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是一本由[英] 诺曼·斯通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完此书,对二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战争的起源发端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它是种种历史遗留问题的集中显现和爆发,战争的代价高昂,如果不是因为巨大的仇恨,屈辱,持久的愤懑压抑,它真的不应该出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其相处模式和彼此联结与个人与个人之间其本质是一样的,都需要在某种底线和道德规则的约束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利共进。这样才能罢免不必要的仇恨产生,从而减小战争的隐患。总之,如今的世界,如再爆发世界大战,那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所以,愿世界永远和平,愿世间再无战乱。
战争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人的野心总是贪婪的,不一定什么时候会突然间失控。我们姑且不去论断二战的谁是谁非,因为战争,都会彼此有各自的理由。
一位英国史学家,在阅读了众多史学专著之后,用300页的篇幅就可以浓缩二战的精华,还原了二战的诸多场景。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他们眼里,扩张版图是至高无上的。但其他国家的百姓难免遭受灾难,意大利的加入让这场本属于欧洲的战争,彻底演变成了世界大战。
跟我们学的课本相比,这本书显然更有阅读价值,不仅脉络清晰,而且循序渐进,让我们在阅读中就能感受到当时时局的惊险。德国的突进、苏联的反击以及意大利的参战,就如一个个的愤青,不计后果尽情去显示自身强势的一面。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愤青是青春期躁动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一种反社会潮流的叛逆。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人身上的愤青因子会逐渐减少,直到与常人无异。这或许有些道理吧?但我觉得这些并不是我所真正关心的。愤青的义愤填膺,必然打乱整个社会秩序,但真正的意义恐怕还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经济上的摧毁,这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黄金分割点”。
夜的黑暗吞噬了天际最后一抹红,似乎还有一个声音隐于风中,诉说愤青未了的心愿。新经济格局的建立并没有消除矛盾,反让矛盾更加激化,复兴世界经济更是成为空想的笑谈。
文/阿晨
我想在所有人类创造的字词里面,最触目惊心的应该就是“战争”了吧,其中饱含了无数人类的“鲜血、苦干、眼泪和汉水”,但是这个词又是人类历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类社会产生肇始,战争也相伴相生,在一次次痛苦的涅槃中,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文明一次次的顽强重生,而我想在所有的战争中,最令人感觉惊心动魄也让人无法忽视的应该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吧。
如果想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短短的篇幅却能简洁全面的介绍了参战各国的情况、战争的起源、同盟国与轴心国力量的此消彼长、重要的战役人员的调配以及最终战争结束对世界的影响。视角可大可小,寥寥数语既能让读者看到战争表象以及具体情况,也能对历史的必然走势有一定的了解。
这本书中,作者最大限度的用文字为我们阐释了回顾历史是为了记取教训展望未来这个观点,在回顾两次大战之间的时间,作者已经点明了两次战争之间的联系,事实上一战并未终止,而是延续了几十年之后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战在开始之前也早露端倪,是因为众多国家的姑息养奸只求自保一昧退让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对于战争的描述虽然寥寥数语却不偏不倚,力争从一个公正公平的视角去重现各个战役的角逐过程。在书的末尾战争结束之后的总结也为我们点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区别在于对经济的认识”。在这一点看来,二战的爆发以及结束很大程度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以及旧秩序,并且重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虽然还有冷战,虽然还有巨变,但是世界毕竟在战争的废墟上反思并且进步着。
而更有价值的是篇尾的参考书目,没有按照一般参考数目的固定格式列举,而是将他认为各个参考书中的亮点重点要点一一列举,这样不仅在这本书中通读了二战简史,也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交了一份要点详尽极具价值的书单。
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性的黑暗时代,纳粹种族主义的疯狂,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也许不是必须的城市轰炸,小国在大国之间被倾轧,数以千万计的人失掉了性命或幸福,而又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因为荣誉失去了理性,陷入了疯狂,好在黑暗终会过去,人性总有光芒。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警醒,才不枉这段苦难的过往。
《二战简史》读后感(四):黑暗时代:看不穿的世人之心 PB-25(2018047)
在《基因传》里面为二战从科学的侧面剖析了希特勒的目的,肃然高举净化种族的一面党旗,但是他何尝不是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己之力发起的世界大战,总会让人不寒而栗。二战简史7.1[英] 诺曼·斯通 / 2015 / 中信出版社
原来德国是一个这样子的国家,让我对于德国史还是有了些许的兴趣,同样是战败国,为何后期发展的如此稳健?但是对于德国也算是蒙上了一层灰色细纱,与我既往对其的印象还是有比较大的出入。当时的希特勒想要一统欧洲,为何不学习一下中国的历史呢?后期对于苏联的开战真的是合适的吗?德国与日本的关系也算是这次的收获之一。
坦克、飞机、航母潜艇等等的悉数登场,也算是让我对于枪械产生了一些兴趣,再给孩子买书备货时偷偷地将《图说天下-学生版》的超级兵器传奇1、2、3收入囊中。
对于东亚战场的描述可以算得上是一笔带过,是在看的憋屈。
不是一名历史迷,也不是军事迷,看了《一战简史》及《二战简史》也仅仅是对于战争的背景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下面还是好好认真看《全球通史》吧。
《二战简史》读后感(五):《二战简史》:命运的“变数”与“定数”
对于现代人来说,“二战”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们都知道,那是一场发生在1939年至1945年间的世界性规模战役。只是在这个大事件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其实并不了解。
这样的困惑,或许也是现代史学研究,尤其是普及方向的工作者的困惑。专业的历史书写者的侧重,已经渐渐由历史“事件本身”,转向了对其延伸方向——观念、影响、意义等方面的考察。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的转向,却给历史学专业的“门外汉”们带来了困扰。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就连面向普通读者的历史读物,甚至是面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教科书,都在大谈“趋势”、“意义”,反而忽略了对事件本身的介绍和解说。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诺曼•斯通的这本《二战简史》,其实是历史书写者回归讲述“事件史”的一次尝试。他在努力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读者,那些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
现代人更习惯接受的是时间的线性观念——一切已发生且不可逆转——这便是所谓的历史。它会有很多可能,但是在“定数”与“变数”之间,所谓的命运,只剩下了“唯一解”——笃定、或许还有点离奇。
而“二战”的那些年,无疑充满了“变数”与“定数”——
变数:幻觉与疯狂
在《二战简史》之前,诺曼•斯通还曾完成过一本《一战简史》。那本书的副标题是“帝国幻觉”,概括了当时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巨变而发生颠覆的时代状况和最终导致战争的诱因。而这种“幻觉”,即使到“一战”落幕也为停歇,而是一直延续到了“二战”之前。所有的敌意或许都由幻觉而生,而当人们以这样的依据来进行决策时,事态便很容易失控。
作为一战的失败者,德国人的处境无疑是尴尬的。一方面他们要担负巨额的因战争赔款而产生的债务;另外一方面,接踵而至的经济萧条又使得自身的经济维持都变得越发艰难。为了迎合其他国家,他们所进行的整体改革也是仓促而繁冗的——同时也导致了灾难——“没完没了的比例制代表选举,最后竟选出了个希特勒。”
就这样,在全欧洲都沉浸在幻想出的和平之中时,一个疯狂的人上台,开始了一次疯狂的冒险——就像潘朵拉的冒险一样,最终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
而在事态失控之前,其他人也处在幻觉之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根本无从判断。人们也幻想战争根本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太残酷,而事实,恰恰相反。
定数:事实与正义
诺曼•斯通在解说二战的起因和过程时多次使用了这样的句式,“如果人们当时是理智的,就根本不会……”。二战的开始是疯狂的,就连战争过程中的决策,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各方力量交织,个人的智力与行事方式,都使得事态不可预知。
只是变中自有不变。随着战事的深入,人们越发发觉很多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就像是一条蛇永远吞不下一只大象,德国人看到了苏联,“不过是一栋将塌的旧房子,轻轻踹一脚就会散架”,最终却还是败给了苏联广袤的领土带来的战略纵深,受困于东线战事的冰天雪地里——德国人并没有看错,苏联确实“摇摇欲坠”——只是它太大了,“塌掉的”一部分已经使得德国人“无法消化”;而东亚战场上德国人的盟友日本的表现也好似翻版。尽管这条蛇更加疯狂,也无法弥补自身先天的不足。
但是反过来,一头大象想要踏平一条蛇,其实是轻而易举的。
在诺曼•斯通看来,一直到盟军胜利的第四十六年,即柏林墙倒塌那一年,二战才算得上是真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一刻,似乎所有分离都得到了团聚,所有正义都得到了伸张。
可在一场战争里,正义究竟是什么呢?
至少,它应该是个定数吧。
《二战简史》读后感(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专业著作,适合用来快速了解二战基本背景
作者是专业历史学家,全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用300页的篇幅写二战的主要事件和背后的原因。如果希望短时间内了解二战的主要历史,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观点与信息的摘抄: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是烈士,英国是勇士,美国是胜利者;
2:马奇诺的防御计划成为法国的沉重负担。为了实现防御,法国得把它的1/3的部队驻守在防线里。而德国人没有必要在防线前部署多少军力。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精锐力量和装甲部队投入到其他战场;
3:进入比利时的法军是法国最为精锐的主力部队。然而,此时他们却正在被推入一个巨大的陷阱,后方只留下薄弱的兵力来防守法国。德国人破译了法国的通讯密码,所以也能猜测出法国防线在哪一位置最为薄弱;
4: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它是以法国士兵的牺牲为代价换来的。法军负责掩护撤退,约18万人被俘;
5:开战初期,很少有人关注这样一个事实:英国制造战斗机的速度比德国快;
6:英国人在另一个关键领域也拥有非凡的实力,英国人天生善于搜集情报。1940年,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德国人的密码,并且成功复制了德国人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7:德国正在准备对苏联动武,而此时日本却与苏联签订了条约,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日本进攻西伯利亚将对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8:巴巴罗萨计划的战略规划是在仓促中指定的,而且几乎无人反对。希特勒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又被捧到了一个名不副实的高度,胜利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
9:1943年,希特勒做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他把大量德军投入到毫无希望的北非战场。5月份,他调来25万德国士兵,其中半数成为了俘虏;
10:德国的军事行动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而且他们的战时经济也没做好长久作战的准备。石油问题最终拖垮了德国。到1945年,德军的重型装备将无法动弹;
11:即使到了1945年4月,德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哈里斯的轰炸机还是漫不经心地轰炸了德国的历史名城维尔茨贝格。英国空军还不时用重机枪扫射街道上的难民;
12: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的4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这是有史以来最快速,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次战斗。不到5分钟,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的巨大优势就丧失殆尽,两国航母开始在数量上势均力敌;
13:经过1942年底的大逆转后,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直到1944年,中欧才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如果盟军不对意大利投入那么多兵力,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的思维也不那么狭窄,这一天或许能提早一年到来;
14:1943年7月12日,苏德两军在普洛霍罗夫卡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会战,该地也因此而闻名。但是,苏军的指挥官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才发起了这场战斗。在战斗中,德军仅损失了30多辆坦克,而苏联红军却愚蠢地投入了大约1000辆坦克。这场战役的真实情形直到近半个世纪后的1990年才大白于天下;
15:杀死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游击队是共产主义者,他们完全可以在当时取代墨索里尼,掌握权力。然后,斯大林坚决要求他们的领导人与西线盟军及其提名人合作;
16:伦敦的波兰流放政府犯了错误,它夸大了英军的力量,并且拒绝在边境问题上向苏联作出任何让步。捷克人的做法与此不同,他们同莫斯科达成了协议,在东部割了一个省给苏联,后来捷克斯洛伐克复国,苏军便立即撤了出去;
17:战争最后阶段,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会像希特勒所命令的那样被炸掉吗?有远见的德国人违抗了这道命令,莫德尔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不能头像,于是他就地解散了部队,并且饮弹自尽。
当我们谈论二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文|杜子腾
去年读了诺曼•斯通的《一战简史》,已经领教过他出色的叙史功力。现在来读这本《二战简史》,除了一气呵成的畅快感,更添了许多无可名状的疑惑。那么,当我们在谈论二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首先,作为读者,尤其是一名中国大陆的读者,面对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对宏大二战史的解读,我最关注的问题是我们所谈论的二战与作者谈论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九年义务教育告诉我们当今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英、美、法、俄、中,这是对二战战胜国中贡献最大国家的象征性“奖励”。于是我们知道,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我们曾经作为同盟国的成员之一在自己的国土上牵制了日本一半以上的陆军兵力。
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是过于简单抽象,具体是谁在牵制这些日本军队?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再往下想,曾经作为同盟国的美国如何又成为了美帝国主义?日本缘何至今仍不反省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国家所犯的罪孽?为什么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没有给予对等的评价?这些问题是我在读这本书时迸发出的最强烈的疑问。
诺曼•斯通的这本《二战简史》写得妙趣横生,以区区300多页的篇幅为我们还原了当年二战的诸多场景,可谓力透纸背。但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他只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美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法国有能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他并没有回答我为什么中国,有能力,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这一简单的问题。
无可否认美国对包括英国、前苏联以及中国在内的同盟国的巨大军事与物资支持,以及其在太平洋战场对日本的震慑与两颗原子弹的威力;还有前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与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展现的钢铁意志如何将德国人打回家并最终占领柏林;日渐式微的英国也能在北非作战,并凭借其空中力量给予德国人巨大的压力;就连被占领的法国都能凭借其的“些许”作用在功勋簿上记上一功。唯独东方战场的中国似乎被大家遗忘,就像在这本书中体现的一样,寥寥几笔,一带而过。这不是诺曼•斯通一个人的问题,这代表了整个西方历史学界在回溯二战时对中国的习惯性忽视。我承认本书的精彩,但我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明显的空白。
当人们为苏联红军抵挡住希特勒的疯狂之师而叫好之时,没有人注意到中国战场在拖住日军避免苏联腹背受敌时所付出的代价。难道斯大林真的相信与日本的互不侵犯条约足够让其将重兵移至远东地区来应付德军?日本学者小代有希子在《躁动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了日本高层在战略上的亲苏态度,但那也只是避免美国参战后其势力进入亚洲而不得不进行的权宜之计。按照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初设想,很难相信日本一旦占领中国不会发起对苏联的战争。这是中国战场在整个二战中重要地位的体现。除此之外,国军近十万人远征缅甸配合英军对付日军,钳住日军防止其抽调大量军力赶赴太平洋战场,这些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遗憾的是,在这本书中我们却没有看到。
到这里,算是对西方史学界偏见的一个指摘。但是然后呢?我说的是,当我们谈论二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所接受的教育只告诉我共产党的抗战,但这仅仅只是“中国”这个抽象概念下片面的抗战,正面战场的国民党部队才是当时“名正言顺”的中国,这样一来,美国对我们的援助与支持就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了。日本与国民党之间的正面冲突以及对共产党战略上的“放纵”是我们从二战直接跳跃到国内战争不可缺少的历史环节,再联系中华人民国共和在建国后与日本之间的互动,我们的疑问就都能迎刃而解。
回归现实,民族主义的幽魂在中国阴魂不散,是不是我们自己背上了历史的沉重包袱?如果我们都不与历史和解,怎么能期待世界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所以大名鼎鼎的牛津历史学家诺曼•斯通只是习惯性的忽视了中国,但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二战史,他做到了深入浅出的叙述,读来竟一时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