联想到当年茶叶贸易的盛况,而只是匆匆行过罢了。
一本书读完,我意犹未尽。不仅惊叹于普洱茶厚重的历史,惊叹于其中的人和事,更惊叹于杨凯先生独特的角度和细腻的笔触。
我并非一名专业的普洱茶人,但作为地道的云南人,一直喜欢品茶、交友、阅读和研究相关图书,对普洱茶及其历史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研究 。杨凯先生此书,对于初识普洱茶的人而言,新奇,有趣,又免于晦涩,同时考证严谨,史料翔实,辅以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足以作为一本绝佳的普洱茶史入门书籍。而对于已经与普洱结下不解之缘的人,又以其切身经历为我们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角度,足够我们去深挖细掘,探究讨论。
午后闲居家中,细细品一杯茶,读一个故事。唇齿留香,胸怀清澈,意犹未尽。走到昆明的大街上,阳光和煦,如今茶馆已经遍布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随时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普洱陈香中,畅聊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而我最为欣慰的是,和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一样,普洱茶、普洱文化的受众,都在日益年轻化。越来越多与普洱茶结缘的人,越来越多的投身于普洱历史研究的人,都正为普洱茶的进一步发扬传播注入年轻的活力。当他们带着普洱茶走向世界各地,与人共品时,相信杨凯先生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都会随之流传。
谢亦然
2017-8-24
春城
《《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读后感(四):普洱茶老字号在人间那浓得化不开的烟火味
2017年7月,《茶人茶庄茶事:普洱茶故事集》终于付梓,作者杨凯多年来对云南普洱茶老字号茶庄、茶人和茶事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成果得以体现。这些历史的梳理需要他多年的积累,在浩瀚的历史档案中寻找蛛丝马迹,在田野调查中勘察茶庄、茶人的来龙去脉,得以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枯燥繁复的,而他,坚持了下来,而且乐在其中。 7月,杨凯的新书在茶业复兴茶书馆受到追捧,销量居高不下。在杨凯回访期间,我们也第一时间跟踪采访,看看这本书背后发生的故事。 8月8日,星期二 ,上午10点,天气晴。 天气有点闷热,但是杨凯老师已经在约定地点等候,让我不得加快了脚步。“刚好准点到,挺准时啊!”在杨凯老师略带玩笑的语气中开始了这次新书回访。 今天第一站我们来到万裕花园小区,这里2003年竣工,是老小区,但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我们将拜访的是云南唯一的特科状元袁嘉谷的女儿袁玉芬女士和女婿庄体仁先生。 一楼门铃按了两次,喇叭里才传来粗哑的声音:“谁呀”,“袁老师,是我,杨凯” “噢噢,进来吧进来吧!” 上到四楼,袁老师已经站在门口迎接,笑着对我们说:“等你们很久啦!”“实在不好意思,我其实早就想来拜访二位了,” 一番嘘寒问暖后我们坐了下来。 房屋是老式的装修风格,电视机上方挂着袁嘉谷和庄体仁父亲的黑白照片,窗户旁边一桌子大大小小的药瓶见证了这两位耄耋老人所经历的沧桑岁月。 一位91岁,一位88岁,从两位耄耋老人的笑脸和话语中更可以看得出他们对杨凯到访的期待,和对这本书的期待。“这是你三哥家的照片,还有你告诉我的那首诗,文字里面都有写。”杨凯边翻书边给袁老师介绍到。 ▲ 杨凯与袁玉芬女士、庄体仁先生 “我眼睛不行了,全是你编辑的,你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真的要感谢你。”袁老师说到。“我是资料的收集,还要靠你们的帮助。”一贯谦逊的杨凯露出了招牌式的笑容,“庄老师的眼睛怎么样了?”“越来越不行了,带眼镜也看不见,眼前黑蒙蒙的,只有我来看,念给他听”。“袁天聪前几天打电话给我,说他写东西要找我要什么,是不是去北京了?”“是的,袁天聪是我大哥的长孙。”这一来一往的家长里短,杨凯都很熟悉。 “能有这些记录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我尽可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这些事实,”访谈一开始,杨凯拿出了录音笔,每一次对话都是他写作的素材,每一条历史线索他都不愿错过。 ▲ 老人在阅读《茶人茶事茶庄》 接下来他们又谈到袁嘉谷的石屏旧居、曾经的五华书院以及翠湖边上的老房子。翠湖北路5号是袁嘉谷的旧居,说起这,两位老人不免感慨,故居被用作餐馆实在可惜,不过好在去年已被关停,虽不知道下一步运作如何,但是历史被保护起来确是值得欣慰之事。正如杨凯和两位老人访谈,一些细枝末节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端倪。 “写这些稿子需要很多积累,资料搜集很辛苦,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资料来写,除非有了线索你可以马上跟进。我写的和别人不一样,我了解很多背景资料才能提炼出一小点东西出来。但是这样有一个好处,和老人们聊天的时候他很愿意跟你谈,会跟你讲很多东西。”的确,在这些老人们的记忆里,有太多想倾诉的东西,却很难找到想说的人。杨凯的到来,历史在他们之间产生共鸣。 8月8日,星期二, 中午12点,天气晴。 从袁老师家出来,杨凯马上打电话和马耀伟确定时间和地点,我们往马街奔去。马耀伟是瑞丰号少东家马子航的儿子,“这是条新路,我不记得具体是在哪里了,你导航一下马街我们再来找,”杨凯对我说道。按照导航,我们来到了马街,也就是西部客运站,杨老师仍在寻找。“地图上搜不到吗?”“我不确定,我只记得是右转弯一条巷子里面,一排都是小吃。”正在我琢磨着要不要再打个电话问下具体位置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 ▲ 马耀伟的米线店 “你好你好,杨大哥,见到你太高兴了。”带着回族圆帽的马耀伟看到我们来了之后立即从他的米线馆里走出来迎接我们。“吃饭了没有,先吃点什么?”于是,我们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弥勒土鸡米线大餐,马耀伟还细心地给我们多上了一盘卤鸡。传统风味、汤美味鲜,我和杨凯都忍不住夸赞这米线实在太好吃了。在这不到十平米的小店里只摆了四张桌子,正是午饭时间,不光是我们觉得好吃,连连翻台也证明了这家十年老店的受欢迎程度。 ▲ 卤鸡米线配料 “我们现在村子里准备成立商会,研究茶马古道这一块历史,想做马家大院,已经在马路边上把牌子打出去了,政府可能有经费,但是还没下来。”为新书签过名后,马耀伟就向杨凯介绍村子里的情况,“但是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有些问题,听到的都是一部分,还没有你清楚。”对此,杨凯不予评论。 “中午正是你最忙的时候,我们就不多打扰了,吃了你们两碗米线,”杨凯不好意思地说,“都认识这么多年了还客气什么!”马耀伟直爽地说到。这家小店并不起眼,杨凯来这靠的是记忆,运气好一下就到,运气不好可能还得多绕几个弯。我想像他这样朴实的作家还有很多,不借助或者无法借助科技,但是不会因此放弃,而是记在纸上印在心里。 ▲ 马耀伟与杨凯 马耀伟的儿子今年上初二,今天也在店里帮忙,端菜、收银、收盘子,小小年纪的他可能从父辈那听说过家族的历史,以后也许也会有杨凯这样的人找到他询问这段历史。 8月9日,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约的是雷永丰的后人,已经80多岁高龄的雷波女士。10点不到,杨凯就骑着小黄车从单位来到新闻路79号雷波家中。腰椎突出导致双脚无法行走,坐在轮椅上的雷波显得有点瘦小。家中没有电视机,客厅中央是茶席,杨凯的到访让她喜出望外,仿佛是老友多年未曾相聚,一见面就打开了话匣子。 雷波的儿子在一旁泡茶,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聊得很家常,杨凯娓娓道来式的述说引人入胜。谁的儿子结婚了,谁在哪又开了间茶室,谁的家族在做着什么,谁还在用着雷永丰的旗号做着茶生意……只是,他们谈话中的“谁”背后都有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 杨凯与雷永丰后人雷波 “我希望多听听你讲,但是我又忍不住想讲,这样不行,还是你讲你讲,”雷波捂着嘴边笑边说到,“没关系,我也愿意听您讲,您多讲兴许又能发现什么”杨凯说。雷波从朋友那听说有个自称是雷永丰第十四代后人的雷某某在一个茶城开了家店,还用了先辈的照片,但是她一点也不认识这个人。杨凯解释说:“现在这样做的人很多,知识产权就是这样,如果不是著名商标,谁先注册就谁用,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雷波说到任何一点都能得到杨凯的回应,包括一本书上的文字记载、一张老照片、一栋老房子,杨凯都心知肚明,这让雷波钦佩不已。 ▲ 雷波的资料 从谈话之间可以看出,雷波非常信任杨凯。她很愿意为杨凯的写作提供素材,还为此特地整理了家族的历史资料。“我眼睛看不见,整理的很慢,要看很大很大的字,拼命地堆积起来,你能用就用,你需要什么就跟我说我就尽量给你提供,”一番发自肺腑的感慨情真意切。“有了你,我就不给别人了,如果要搞个电视剧要写个故事,画面感很强的,你需要就说。” 雷波还拿出了一家人与李拂一的合影,那是1990年11月11日,照片上的老人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雷家与茶的历史也就更加清晰。 ▲ 雷波手指的老人就是李拂一先生 “快点快点记录,等我不在了,这些历史就封存了,”说到这,雷波非常感慨白驹过隙,一切都仿佛在昨天。是啊,如果没有杨凯这样的作者,用文字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后人何处寻根寻源? 采访手记: 人活着,除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还需要创造,创造让人完成不朽的动作,至于结果,无需强求。杨凯在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也是因为他必须干点这个,不是其他。 杨凯采访的人中,很多人都年龄较长,要把他们一个个都了解清楚,着实要下一番功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凯的写作更加专业和专注,背后是他尊重历史、敬重述说者的态度。 这些精彩的文字,单篇看是有声有色的故事,连起来就是有识有见的历史,成为杨凯与被访者、读者与作者彼此敞开胸襟的深度对话。
茶叶复兴——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