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路线》是一部由谢尔盖·爱森斯坦 /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执导,Marfa Lapkina / M. Ivanin / Konstantin Vasilyev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路线》精选点评:
●★★★★,镜头的张力,过分的蒙太奇割裂了情节,觉得旧与新的译名更贴切
●人民的艺术,不仅是革命还有丰富的生活;不失精妙,特效出神入化。可惜叙事略显杂乱,而那模范农场不也是养着英国的进口猪吗……
●20080607 2000,電影資料館。
●B站已发布,已收藏
●膜拜
●科学的窠臼,真理的框架,机械开动,震天憾地,血肉之躯皆得避让。
●列宁时代的苏维埃艺术先锋主义,这是最后的余温
●那时候的爱森斯坦是最先锋的
●剪辑实验场;多角度构图;最具戏剧性的莫过于经理模仿列宁埋头看报的照片,镜头横移,出现一张经理抬起头的照片,下一个镜头是重复照片的表演;众人捧花迎接奶牛的场面也有趣,先是出现一个小孩,接着是一只猫……;风吹稻浪因为角度景别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感受
●猪的生长与屠杀与旋转的陶瓷猪剪在一起太神奇,风吹稻浪,大量的面部特写,太震撼,太多亮点,
《总路线》影评(一):不完全感想
1、影片的最開始:與「波將金號戰艦」十分相似的beginning——不斷切換的定格鏡頭刻畫眾生像(開場大概3~5秒就會換一個鏡頭,大量運用蒙太奇手法),非常直接地表現當時人們生活的貧苦
2、6:27-7:58 鋸木頭的那一段蒙太奇手法也很有表現力。「對鋸子的close-up」—「兄弟二人鋸木頭的鏡頭」—「婦人的凝視」三種不同角度的鏡頭的切換,營造出一種悲劇感(暗含著導演批判私有制的意識形態)
3、25min-約30min 的那場戲簡直就像是另一場不那麼緊張的奧德薩階梯。同樣是行進中的人群、同樣是窮苦百姓的祈求、同樣有對殘疾人的刻畫、同樣有一種對比的逆行
4、29:40-29:55 那幾個鏡頭太有衝擊力了,這種衝擊力大概是來自於角度特別的機位&給人強烈視覺衝擊的close-up&極快速切換的蒙太奇
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大量的特寫鏡頭(人物面部以及動物),大量的強烈對比
沒錯還有一些鏡頭的「非正常角度」
蒙太奇所起的作用是群像式的描寫,或是渲染氣氛,若要推進劇情蒙太奇手法便會顯得太過混亂,確實也有人批評過艾森斯坦的鏡頭過於跳躍
艾森斯坦的鏡頭很少移動,大部分都是定格鏡頭,大概這就是他的個人風格,可能也是受制於當時無聲電影的限制,為了要使觀眾在最短時間內能直接理解到環境或是人物的特點,所以大量採用這種手法,當然現在看起來要講好故事當然要結合更多種的攝影手法
電影的配樂也真是太棒了。還使用了很多聽起來刺耳的音樂,似乎故意要引起人的不適,造成一種通感(並且我居然聽到了非常電子的音色?不知道這個配樂當時是怎麼做出來的
整體來說有點慢,我都拉到1.5倍速了還是覺得慢。50:00以後的內容顯得有些冗長了,但蒙太奇手法運用得依然爐火純青,割草那段太讚了。烤豬和牛接種確實很好笑,幽默感啊
最後這部片子竟然還隱隱地含有一些女性主義思想,挺有意思,農村婦女執著起來也是誰都比不過的!
《总路线》影评(二):旧与新
感谢豆瓣友人的资源提供,才能有机会看到这部佳作。
曾在很多理论书里看到此片的艺术效果,电影影像性是极具震撼力的。本片没有字幕,不能从台词来看懂片子,但通过影像依然能解读电影。正所谓的“能见的部分少了,看见的东西反而更多”
本片从头到尾铺满音乐,音乐本身就带有节奏,就像是音乐中的音效。与画面配合的恰当好处的话,音乐也不多余。默片里含有音乐,也是为了基本满足观众的听觉。如果没有一点音乐,片子也太闷。若有声片里全片铺满音乐,也未必太过矫情。音乐是个好东西,恰当好处才是好。
村民第一次体验用机器出牛奶时,此刻的等待用杂耍蒙太奇表现得扣人心弦。村民们脸部的特写(人脸的都以仰拍为主),机器出奶口的大特写,就像是男性做爱时,等待高潮的一瞬间。牛奶从机器口出来(男性达到高潮,终于射了),这一刻就是爽!
机器在麦田里割草,此处又用快速蒙太奇表现,本片好几处都是以这种手段。实际上,快速剪辑也许只是暗示声音节奏,或者强化动作效果!纵观现在的电影,这种手段很少使用。声音的出现,很多艺术效果都是用声音来表现的。这也正是声音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本片里有很多象征性的表现元素,拖拉机(现代化农业的象征),官僚主义的苏维埃官员用墨水缸上的列宁像擦钢笔夹(污蔑列宁)。就这两个象征性的区分,两个理论家有着不同的观点。爱因汉姆认为前者的表现太过表面,太过明显,而第二种表现就内含深义。有点偏向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而对于理性蒙太奇,曾被巴拉兹贝拉批评过。贝拉认为:“电影艺术不能征服纯观念的思维世界。”意思就是说电影中出现某物的代表符号,现实中知道的观众自然就懂,如果现实中不懂的观众,看电影时根本就不会有感觉。比如:十字架代表基督教,不懂基督教的,自然就看不懂十字架此符号的含义。观众不知道谁是列宁,也不会看懂这一含义的特意设定。最后,爱森斯坦也否定了自己的这类观点。因此,在电影中,巧妙的穿插决不是仅仅为了表现抽象的观念。聪明的手法常常只是用来巧妙动人地表现故事中的某些具体事件!
电影是要通过影像来感受的,文字还没达到此效果。想看本片的,找我要资源!
《总路线》影评(三):蒙太奇
这个世界上的电影艺术家可以分为四种,电影哲学家,电影政治家,电影诗人,电影商人。电影哲学家用镜头来阐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电影政治家用自己的镜头来控诉这个世界,电影诗人用镜头展现出一个如诗般美丽的世界,从画面到台词都能让感觉到诗意的流淌,电影商人用自己的镜头来迎合大众。
在谢尔盖·爱森斯坦的电影《旧与新》中我们可以看见这位大师创作观点的变化,从政治上升到哲学,从群体转向个体。从《罢工》到《战舰波将金号》再到《十月》这几部电影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和政治有关,而在《旧与新》中谢尔盖·爱森斯坦没有继续延续这个话题,而是用哲学命题来表现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新事物最终战胜旧事物,腐朽终究要被时代淘汰。本片的一开头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死气沉沉,毫无生命力,随着时间的发展,爱森斯坦用镜头告诉我们新事物给村庄带来的活力和新生。旧世界和新世界的矛盾在他的镜头中逐渐升温,人们对于现代机器的不屑,对新技术的嘲讽以及最后不得不向这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机器而妥协。虽然村庄是贫穷的,但是整部电影没有给人一种压抑和沉寂之感,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感觉到整个村庄的生命力,或许这是导演在告诉我们命运的永恒状态,这也是暗示着新与旧之间的交替和循环。
爱森斯坦在本片中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用大量的广角镜头来拍摄风景和农忙时的状态。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一头牛的死亡——随着它的死亡,太阳也逐渐落山,平行蒙太奇在这里的使用告诉我们这头牛对于一个农民的家庭意味着光明和希望。牛的死亡,便是整个家庭希望的破灭。爱森斯坦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选择了用真实的自然场景来表达生活中最残酷的一面,并由此揭示出新与旧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本片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主题的反复表达,导演多次用对比蒙太奇来表现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的矛盾,拖拉机和耕地的牛,牛奶工厂和挤奶的妇女。除此之外,本片采用的隐喻式表达也很巧妙,太阳的落山和牛的死亡,玻璃牛奶瓶和装牛奶的铁桶,导演用这些意向来阐释新和旧,伴随着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灭亡。
在爱森斯坦的观念中,他主张用蒙太奇来阐释形象的意义和效果,让银幕更具有想象力。他不断的进行实验,不断的进行分析,不断的推翻自己的结论,在克服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和左翼艺术战线的错误之后开始批判形式主义,最终实现了自己追求的现实主义。在他的电影中我们能够看见战争中生灵涂炭,也能看见政治带来的世态炎凉,还能体会到哲学给予的探究和思考。
在他的第一部影片《罢工》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用镜头来讲故事,用蒙太奇来演故事,整部影片虽没有绝对的主角,但对于极个别的角色却进行了细腻的描述和刻画使得“罢工”更具有抒情的感觉。影片主要通过群众场面来表现主题含义和艺术意义,整部电影在爱森斯坦的镜头下变得雄伟壮丽,鲜明而生动,充分的表现了工人在革命潮流中的状态。此后,爱森斯坦受邀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严谨的结构,深刻的内涵,鲜明的节奏让这部电影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当时并没有导演尝试过用摄影机来尽可能多的讲故事,而爱森斯坦在本片中用了大量的蒙太奇和鲜明的隐喻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以至于后世也对此推崇有加。在后来的《十月》中我们能够更加明显的感觉到爱森斯坦对于蒙太奇的偏爱,东宫的雄伟宽阔和克伦斯基拾级而上的瘦小干瘪的身影,而后又是他心满意足,四肢摊开的躺在沙皇床上的丑态。本片中多出用了隐喻式蒙太奇和象征式蒙太奇,这也是爱森斯坦对于“理性电影”的一次伟大尝试,用隐喻和和象征的手法来反映政治现状。
经历过诸多尝试以后爱森斯坦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在拍摄《旧与新》的时候把电影的主题定义为苏维埃农村的变化,这个时候他已经来世探索“概念电影”的表达方式。然而这部电影并没有给他带来成功,旧事物过于阴暗,新事物缺乏生命力,影片中情节比较零碎,场面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很多人认为本片的隐喻过于复杂,使人感觉到莫名其妙。而在今天,我们重新去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隐喻是多么的美妙。这部影片的价值在于第一次描述苏维埃农村的变化以及对于新生和消亡之间宿命般转换的阐述。
爱森斯坦总是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他的电影都带有强烈的实验性,通过不断变换的镜头,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不断对电影进行探索的艺术家,不向世俗妥协的电影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