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喜鹊台的下乡青年大院,在村中间,县知识青年办公室拨款新建的,松木房架蓝砖红瓦,古香古色,标准农家院。金凤经过赤脚医生郭淑英的检查,没有问题,好好补补身体,休息几天。金凤回到大院,在房间换上父母给她做的衣裳,蓝色红花,别致漂亮,虽然头痛,胸中不适,心情很好,红卫给他生命,给她希望,看到光明。她一定沿着苏小刚的道路走下去,把青春献给农村,做第一代新农民。
金凤落水的消息传遍生产队,青年伙房赵大娘送来鸡汤,让她暖身子,像母亲一样抚摸她安慰她说:“金凤我的好闺女,你咋想那傻事,你是我的好闺女,是我的命根子,妈妈和你一起走社会主义。”金凤点着头依在大娘的怀里。社员都来看她。送些鸡蛋、瓜果,让他好好养着,好好补补身子。社员们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这一天,公社、大队都来看望她 ,鼓励她。
苏小刚和金凤,在天津长大的,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第一批来农村的,他俩离开养育他们的父母,离开了繁华的天津市,带着知识、带着满怀的热情,踏上建设农村的征途。
六四年的五月,早晨下了一场小雨,蓝蓝的天空。空气格外新鲜,娇嫩的麦苗,像绿色海洋,万物都换上新装,人民公社去迎接毛主席派来的新农民。
喜鹊台生产队,队长高永厚一夜未睡,天明他们去接盼望已久下乡青年,王红卫、刘志芳、孙把式连夜把马车打扮的很壮观,高高的凉棚插满鲜花,马脖子挂上铃铛,马头上紮上红头绳,车篷上插着彩旗,迎风招展。孙把式赶着马车,迎着鲜红的太阳去接新青年,车上做着高队长、王红卫、刘志芳、路上喜鹊喳喳的叫,马铃叮咚响 ,唱着歌声向着县城驶去。
县招待所广场,人声沸腾,歌声嘹亮,迎接知识青年的队伍聚集在广场上,有工人、农民、学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时的举起手中个红旗,喊着口号,一起一伏,像红色海洋。广场周围挂满巨幅标语,插满彩旗,锣鼓齐鸣,广场喇叭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歌曲。
高队长、王红卫、刘志芳到县知青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知识青年们早已到县,等你们来接,服务人员去领喜鹊台青年,一会,服务人员带领八名青年,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矫健的步伐,手捧着毛主席语录,穿着绿色军装,袖子上带着红色袖标,上绣着下乡光荣,在阳光下格外精神,女青年军帽下伸着俩条黑色的辫子,胸有凌云志,赶上九重天的气派。
刘志芳迎了上去,敬了一个军礼说:“我是喜鹊台的刘志芳,这是我们队长高永厚,这是青年团书记王红卫,我们代表喜鹊台大队欢迎你们,祝贺你们。”下乡青年队里站出两个人也行了军礼说:“我叫苏小刚。”“我叫金凤。”分别介绍六名青年的姓名,大家互相握手,都说些祝福的话,高队长说:“咱们回生产队,那是你们的第二个家。”大家上了车,通过夹道欢迎的人群,下乡光荣的口号声、锣鼓声、歌声、响彻云霄。县领导挥着手。高队长挥着手大声说:“请领导放心吧,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家就是他的家。”
回家的路上,笑声不断,歌声不停。高队长乐得合不上嘴,旱烟袋在嘴上不停的冒着白烟。孙把式也有了兴趣,为青年们唱了皮影戏:
知识青年下乡来,公社社员乐开怀。
学习文化有老师,农业机器有人开。
科学技术大发展,广阔天地出奇才。
孙把式的大鞭子啪啪的响着,像鞭炮一样的响,祝贺这开天辟地的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