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住,不是驻。因为,我是真住在村子里的。那村子旁边就是我的家。
那是十多年前,我和单位一领导被安排包村任务。包的村子是滩里的一个小村子。很僻远,据说旁边几百米就是黄河。我们是周五去的,几天前还下了大雨。
我们走到芦岗就先到商店买了胶鞋。因为,那村子离公路还有一段距离。这是一段胶泥路,真正的黄泥路。
我们穿了齐膝的黑胶鞋。一步一踩的走过去。路上满是泥泞,有的还积着水。走路要小心翼翼,几次,就将胶鞋粘了下来。如果不留神,还会滑倒。结果,四五百米的距离我们足足走了近一个小时。好容易走到村子里,村里倒是铺了水泥路。脱下胶鞋,换上旁边兜子里带的运动鞋,马上感到体健身轻,似乎一跳就要飞腾起来。磕巴磕巴长筒胶鞋上的泥,就走进了村室。村室在村子中央。
一个小院落,安安静静。村里难得见几个人。偶尔有老翁、孩子童,一时就视作桃源中人。因为它完全被泥巴堵了,出来太不易。据村人讲,这是寻常的,一下雨就要几天出不得门,步行还好,车子要十天半月出不来。
村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很高,很壮,很能喝。随便问了些情况,就到了中午,他到村里提了一些猪肝猪肠,又拌了一个小菜,几双卫生筷子,一瓶老白干。村委的桌子一拼,三个塑料杯子倒满,就喝了起来。
村长实在能喝,我们领导也不弱。一面喝一面谈,一瓶酒很快见了底。两人仍然意犹未尽。后来,直喝到半下午。我们又穿了高筒胶鞋,踩着烂泥巴回去了。
从那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就住在老家。我们家与村子只有三四里。每天早上骑车到住村,看一看,转一转。也没什么事。例行公事一样,然后就沿了旁边小路慢慢回去。正是秋日天气,木叶萧疏,田里青旷,看着绿绿的麦田,还有高远天空惊起的振翅的鸟儿,感觉很美,很有诗意。让久在办公室待着的我,忽然有一种出笼之鸟的感觉,如同袁中郎《满井游记》中说的,人如同脱笼之鹄。轻快自在。
住村大概一个多月,随着上面要求一松,也就不了了之了。但看看现在住村,村村柏油路,处处都能开车。而且村室有空调有暖气,就感觉时与势移,感慨着今非昔比。
王自亮专栏 | 新年随想
王自亮专栏 | 如果民国大师们在现代
王自亮专栏 | 话 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