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交大,上海两家贡献了大批创业者的高校。可能与承载的学科有关,交大周边形成了“环交大”创业氛围,提到交大,大家会想到走红的创业项目饿了么、百姓网、触宝、Teambition。
而提到复旦,今天的DEMO CAMPUS复旦站当中,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书记王安华说,第一印象是,嗯,郭广昌?资本界人士?
However,资本家也是从创业者炼成的嘛!
老师演讲时很潇洒
言归正传,今天小编夹着电脑走进复旦,参加我创业邦举办的DEMO CAMPUS 全国高校巡演复旦站。
这是一场冷静又精彩的活动。嘉宾们对大学生创业这件事的反思大于鼓吹,所讲述的故事当中,失败和坎坷也多于光辉岁月。
——————嘉宾演讲开始,同学们请冷静点的分割线——————
零一创投创始合伙人吴运龙是小编见过最人性化的演讲者,一上来给听众抛出一个选择题:
我2004年开始做投资,算了算成功概率是1:10,大家想听成功的故事吗?(没人举手)还是失败的故事?(全员举手)
接着他讲述了投资PPG的反思。
这是一个曾让他急到睡不着觉的项目,中国最早的服装电商,爆红然后迅速惨败收场。团队没问题。它的CTO和COO此后分别创办了估值10亿美金,一年融资4轮的爱屋及乌,以及长三角发展不错的生鲜电商美味77,如今都管理了超过千人的团队。
问题在于创始人当时被VC“绑架”,鞭打着往前冲,从每月几千的销售额一下上升到几百万元,10个人到300人,一下支撑不住,管理、抗压等跟方面的成长跟不上企业的成长。可见,创业者第一学习能力要强,第二,要会抗压。
吴总肢体语言生动演绎:你的创业经历不会笔直向上的,而是弯弯曲曲的
拍拍贷联合创始人胡宏辉:我的一半是复旦培养的,另一半是交大。
2007年创业的时候最怕老同学问自己在干什么,因为回答是“在互联网上放贷款”,经常被鄙视。公司在民居里,一直招不到人,最开始招到的员工都是懂一点IT的大专生,创始人手把手教学。招到的第一位本科生是在2010年,面试那天他在楼道看到一个小伙子从电梯探出头东张西望又缩回去(怀疑是家骗子公司),一问CEO,发现就是这一位。
创业前五年都在倒贴钱,融资之后比没钱的时候还苦,巨额融资之后不知道怎样花,压力来源是:一直担心融到的钱花出去,只有变成业绩才会有下一笔融资。创始团队为此养成了开会喝酒解闷的习惯。
长石资本合伙人何华峰介绍了他的研究
我们社会生活完全是由“虚”跟“实”组成的,左边几个图是虚,右边几个指的是实,虚的是沟通交流,实的部分是实际操作。事先的沟通和安排越充分,实的部分越省力越成功。左边的莎草纸和右边的轮子,分别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与人类体力的延伸。莎草纸到报纸再到手机,背后的逻辑是数据量的增长,每一代的数据量都是几亿倍的增长。而滴滴已经把交易成本已经大大下降了,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动态的网络。未来的几年世界还在重构,所以创业者会有很多。
——————项目展示开始,90后威武登场的分割线——————
接下来是DEMO CAMPUS最精彩的项目展示环节。总共三个项目,其中有两个与金融有关。
一米好地,线上房产众筹,但众筹的不是买房,而是房屋改造。
活动学园,把校园公开活动的信息汇聚到一起。
既做校园,又涉金融的项目“霸霸”,校园娱乐金融产品,产品名称全部霸气,如“霸哥压路”;创业期间挂科会给你经费重修,还可以帮你避免兼职黑中介,避免收发快递的损失。
———————DEMO会客室环节:反思学生创业的分割线—————————
项目展示完毕之后,我们迎来了DEMO会客室环节,创业邦总编辑李劳和各位嘉宾就校园创业的两大方面展开了讨论。
从学校开始创业,要克服什么?
一个我们非常看好,希望推荐到漕河泾创业的学生团队突然放弃了,因为COO保研成功,其他核心成员也找到工作了。(漕河泾开发区科技部孵化管理部副总监王钟澔)
我深刻地体会到创业的火看起来烧得厉害,但是学生群体里并没有特别热切的响应,成功之前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的,没人看到过程,只看到结果。(王安华)
你们一个团队4-5个人可以拼几年,再往后,你们要结婚、生孩子,面临的压力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你会感到最大的对手不是其他公司,而是时间。(吴运龙)
选择大于努力。我1996年毕业,观察到留在国内的同学比出国的同学更幸运,因为享受到中国经济成长的福利。(何华峰)
学生团队围绕着学校做项目有没有未来?
Facebook是从校园冲出来的,冲出来才变成一个大的公司。专注于校园这个群体很少有特别成功的。学校是否真的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围绕学校进行创业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值得考量。(创业邦总编李劳)
一出学校竞争就会蛮激烈的。你卖水果,出校园能不能跟大的零售店竞争?(吴运龙)
扎克伯格是一个特例。校园市场有它的特点,这些人群跟外面的作息规律不一样,学生其实是比较好的消费人群。当然市场周期有多长,能做多大可能要做预先的考量。(何华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