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摘抄

  《建安十三年》是一本由锋云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一):很有自己想法观点的一本书

  作为一个三国迷,看到三国的新书马上读完了。读了很多关于三国的书,读了这本书以后还是很惊喜的,作者以十二个地点作为时空节点对十二座城市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娓娓道来,对于我来讲还是很受用的,一直对三国的各种城市、地名搞不清楚,这本书终于帮我捋清楚了。另外,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还是很有逻辑性和想象力的(历史吗,还是需要有些想象力的),有些观点看了让人看了拍案称奇,脑洞大开。作者的文笔还不错,里面有一些幽默的表达,读起来很有意思。总之,是近年来读过的写三国的书中比较上乘的一本。

  建安十三年

  评价人数不足

  锋云 / 2021 / 化学工业出版社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二):逻辑清晰、思维缜密、有深度又不乏趣味的三国历史著作

  要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最早通过读三国对“天时、地利、人和”有了初步的认知,比如曹操在恰当的时机迎驾了天子,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亦或是说“奉天子以令不臣”)归拢人心就是占据天时、人和的表现,统一了整个北方更是占据了地利。最近读了这本《建安十三年》,书中的架构是以十二个地点作为时空节点展开的阐述,围绕每一个地点展开的叙事,使我对“地利”这个概念认知加深了一步,尤其是在开篇就讲到了“邺城”,没想到曹操修个“玄武池”还有城市建设的目的和功能,这本书翻开就可以看到一幅建安十三年的形势图,图中对每一个地点都做了详实的标注,使我在空间上对三国发生的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读到曹操对邺城的爱我联想到马云在北京创业失败后回到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杭州通过几年的发展硬是成为新的互联网公司、人才的聚集地,想到这一点后更是感慨地利的重要性。还有“人和”这个要素,令我最为感慨的是书中很多对小人物的描述,我们对于三国大人物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历史的发展、推动不光是由大人物推动了,很多不太知名的人物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书中有很多对于不知名人物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也启发了我如果做不了大人物,能否像他们一样做个有价值的小人物呢,不求青史长存,能在当时的社会做出一点有价值的贡献就足以。总之,对我有很启发的一本书,考据客观详实且不失创新想象,逻辑清晰、思维缜密、有深度又不乏风趣幽默,强烈推荐的一本三国历史著作。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三):一本三国历史的突破之作

  最初购买此书时,首先是基于对于三国历史的兴趣以及有北大的张帆老师、清华的张国刚老师以及我一直很认可的谢玺璋老师的推荐。因此,虽然对该书很感兴趣,但并没有太多期待,毕竟目前市面上关于三国的书太多了。不过,一旦拿到该书,我就有点爱不释手了。

  首先,视野宏阔。建安十三年无疑是搅动天下每一个角落的一年,但之前少有人却分析这一年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产生了这些影响,除了赤壁之战还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作者锋云则不同,他以这一年曹操、刘备、孙权的主要活动为时间脉络,通过地点的变换、焦点的转换,给人以移步换景的感觉,进而如张帆老师所说“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大势和轮廓,也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和戏剧性”。以这种视野来看,不仅赤壁之战的胜败有了更深的解释,让赤壁之战本身也回归了它本应有的坐标。

  其次,存疑释惑。与以往三国书写者总是纠缠于曹操个别老问题不同,作者并没有盯住老问题不放,而是独辟蹊径地提出了新问题,进而也给老问题一个崭新的解释。比如:对曹操开挖玄武池练水军的疑问,不仅质疑了曹操操练水军的实际效果,预示了随后赤壁之战的失败,而且揭示了曹操在邺城建设(特别是铜雀台建设)、政治上位方面的野心。再比如:诸葛亮在长坂坡的无所作为其实隐藏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政策分歧,孙吴第一号忠臣张昭为什么会成为头号降曹派,赤壁之战前后孙权为什么顺流而下去全力争夺合肥。正如谢玺璋老师所说,“寻常史料经他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常常显露出传统叙事所忽略和丢弃的含义”。

  最后,对标经典。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是个论证十分严谨的人,然而作者的叙写内容却并不限于建安十三年因而显得有些驳杂,一开始读我甚至认为个别地方是“闲笔”乃至冗余。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不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有可能是全书的“机关”。所谓“机关”,就是控制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书中的玄武池是这样,它连接着军事、政治、城建;书中的铜雀台也是这样,它把曹操的政治期待、军事考虑、文学情怀乃至终始之虑都体现了出来;书中的邺城也是这样,第一章中的邺城标志着曹操对北方的一统和对远方的诗意,最后一章的邺都则标志着曹操心态的调整、政治的嬗变和对眼前的诗意。如此看来,我理解了张国刚老师在推荐语中所说的“对标经典,挖掘细节,分析新颖,可读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了。

  那么,《建安十三年》对标的又是哪一部经典呢?我理解就是《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以人物为章节,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的言行举止来揭示僵化的体制和停滞的时代,而建安十三年则通过邺城、许都、襄阳、赤壁等不同地点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回看一个激荡时代中的偶然与必然。《万历十五年》写人物不局限于万历十五年甚至不局限于万历年间,《建安十三年》写地点也并不局限于建安十三年,而是有了更宏阔的视野,隐隐地揭示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建安十三年》读后感(四):不一样的“三国”,同样风起云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三国演义》很早之前就看过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上映已经是27年前的事情了,“百家讲坛”上的《易中国品三国》也已经讲过了11年之久,此外关于三国的评说、小说、影视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但这本《建安十三年》初读之时,依然不禁让人感到眼前一亮、别开生面。

  以前所接触到的“三国”,更多的时候,更准确地来说,其实是演义世界里的“三国”——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只是这些“三国”背后的参照物,只是起到告知二者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的作用。这本《建安十三年》则不同,它显然是属于正史世界里的“三国”。选取了“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这样一个年份,展现的却是事关三国“鼎立”形势形成前后的那些标志性人物和事件。单是在208年这一年,就发生了非常多的“大事件”,譬如孙权斩杀黄祖、曹操出任丞相、曹操夺取荆州直到发生赤壁之战,还有孔融终于被曹操捏造罪名杀掉以及蔡文姬归汉这样的属于文化意义的“大事件”。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赤壁之战是发生公元208年这一年里最大最重要的事件了,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看法。以至于赤壁之战被称为“三分魏蜀吴”格局形成的重要一战。但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当时真的是这样一回事吗?小说以及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已经给更多的人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其中的“蒋干盗书”“草船借箭”等细节性事件更是名闻遐迩。但是,一定要记住,那不过是小说家之言,当不得正史来看待的。而在《建安十三年》中,在作者锋云的笔下,这一切都娓娓道来,“谜团”逐一解开——果然,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变形后的“赤壁之战”。

  譬如,通过展示历史真相,作者认为,《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是赤壁之战的一个经典桥段,其作用在于:小说通过蒋干盗取周瑜伪造的降书,不仅使曹操杀了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而且把曹操塑成为后知后觉者的典型,把蒋干塑造成了不知不觉者的典型,再加上诸葛亮这个先知先觉者,从而使三国的人物谱系更加饱满。而在历史中,蒋干虽然确实曾经出使东吴、见到周瑜,想要劝降周瑜,但并不曾“盗书”,两人的会见也不乏“几分文人的雅量”——蒋干最终无功而返。再譬如,《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展示诸葛亮聪明才智的杰作,倒是衬托出了周瑜的小心眼;而历史上,“草船”确实曾经“借箭”,但那是属于孙权的经历,而且并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而是在赤壁之战之后5年,也就是建安十八年!

  在《建安十三年》这本书中,字里行间,还可以不时见到很多个成语、典故,譬如“梁上君子”“变生肘腋”“上楼去梯”等等,同样也是一种学习。尤其很难想到的是,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非常熟悉的“鹊巢鸠占”这样一个成语,字面上理解,是鸤鸠不会做巢,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而它在诗经中的本意,却是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确实是出乎意料。

  对三国在赤壁之战前后的历史脉络,作者大量引用了正史中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分析。时时刻刻都在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这是历史,不是“演义”。三国时的那些风起云涌,小说中固然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历史的真相中,依然足以给人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堪称“不遑多让”。假如没有时间和精力在《三国志》中探索三国真相,不如就看一看《建安十三年》这本不算是很厚、实质上内涵却足够深厚的作品吧,它不仅足以充分展示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而且读起来会更加流畅、更加荡气回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建安十三年读后感摘抄  建安  建安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