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教养》是一本由汪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笨拙的教养》读后感(一):笨拙的教养,是让孩子慢慢成长
为了躲避北京的雾霾天气,作者曾经带着孩子到新西兰去生活。在那里,她的教育理念得到彻底的翻转。
新西兰的孩子们拥有更多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可以在教室拿着蜡笔涂鸦,也可以去海边、森林里探索大自然。那里的教育更加注重良好人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在作者看来,新西兰的教育背后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可以让孩子以从容不迫的姿态慢慢长大。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笨拙”教养的核心就是一个“慢”字。
很多自以为聪明的父母,给孩子超前的教育——幼儿园掌握多少英文单词,会算多少数学题,认识多少字,等等——让孩子承受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重担。
然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没有人能够一直保持同样的节奏。那些童年跑得过快的孩子,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也总有跑不动的时候。
事要一件一件做,饭要一口一口吃,日子再匆忙,也得一天天过。在大自然里生长的菜,没有添加过肥料,可能长得比较慢,没那么美,但是它的保存时间较长,味道也会更鲜美,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笨拙的教养》读后感(二):母爱是安全感的源头
虽然作者叫这本书的名字是“笨拙的教养”,如果是用来形容她跟儿子宇宇的相处,那就是十分过谦了。看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开拓了视野吧。会让宝妈对孩子的培养多一些思考和想法。对于,没有孩子的书友来说,则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或者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亲子问题等等。
作者是一位教育集团的高管,一直是教英文的,所以她因为工作的关系也经常全球飞,更是因为自己也是在做教育,所以对教育的问题思考的很深,因为教英语,也接触了很多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文化,这些都在她后来教育孩子的时候,体现到了。她自己更是一个中国式教育的佼佼者,从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当自己升级做妈妈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孩子,她除了开始的慌张焦虑之后,慢慢就开始思考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与其他一些稍微偏激的观点不同,作者在书中,对于教育理念和观点的阐述,都是态度柔和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她生活中、工作中那些点滴小事,以及那些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宝妈们的身体力行的故事。有的是职场高管女强人,平时雷厉风行,行事果断,但是在做妈妈的时候,又是绝对的温柔有耐心,她说:陪伴是最好的母爱;有的是家庭主妇,坚持常年6点起床去送孩子学琴,她说:我想让孩子知道,妈妈一直在支持他。什么时候妈妈都在。那个大漫画家蔡志忠说,感谢爸爸妈妈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他才能成为漫画家。他对自己的女儿说:我希望你知道,不管你有什么事,我绝对是全球70多亿人里最愿意帮助你的那一个……这样的事,在书中很多。我很爱看,是因为作者的内容,比我们平时的闲聊,多了一个深度。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核心是陪伴带来的安全感。这才是一个人,母爱最重要的地方。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妈妈,虽然她没有作者这么多的文化,但是她确实一直给我很强的安全感。如今的我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事情,都知道我的妈妈是支持我的,遇到难事儿也不至于有偏激的想法。
书中真的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去实际操作。其实现在的家庭根本不存在吃穿上的不足了。更多的还是精神层面和心理上的教育和交流。书中还有一个观点其实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普遍,我自己也有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和家长都是以高考为目标在进行奋斗,但是人生很长的。很多人,都在高考之后开始进入迷茫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生的愿望,甚至很多人因为从小家里做主,长大了也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很危险的,因为我们的选择一步步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除了上学,好的职业生涯也非常重要。
《笨拙的教养》读后感(三):养娃会带来焦虑,你的责任是创造平静
进入五月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升学季。相比于中考和高考的拼分,幼升小和小升初因为更加不确定性带来焦虑感,似乎一点也不少。
这种焦虑感,首先会在一个家庭成员中产生,慢慢发酵,不断蔓延,成为家庭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各种纠结与问题就随之产生。“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
就像热播剧《小舍得》中呈现的一样。在强势的母亲的重压下,颜子悠保证不了正常的睡眠,每天早起晚睡,就是为了多做两张卷子;体育运动是男孩子的本能和优点,但子悠被剥夺了踢足球的权利;妈妈不顾孩子的反对,强行报了很多补习班。
一位支配性、干涉性、专制性的母亲,一定会培养出形成消极、反抗的个性的孩子。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戏剧于是就上演了。
当子悠的焦虑和压抑无处释放,就会出现崩溃状态,甚至在考场上撕碎了考卷,冲出考场。
这种状况并没有让母亲罢手,甚至对于儿子研究黏菌这样的课题也横加干涉。她在说教未果之后,试图夺走孩子的器皿,知道孩子把器皿扔到地上,弄得杯盘狼藉,才肯罢手。
作为一个中学生的家长,看到这些戏剧化的场面,并没有感觉很违和,反而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在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岁月里,不能说是“黑色的五六月”,确实也在期待和担心交织的岁月里,经受着悲欣交集的煎熬。这也是我看到《笨拙的教养》这本书,就被书名吸引的重要原因。
一
人是被情绪和感觉支配的动物。很多人学到很多知识,知道很多道理,但也不会按照知识和道理的教导去生活,而是受着情绪和感觉的支配。
在情绪和感觉中,最容易深陷其中的就是恐惧感。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一生接待了很多来访者,他把很多人倾诉的各种烦恼进行总结,发现只有四个方面的终极命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
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于死亡的恐惧。我有一个朋友,她对于孩子的管教特别严苛,甚至让人感觉不近人情。孩子小时候还很听话,到了青春期,力量有了,就开始反抗,产生了很多冲突。
我问她,你为什么对孩子管教这么严,要求这么高。她回答说,如果管教不严厉,就不能上好的中小学。
我说那有什么问题吗?她说,如果上不了好的中小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娶不到好老婆,未来生活就会成问题。等我去世了,谁来管他呢?
最后,我听明白了,我的这位朋友对孩子管教很严苛,根源在于自我对于死亡的焦虑。但是一个焦虑的妈妈,能够教出一位能够对于社会挑战应对自如的孩子吗?显然不会。
但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考出高分,上好学校,找好工作吗?这些都不能让孩子能够在社会中活的成功快乐。而作为父母,应该发展的应该是孩子能够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成功快乐,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满足。
二
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说过:生命本身会带给你痛苦,而你的责任就是创造喜悦!
如果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会给你带来很多焦虑,你的责任就是创造平静。
就像《笨拙的教养》中所讲,“不完美的我在鸡飞狗跳中,拉扯着孩子长大。”作者汪珺是海归,一直在教育集团工作。曾经担任语言类老师、演讲师、管理者,也算是教育界的资深人士。
饶是如此,她在初为人母时,在享受着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了很多的焦虑。手忙脚乱是常态,焦虑紧张也是真的。快速的工作节奏,忙碌的职场状态,留给孩子的空间就非常少。
在后记中,儿子宇宇给妈妈的一封信讲到:
妈妈,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已经四年级,变成一个大孩子了。我们之间已经有太多的回忆,有欢乐时的喜笑颜开,也有冲突时的苦涩回忆。我们一起度过了休闲时光的快乐,也携手闯过了重重难关。不过,虽然我们度过了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中间似乎还是有一些隔阂,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在我看来,我的问题更多一些,一是喜欢一心二用,二是办事拖拖拉拉,三是做事不认真,这就是我主要的问题。
不过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觉得妈妈你也有一点问题,一是有时会吼我,二是有时晚回来,三是一说话就容易不耐烦。我觉得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脾气不好,我也有习惯方面的问题;你呢,就是陪我有点少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一起改掉这些毛病。
不过问题再多,隔阂再大,你都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好妈妈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缺点说完了,我再说一下我想和你们一起做的事情吧。
我其实很希望你们早一点儿回来,哪怕一点点也好,因为我知道你们在公司很累。我很希望你们回来陪陪我,为什么不早一些回来呢?我想和你们聊聊天,散散步,放松一下心情,加深我们的感情,我们每天晚上放松一下,愉悦一下不好吗?
幸而,这种呼唤,让作者意识到和孩子连接的问题。在保持了自己的工作投入的同时,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一个创造的旅程。人生而自由,最大的自己就是选择的自由。作为父母,可以选择焦虑地看待问题,也可以选择平静地对待。或许,所谓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而是让自己和孩子成长的资源。
《笨拙的教养》读后感(四):完美的父母,在这世上存在吗?
对孩子寄予厚望,是大多数父母的样子。 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如何让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显然,当代父母要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又会经历哪些现实的考验,内心的挣扎与焦灼?
其中又会有多少难以为外人道也的苦与痛、乐与忧?
在《笨拙的教养》这本书中,作者用真诚的姿态、质朴的语言将教育专家初为人母后的那些关于教养的事一一道来。
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
新生命降临后,第一次当妈妈,不免让作者有些手忙脚乱。在大量阅读中外育儿书籍的过程中,作者突然发现,一些育儿书里的观念是自相矛盾的。而结合自身受教育与工作的经历,也让作者开始思考,如何结合中西教育观念,让孩子在更多元、更开放的环境中成长。
身体力行地养育孩子,也使作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与实际育儿结合起来是多么的难。即使是投身于教育行业十几年的专业人士,依然会为孩子几岁之前该学会什么、什么阶段去上兴趣班比较合适等问题而忧虑。
身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作者体味着自己迫切、焦虑的心情。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一个母亲,不愿让孩子的童年没有留白,过于匆忙。但现实的大环境又是如此具有压迫感,一个新手妈妈该作何选择?
来到新西兰
如作者所言,“几年前的北京,雾霾锁城。为了让孩子能有个自由呼吸的环境,我们来到了一个之前从没去过的南半球国家——新西兰生活。”出乎意料的是,这段经历成为了作者整个教育观念改变的转折点。
在新西兰,孩子拥有了更多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在任意一个餐厅里,拿着蜡笔随心画画;可以在博物馆里恣意探索历史;也可以在海滩上畅快地喂海鸟、拾贝壳等。在这里,孩子享有了最本真、纯粹的快乐。
而且,新西兰的小学,更多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整体教育氛围较为宽松,老师更为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与表达能力。每个学期都会有时事分享、读书分享等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内容,不必拘泥于重要与否、分级阅读等框架。
每个孩子都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都会被平等、友爱地对待。
在作者看来,选择新西兰教育,就是选择了优质教育背后的一种生活状态,那就是慢慢来。既让孩子拥有生存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又能让孩子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慢慢长大。
培养未来世界公民
在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的新时代,如何让“阿尔法一代”更好地走向国际,面向未来?则成为许多父母不约而同思考的方向。
在实际的教养过程中,作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中学之前以中国教育为主,让孩子扎下“中国根”,对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怀有深切的认同和热爱之情。中学之后,以西方教育为主,让孩子充分吸收多元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
走向国际的基础是扎下“中国根”,面向未来的动力是拥有多元化思维。
在书中,作者还采访了身边多位优秀父母,从“70后”至“90后”,他们大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
这些来自各个领域,生活在不同国别的父母们,对孩子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自由灵魂、国际竞争力与幸福力的未来世界公民。
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新手妈妈,到一个时刻准备放手,让孩子去走自己路的“成熟”妈妈。这其间的跨度很大,既需要给孩子充足的爱、守护与能力培养,也要时时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因为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
唯愿诸多父母在看过本书之后,能够看到一个走向未来的孩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孩子需要如何被守护与对待,一个“成熟”父母的边界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