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哭过。脸上的泪已经干了,心还是潮湿的。
一个人光着脚坐在路边。高跟鞋被踢到一边。太阳下山,地面的暑气还没有消退。脚心被热气捂得开始发痒。一口气喝掉一瓶可乐。弹火花直到麻木。反复地听一张专辑,20岁买的,现在才爱上。
深圳的7月正好是盛夏。
夏天的傍晚,是她最喜欢的时间。一个人锁在房间里,看着窗户在地板投下淡金色的梯形影子,慢慢变细变长,直至消逝。屋内开始变得一团麻黑。此时她居然会有种阅尽尘世的沧桑感觉。
她是不该有这种感觉的。她今年夏天从大学毕业,生活才刚刚开始,虽然还没有找到起点。
如果把她的生活想象成一部电影,那么开头应该是一抹灰色的阳光。然后是很多陌生人,比如说路边小贩、推销员、白领、街头卖唱的还有面试官……,这些人带着不同的表情,在她眩晕的心里一晃而过。镜头再切换角度,关于一座城市的局部。椰子树,写字楼,拥挤的交通还有海湾…
此时应该还要添加不做任何技术处理的画外音,那就是各地的方言还有白昼的喧嚣。
然后镜头开始摇晃,因为她是在公车上阅读这座陌生城市的。这座城市的中心被过度开发,它的边缘却是一片没有底气的荒凉。这里大部分地方她都没有印象,因为这座城市毫无特色。
这部电影的主角应该不会出现在镜头里,因为她只在幕后用文字和镜头去记录一些东西。
但是那天事情发生了变化。
她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前往目的地,开始由记录者变成被记录者。她未曾见过他,他也未曾见过她。她只记得他在QQ上闪烁的彩色头像和他那生僻的网名。
那天约好在深大北门见面。她在众多学生打扮的人群里辨认出了他。后来证明她的猜测是正确的。
当时他正举着相机对着天空拍摄。
那天他们在深大湖边的草坪上坐了很久。下午的时光像一线蚂蚁一样向前移动。草地上的阳光正在温柔。纯蓝色的天边还有几篾云丝。大片阴影在湖边的树枝间堆积,有种早期印象派油画里的情绪。
他们并肩而坐。她总是看见他的侧面。他的腮骨硬朗,左耳有颗金属耳钉在阳光下闪亮。他们谈话不多。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她了解到,他也是一个漂泊的人。
有的人选择漂泊是为了超越平凡,让生命中的安稳推迟一些。
有的人选择漂泊只是为了逃离,一种对固有生活方式的背叛。
后来他们在深大校园里走着。有时候他走在她的左边,有时候又换成了右边。或者是她走在前面,他在后面亦步亦趋。两个人还是很少说话。
据说长时间的行走,会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情绪,他们都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她想,他们都是孤独的人,容易在自己的世界沉沦。从而对外面的世界有种隔岸观火的冷漠。只是很多时候外面的世界浩瀚如大海,常常把他们淹没。她试图选择一种大多数人认可的生活,并强迫自己爱上。他则是选择逃离,在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之前,他会一直去背叛。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他清楚他不想要什么。
那天她表现得冷漠且拘谨。深圳唯一让她喜欢的是这里疏离的人际关系。她觉得这样会很安全。她想他或许并不喜欢她这种类型的。她觉得他喜欢的会是像青苹果一样爽利的女孩。不太优雅,但是很真实。
从那天起,他们再也没有联系过。有时会在网上碰到,也是从来不说话。再后来,她的QQ被盗,他们彻底失去了联系。
之后不久,她终于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份仅够维持生计的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去上班,在城市醒来之前醒来,在城市睡去之后睡去。她与这座陌生的城市共同呼吸。生活得疲惫且麻木。
她的生活里依然有许多陌生人,带着不同的表情,在她依然眩晕的心里一晃而过。她已经记不住大部分人。这些人的面容在她的遗忘中模糊。她已经不再用文字和镜头去记录一些东西。现实的粗粝渐渐磨掉她性格中感性的那部分。
大概是过了很久。她已经离开深圳回到家乡工作。那时她觉得,住在深圳唯一的好处就是,当你离开时会感到很高兴。
有一次她翻阅一本时尚杂志,看见了一个男人的侧面。这个男人有硬朗的腮骨,左耳有颗金属耳钉在闪亮。记忆深处某个时候突然被唤醒,她想起了那座南海边的城市还有毕业之后的那个夏天。
她很快接着往下读,她了解到他是一个摄影师,花了两年时间流浪了大半个中国。文章如此评价他: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拥有自由的灵魂。最后还引用了素素的话:青春是乡愁,生活在别处。
文章后面附了一些他的摄影作品。有傍晚时多云的天空,有阳光下奔跑的小狗……其中她发现了一张她的照片。
她光着脚站在湖边,橙色的衣服在阳光下显得很新。亚麻色的头发在风中飞扬,她的笑脸向葵花一样盛开。她的背后是一片闪着碎光的湖面。她在他的镜头前面很完整地体现。
这张照片让又她回到了那个遥远的下午。她看见了自己有一段时期,在某个地点,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