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读书(43)

  读书43 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

  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七年,托尔斯泰完成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托翁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正是俄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当时农奴制已经被废除,资本主义正在取代封建主义,阶级矛盾非常尖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农奴制改革后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历史特点。

  小说中有两个中心人物,即安娜、卡列尼娜和康斯丹丁、列文。小说是由两条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情节来展开故事的。一条是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这条线索。安娜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官僚卡列宁,此人虚伪冷酷,安娜跟他没有真正的爱情,后来,安娜爱上了一个真正爱自己的青年渥伦斯基,她离开了家庭,并与渥同居,由此遭到了上流社会巨大的压力。安娜毫无屈服,结果卧轨自杀。作者通过这一情节,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条线索是列文------吉提。庄园贵族列文和贵族小姐吉提经过一些波折,结成了“幸福”的婚姻。列文一直在自己的庄园从事农事改革,结果失败了。作者通过这一情节,揭露了地主和农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安娜的悲剧是一幕深刻的社会悲剧。安娜追求爱情的自由是早期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反映,而卡列宁维护的是封建道德和旧制度,他们之间的矛盾是资产阶级民主要求与封建专制的矛盾。在作品中,安娜是一个受封建黑暗势力和虚伪的道德风尚的牺牲品,它在客观上反映了七十年代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托翁通过安娜的悲剧对当时俄国的现实作了愤怒的抗议和严厉的批判。他指出,是黑暗的反动势力扼杀了安娜个性解放的要求,并残酷地逼她走上自杀的道路。安娜在临死前发出的“这全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罪恶”的控诉,是对整个贵族资产阶级所下的判词。


  在小说中,列文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作者自传性质。列文的思想和对生活道路的探索,反映了托翁在农奴制改革后的精神危机和它对七十年代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地主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列文对此感到不安,他不满意一切都市文明,对资产阶级抱着完全否定的态度。他妄图在贵族庄园生活的条件下,寻找一种会使地主和农民都感到满意的道路。因此,他在他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农事改革,达到“以人人富足和满意来代替贫穷和敌视。但他的改革失败了,他感到悲观绝望,甚至想到自杀。后来,在跟打谷人的一次谈话中,在他的面前打开了新的境界。打谷人告诉他:“正直的老农民”佛克尼奇“为灵魂而活着。他记着上帝。”听了这番话,列文“恍然大悟”,庄稼人的信仰成了列文全部生活探求的最后总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书  读书  读书词条  读书词条  
小说

 遇见(二)

 我曾在《遇见》里面说过......  这个小镇上并没有多少人  可是我后来再也没有遇见过你。  是啊,有些人注定不会再相遇,即使你们离得再近也依然会擦肩而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