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是全国脱贫攻坚极为艰巨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十分闭塞。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大学毕业后创业办慈善学校的创业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她只有25岁,还未结婚,却拥有64个孩子,孩子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四川凉山。她是谁,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
她是武昌首义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余婷,武汉子墨艺高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去年,她从四川凉山领来64个彝族孤儿,在她的慈善学校学习、生活。
她,大二开始创业
武汉洪山南李路板桥区,矗立一幢普通的三层楼房,里面教室连着教室,舞蹈室和电视室也栉比其间,院子里学生宿舍自成一体,乒乓球室扑面入眼。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来自四川凉山的64个彝族孤儿,6名教职工,因缘际会日复一日在这里,一同学习和生活。
人丛攒动中一位特显忙碌的女子,马尾辫,黑棉袄,简朴淡装素影朝天。办公室里,一张简简单单的桌子和沙发,墙上的书法和水墨画醒目打眼,似乎透出主人几分古韵新魂和明心素志。她,就是武汉子墨艺高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婷。2015年酷夏,年芳24岁的她从这里启航,着手打理一方慈善苗圃。
2014年6月,余婷从武昌首义学院视觉传达艺术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她很快入党,学校优秀干部和三好学生誉称叠叠加身,专业技能也颇负盛名。大二那一年,她开始创业,开办一所为艺考生进行传媒、美术、书法培训的教育机构。尽管赚了不少钱,但她发现不少学生家庭其实比较困难,她毫不犹豫推出免缴政策。从那一刻起,余婷发现做好事更能让自己开心快乐。伴随创业绩效滚雪球式的飙升,她萌生出折腾一个有规模的慈善升级版。2015年夏,她注册“子墨艺高”教育公司,准备大干一场。
她,领回64名孤儿
去年,余婷从新闻中无意获悉四川凉山有不少彝族孤儿时,她心底仿佛泉涌翻卷久久不能平复,总是想着那山那水那些孤儿,在那度着什么样的年年岁岁。
凉山是全国脱贫攻坚极为艰巨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十分闭塞。其中,5个县中散落分布着19个“悬崖村”,群众行路“难于上青天”,许多孩童上学,每天需要攀爬800至1000米的山崖峭壁。目前,当地政府竭力推行“全面改薄”工程,帮助和引导彝区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余婷结束实地考察调研,内心深处如同点燃激动的火炬,她义无反顾地奔波于湖北和四川两地。为了让孩子们继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保留学籍今后回原地高考,她穿梭一级一级的教育部门,走访洽谈一个又一个小学,虽然偶尔遭遇闭门羹或不愉快的事,但她驮负一肩善念硬是顶了下来。
2016年3月13日,余婷与男友张明安一起,从四川凉山带领64个彝族孤儿走出大山,一路风尘将他们接到武汉板桥安家落户。此行车费等开支逾3万多元,单程辗转长达三天。火车窗外急速流逝的丽日熏风,让孩子们升起无限新奇与兴奋,这些4至16岁的孩童,第一次看到豁然扑面的全新世界,身心流淌出即将触摸神奇命运的憧憬与快乐。
从此,他们的培训学校成了慈善学校。
孩子们结构缺失的家庭,年龄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原居住环境烙下的自闭心理等这些遮蔽的困境,给有心者留下不尽的探索和建构空间。“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你的未来。”尽管此话让孩子们听起来懵懵懂懂,但余婷还是“口头禅”一样挂在嘴上。她将招募的4位富有经验的教师责任分工,并将学生分为4个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舞蹈等课程。她除自己挑大梁之外,其男友只要得空便靠拢她的团队。这样他们一共6个人,每天24个小时与孩子们构成了“命运共同体”。课上,她们是最严格的老师;课下,她们是最好的玩伴。
她,每月带他们开拓眼界
为了搭建“同在一个屋檐下,砖头与造房子的梦想”,从中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牵引甜蜜的兴趣,她每月都要组织一些活动,带领他们外出开开眼界。
十多名13岁和14岁的孩子,在原乡村老家已经读过三年级,但经测试仍需要复读。
孩子生病了,她像母亲一样呵护照顾,不厌其烦带他们看病打针吃药,除悉心护理之外,她还定期组织学生体检,查出什么疾患也给予相应就诊治疗。如今,孩子们逐渐明白了感恩的道理,原来只会用彝语说声“卡莎莎”,现在都能转换汉语表达“谢谢”。11月20日是彝族的新年,余婷她们连夜给孩子们送上一份“红包”,并举办让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晚会。2017新年即将来临,余婷她们一致决定不回家,陪伴孩子在武汉过一个完整的节日。
他,与她共举善业
余婷与男友张明安声气相同心善相知,他们之间并非在意彼此一时的凝视,更多的时候是沿同一方向眺望。
无论创业或是开办慈善学校,他一直是未曾缺席的暖男。教室里每一间房屋,都弥散着他的书画馨香,许多大小事情也辉映着他的温煦阳光。
支撑着这样一个大家庭,每月的开销“一江春水向东流”,近两万元的教师薪水,3万元至5万元的伙食供给、衣物用品及水电支出都由他们自理。为获得经济来源持续耕耘这块慈善园地,他们将大学期间创业至今所得,在故乡咸宁投资了一所私立学校和小型工厂。
他们最好的两人世界就是看电影,既是审美休息空间,又能体验人在夜间航程中的梦想,由于开学以来忙碌缠身,这份情有独钟的喜好也不得不一再搁置。
2016年的金秋,两人准备携手步入婚礼殿堂,可是只为“眼前的事太多”,一拖再拖,至今仍未完婚。
有段时日,一些不理解的人对她的善举提出非议。她浅笑安然,“其实很多事我们并不需要做给别人看,我只知道,我走的路是正确的,那就应该坚持。”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余婷有着十分清晰的想法,能考上大学的孩子,她会继续帮扶深造,没考上大学的孩子,她会送他们去学一技之长,让他们好好生存,有个理想的人生。
当有人问及她如此作茧自缚价值何在,她坦然说道:“最好的回报,就是他们以后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幸福生活。”
坚守换来一片晴天。渐渐的,社会上一些善心人士开始关注这块慈善苗圃,很多政府领导也时常来看望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