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自己创业。但是一想到创业的失败率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又不敢贸然抛弃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办法两全其美呢?当然,作为过来人的Aytekin Tank提供了自己的经验。其实,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Craigslist创始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做一个业余项目,建设一个帝国。
问题:Craigslist和爱因斯坦有何共同之处?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每周6天都在办公室工作,审查各种专利申请。而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和实验物理上面。一天,相对论被构思出来了——这完全是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想出来的。
1993年。受雇于一家投资公司的Craig Newmark,开始在闲暇时间折腾一份电子邮件清单好让他和他的朋友互相更新镇上的不同活动情况。最后,这份清单越做越大以至于大家的收件箱都装不下了:得用网站才能容纳。于是Craigslist.com应运而生。
2018年。一个小小的副业有可能演变成某个大东西。有了可靠的互联网访问和足够的热爱,一小块金块也会变成彩虹。
全世界最成功的公司里面有很多一开始都是某人闲暇时的一时之想,而“真正的工作”却在幕后进行着。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Uber、Product Hunt、Unsplash、Pinterest、GrowthHackers、Groupon、Trello、AppSumo、Etsy、Hubspot、Gmail、WeWork、Buffer……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
哪怕是苹果也是在车库而不是办公室里面诞生的。大学辍学生乔布斯和Steve Wozniak只能在朝九晚五的工作结束后才能DIY他们的个人计算机。
你在幕后酝酿的东西可以变成你一生的工作。
我的初创企业的故事也遵循类似的路径。
我从大学开始把开发产品当成一门爱好。在全职工作为程序员的时候,我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倒腾我那稚嫩的产品上。直到5年后我才辞掉了我的全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东西上。
我当年在宿舍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我其中的一个产品JotForm能够有320万用户以及100名员工——而且是在没有要外部融资一分钱的情况下。
当第一个项目呼唤你的名字时,谁知道它会带你去哪里呢?
它也许会点醒或充实你的核心业务。它可能会变革你的核心业务。
而有时候,它会变成你的核心业务。
曾经有过一款多人游戏叫做Glitch。Glitch不算成功。实际上,它的表现太糟糕了,以至于创始人决定把它给停了。
在绝望之下,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内部聊天系统,那是他们在开发游戏的时候做来玩的。这玩意很臃肿,但是功能丰富。
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们决定把这个聊天工具当作产品推出去试试。
Slack诞生了——然后成为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商业应用。
在Google推出了20%原则(鼓励员工用20%的时间探索自己的业余项目)之后,其结果是剩下的80%时间反而效率更高。
有时候它们甚至还能为你带来你的梦想职业。
经营企业不可避免会造成压力和焦虑。大家需要你发工资。你需要表现好。成功会有压力。
但做业余项目就不一样了。它不是让你把好舵;如果项目失败了,没人会淹死。
这是个没有压力的竞技场。
而没有压力的竞技场往往会出现奇迹的时刻。
哪怕是巨头也无法拒绝尝试一下看起不可能的极限的诱惑。迪斯尼正在涉足机器人创作;Tesla正在创办一家能源公司;Amazon已经进军日杂百货。
准备好玩一下了吗?如果是的话,以下一些事情你必须知道——尤其是如果你内心深处希望你的业余项目发展成一家初创企业或者甚至是大公司的话。
找到时间
要挤出时间。你永远也“找”不到那种时间。长时间不受打断,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业余项目的时间根本不存在。
不过你并不需要这样的时间。业余项目是从很小但很频繁的时间窗口发展起来的,那些时间片段一个个看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日积月累效果就不一样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没有让全职工作阻止我改进JotForm;我每天都会早上6点起床,回答客户问题,然后再去做我“真正的工作”。
每个人每天都有剩余时间。
要用好零碎时间。要像保护你珍视的其他东西一样保护好它们。不要在您的日记里面超额预订这些时间。在门口放个“请勿打扰”的标牌。
与此同时,在时限方面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这是你扩展人生而不是限制自己的领域。
Buffer的Kevan Lee知道业余项目的行军跟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不同的节奏。他们的目标是大脑的不同部分,因此也要遵循自己的规则。他要遵循的#1规则是什么?错失截止期限是ok的。
就这么玩下去就行了。就像约会之夜一样。
找到需求:提供极致价值
找到需要抚慰的痛点,一个未被满足的序曲或者待填补的鸿沟,这个东西未必需要是复杂的或者奇特的。
迅速瞄一眼Product Hunt上的“1000点赞俱乐部”就会发现,其实最受赏识的点子并不是这样的。
还记得业余项目倡导者Crew吗?他们的故事撕起来就像是教科书般的初创企业噩梦,直到他们的业余项目Upsplash出现,结果他们的梦想成真了。
他们专门留出的“Labs”页面提供了“给创意社区准备的工具”。这表明这家公司向自己提出了那个关键问题:
我们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可以卖点相关的东西?
应该从何起步?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
是什么让他们走得不那么顺畅?他们遇到了什么障碍,或者是什么占用了太多时间?是什么还太复杂?
我们讨论的不是你核心业务的关键部分。我们假设那已经就位了。
我们说的是慷慨地额外给予惊喜和快乐。通过对其他想法的追求给予客户的免费礼物。
让它变得有趣
做不喜欢的项目很快就会撞墙。这是因为你会给不在这上面花时间找到大量理由(理由总会有一大堆)。这反过来会让你的项目告吹。
做起来没有士气的项目很无趣。你会失去动力,并且对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感到不满。
前Spotify设计师,业余项目拥护者Tobias van Schneider说,其实,业余项目应该一直都是“愚蠢”的:
业余项目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大家允许自己往简单想,允许自己改变思路,允许失败——基本上,就是不要太严肃对待就行。
当你当某个东西当作是傻瓜对待时,你做得就会很有乐趣,你就不会给它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你就能享受不同类型的成功。
所以要做你愿意投入的东西。因为,暂时而言,你从项目获得的享受和满足是你做这件事情唯一的回报。
或者,就像Huit Denim Co总结那样:
业余项目是你心甘情愿去做的工作。你来提供‘工作’。你来提供‘爱’。
所以当你在这上面花时间时,那是因为你真心愿意。因为愿意你才会不断回来推动这件事情。
对不完美不要紧张
好了现在你开始了(然后不断继续)。这件事情很有趣。但是感觉有点乱。你不知道最后会做成什么样。一些方面感觉完全做错了。
你的余生也许是要为了达到目标和期望而奋斗。
但这里不是。这是你去玩、去修补、去尝试、去没有清晰目的地闲逛的地方。
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有所成就是干掉任何灵感的最可靠方式。
做业余项目的最好办法是把它当作实验,而不是某件有着清晰目标的事情。
富有创造力的创业者,《Company of One》的作者Paul Jarvis解释说:
实验不会“失败”——它们只是证实了某个假设的真伪。所以要关注手上的任务,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如果你做的项目也JotForm一样自己就能养活自己,那你完全有自由进行充分的实验。
在没有投资者扼紧喉咙的情况下,我们想怎么冒险就怎么冒险——我们就是这样的。
有远大梦想很好。但太过关注结果的话,你的业余项目的成功可能反而可能性不高——而且当事情未能按计划进行时你会充满愤恨。
因为但凡是做业余项目,事情往往不能按计划进行。不过这正是它们令人兴奋的地方。
所以尽管去试吧,看看会发生什么。
总会有点事情发生的。
附笔
不要害怕投入时间和精力到能让你充满动力的事情上面。它不会令人分心或者筋疲力尽;它只会会激励你。
最糟糕的情况下,你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最好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一辈子的工作。
但不管怎样,不要太过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