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哪道菜最能体现长垣菜的特点,代表长垣菜,窃以为,就是肉丝带底了。长垣多厨师,这与地域环境有关。长垣近开封,不过三四十公里。按北宋时开封的繁盛,称之世界级大都市一点也不夸张。这样的距离就就是郊区了。
北宋经济繁荣,餐饮业也发达,城里大大小小餐馆很多,清明上河图中光有名有姓的羊正就有七十二,这都是官家登记在藉的有名有号的大酒楼,其它小酒楼就不消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载,说开封大梁门曾日进生猪万余头。这可见,当时这世界第一大都市的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是多么惊人。
长垣邻近开封,旱涝不均,这学厨当是一个不错的营生了。因此,长垣厨师是极多的。长垣厨师也带了长垣人的特点,豪爽大气,不拘一格。他们做什么讨厌滋腻,讨厌小家子气。不喜欢拿捏受拘束,骨子里都有一种狂放和粗豪。因此,他们做事情就喜欢风风火火,拼拼闯闯。做菜也是这样,总喜欢不拘一格,别出新意,古往今来,创立了很多新菜品。如炸八块、八大碗、鲤鱼焙面等,还有油馔、鸡汁豆腐脑等小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这肉丝带底了。
肉丝带底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粉丝切条,开水焯了,然后加入蒜汁、酱醋、芥末、芝麻酱,拌匀,香芹炒肉丝炒好后拢在凉粉上装盘即成。
这最重要的是要用芥茉,芥茉在长垣菜中很少用,但用在这里是适得其好,有画龙点睛之妙。“葱辣眼,蒜辣心,芥茉专辣鼻梁根。”那冲鼻的辣味,如梁山好汉李逵的板斧一样刚猛,让人鼻子又麻又痒,眼泪喷嚏一起来。又辣又麻之中,心身通泰,大呼过瘾,欲罢不能。这凉菜之上,就是热炒。一般是香芹炒肉丝,或者也有蒜苔炒肉丝的,但以香芹犹佳。
一盘菜,端上来,粉丝白如玉,香芹绿绿的,喷着香。看着美,吃起来更美。实是老少咸宜,人见人爱。到长垣,几乎每个饭馆都能做肉丝带底,但是,各饭馆做的大体工艺相当,却又各不相同。
城北有一农庄,做的肉丝带底,特别地道,芝麻酱特别多,特别浓,蒜味特别重。喜欢重口味的朋友不妨一试。我曾在夜里吃过。时值中秋,虫鸣唧唧,夜雾沉沉,在青砖蓝瓦的小园里,外面竹木萧萧,红红的灯笼像一个个红色的眼睛,把这夜色映出几分羞涩和旖旎。夜色潮潮的,凉气从那玻璃亭子里挤进来。吃着菜,似乎也咀嚼着夜色,咀嚼着这旷野的气息,咀嚼着无尽的风情。
城里一家食府,做的又特别讲究,他们的粉是绿豆粉,用的地道的高庄绿豆粉,特别筋道而且入味。好绿豆粉是做好这道菜的关键。如果粉不好,或太软,不筋;若太硬,太筋,又不入味。一样不美。芥末油也是当场打制的鲜芥末油,不是配制的那样直辣,辣得香,有层次。吃起来,滋味满口,芳香满腹,酸辣适口,这里吃的又是一种讲究和精致。
但是小城夜市上的做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大油大盐,有的滋味厚重,有的泼泼辣辣,有的酸辣中和。各有各的特色。
肉线带底中粉丝极长,有的甚至一根连,食用其来极不方便。曾有一同学来访,个高腿长,结果一筷子下去,粉丝仍然不断,举起胳膊。站起来,仍然不行。后来站在椅子,举了胳膊,高擎筷子,歪了头,张了嘴,几乎要碰到天花板,才把一根粉丝送入嘴里,颇类陕地一根面。幸亏是在室内,如果外人看来,这算什么呢,这哪里是吃菜,简直就是弯弓射大雕嘛!
肉丝带底是极惹人口欲的一道菜。香芹绿绿的,粉丝白白的,装在素瓷盘里。不吃,看起来就有几分欢喜。像看着二八佳人,体态妖娆,粉面红唇,勾起人心里诸多的欲望。这肉丝带底也是小城人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
真正的美食不只是考量厨师的刀工和技巧,更是较量的人心。地道的食材、严格的工序、严谨的流程,才能做出真正的美食。正如同仁堂有一副名联所云: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药如此,菜亦如此。
(王自亮,现供职于河南省长垣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