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省市明确发布家长批改作业禁令,叫停一些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行为。该禁令一出,引来一片欢呼声。这说明,让家长批改作业,早已触发众怒,但家长无力反抗,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出手,问题似乎已然解决在望。(12月7日《中国青年报》)
关于“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议论由来已久,这一问题背后的成因,是否仅仅是因为老师“偷懒”“不负责”?恐怕不能简单下次定论。虽然教育部门的一纸禁令,有望在面上解决这一问题,但站在推动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层面来看,需要解决的绝不仅是表层次的问题,更加有待解决的是更深层次制约教育发展的症结。
家长批改作业是不合理的,对这一定论社会有着广泛的认同,老师自身也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能简单归因于师德师风。很多时候,这也是老师所采取的无奈之举,一方面,当前教育仍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桎梏,不少老师包括家长仍信奉“题海战术”,每天依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堂和家庭作业,但老师自身又没有精力去批改如此大量的作业,将之转嫁给家长成为不得不采取的举措;另一方面,不少老师依然承担过多教育外的职责,既要应付各类繁杂的考评压力,又要兼顾知识竞赛、调查研究、文体活动等各类其他项工作,这些都会耗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
当然,并不是说布置作业毫无必要,或者老师就完全不应该承担任何教育外工作,但是应当在保障教学时间和精力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任务,根本上还是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快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尽快给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管理画上句号。在作业的安排上,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当达成共识,合理的作业能够起到温故知新、巩固新知的作用,但不该给学生布置超过承受能力的作业,不能再把“题海战术”奉为圭臬,而是要做到合理布置、总量可控,不要过度挤占学生的课后时间。在教育管理上,要给老师保留充足的教学空间,让老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主业中,不要让校园内充斥太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净化校园环境和风气,实现课堂教学与其他任务的合理统筹。
教育的目标是教书育人,既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要让他们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不是老师一家之责,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批改作业只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一个表现,不能指望于依靠行政命令去强行调和,而是要在推动教育的不断提质增效中实现自然融合,让家校双方能够凝聚起最强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教育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