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机关办公楼里最后一个关灯的人
谢国军如往常一样,拎着他那泛黄的塑料茶杯,关闭办公室的灯,一个人走出寂静的机关办公大楼。
走到一楼的大厅哨位前,与站哨的战友打了个招呼。
“谢班长,你还没休息?”
“嗯。刚好要回宿舍”谢国军打了个哈欠,“十(点)到十二(点),天凉了,晚上记得多穿件衣服。”说完,一个转身走向宿舍的路。
走出机关办公大楼,漫天的星辉格外明亮,部队的深墙大院里也格外寂静。除了月光,鲜有亮着的灯。
这是谢国军军旅生涯中最平常的一天,却也是不那么寻常。
作为一名即将复退转业的老兵,干了十余年新闻报道工作的老谢,就在今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趁着丰富部队文化生活的契机,老谢办了一场个人文化摄影展,这在支队建制以来,还是头一回。说是影展,实际上只是把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摄影资料,充分反映部队工作生活的多幅照片,制作成了文化背景墙,供单位新办公大楼落成中展示。
这是一场并未署名的影展,但大家谁都知道,能够有此“实力”者,整个支队上上下下,也只有老谢一人。
这些经年的照片,都是老谢从自己内存所剩无几的移动硬盘里精挑细选的,每一个拍摄时的场景,老谢都能历历在目。这些年,从旧军装到新迷彩,从旧营房到新办公大楼,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老谢还一直奔波在他的新闻岗位上,和他的相机“战友”,共同见证着部队的历史变迁。而老谢,也在部队的摸爬滚打里,度过了他的而立之年,几近不惑。
002 拍一张不用“美颜”的照片,他用了16年
老谢看起来要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许多,本是鱼米之乡的南方人,却皮肤黝黑,华发早生,还有着一双幽深的“熊猫”眼袋。
想起十八岁那年,被一列绿皮火车拉到了陌生的青岛,从此在这座海边城市里扎根生长,掐指一算那还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
没想到,这一干已然十六个年头,同籍的战友早已回归故里,新兵送走了一茬茬,自己也历练成了名副其实的“兵王”。
那个时候,照相还都用傻瓜机,胶卷和电池都要频繁更换;电脑是个新生的事物,一篇篇稿件都要工整地誊写在稿纸上。
就是那个年代偶然的一次机会,入伍不久的老谢喜欢上了新闻报道,通过长期的自学,熟练地掌握了这一门“手艺”,从此未曾间断过。
老谢印象最深的,是那段辛苦并充实的学习过程。
在完成了每日紧张的工作和训练之余,便是老谢挤出来的学习时间,通常已经是在部队的熄灯过后。这时的机关图书阅览室,便是他一个人的求知乐园。那个时候,老谢的读书笔记和剪报足足有一个书柜。这些年他都敝帚自珍地珍藏着。他也时常迷醉在万千的书海里,忘记了时间,很多次都是抱着书本,在阅览室的地毯上进入了梦乡。
有一次,赶上上级领导莅临部队视察,老谢经管的图书阅览室是那次参观的重点,室内的卫生及规范化自然成为了关键。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有一本放在书柜顶端,实用的新闻写作类书刊进入了老谢的视线,像是诱人的美味,悄然夺走了他的注意力。他即刻进入了书本里,贪婪地吸允着知识的“乳汁”,却忽略了“高处不胜寒”,终于还是从梯子上“落马”,硬生生地摔得头破血流。
如今,那个额头上的疤痕依然清晰可见,像是时光开出来的花,记录着老谢当时的那段因梦执着的岁月,和他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003 每一个硬汉,都有一颗柔软的内心
人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十余年“朝六晚九”的军旅生涯,让老谢从懵懂走向成熟;如今奔走在不惑之年的他,用青春和汗水为自己赢得了许多的荣誉和尊重。这些年,老谢出色地完成过部队宣传工作的各项任务,包揽的奖章与证书,赢得的掌声与口碑也正是对青春无悔的最好诠释。
“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报纸(网络)上”,这是老兵谢国军经常说的话。于外人看来,这位七尺硬汉凭借着勤勉踏实,为自己赢得了看似不尽地风光。殊不知,在众多荣誉和光环的背后,老谢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心。而他的那份柔软,归结于对于家庭,对于父母妻儿的亏欠。
十年前,父亲在一次事故中发生意外,生命危在旦夕。因部队特殊的工作环境,老谢收到噩耗已经是很晚之后的事情。作为家中独子,他含着泪完成了手中的工作,然后乘坐末班的火车,跨越好几个省份走向回家的路。没想到,到家已是第三日的清晨,父亲早已抱憾而终。等待他的是从此的阴阳相隔,和回不去的旧时光。他只能默默地跪在遗像前,拼命地叩头,或是排解悲痛,更是为亡父致歉。
七年前,妻子身怀六甲,恰逢08年奥运会(青岛)帆船赛事,所在部队担负着现场安保执勤任务。作为部队新闻工作的排头兵,老谢和其他战友一样,驻扎在现场达数月之久。妻子临盆的那一日,家人打爆了电话,却迟迟未见他的踪影。待到任务结束回到家中,孩子都快满月了。刚一见面,妻子便委屈地嚎啕大哭,抡起枕头朝他的脸上投掷,他只得无奈地将妻儿搂在怀中,半天说不出话来。
五年前,母亲体恤妻子的不易,从千里之外的湖北老家,前往驻地青岛帮忙照看孩子,一个人下了火车便在偌大的城市里迷了路。母亲浓重的方言很难与人沟通,人潮如鲫的广场中央着急地啜泣。在母亲常居青岛的三年来,除了居住小区附近的超市和儿子的学校,哪里都没有去过……
无意中谈及这些心酸的过往,老谢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诚然对待工作,他是有口皆碑的“拼命三郎”,但在妻子的眼睛里,他却是个“负心汉”;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他更是一个“最不靠谱”的父亲。
004 送战友踏征程,人生路上盼重逢
老谢有个习惯,许多年来未曾改变。每年老兵复退的那一天,他都要背上他的相机,前往车站为战友送行。这是一个老兵和一群即将远行的战友之间特殊的告别仪式。
在人潮涌动的站台上,很多人都争先恐后的,要请老谢再为自己照最后一张军旅照。老谢也欣然地按动着快门,用心地为大家记录着那一幕珍贵的时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年的老谢为战友送行,总是感慨万千,在军乐的嚎啕之际,偶尔也要红了眼眶。是的,很多熟悉的面孔和交错的目光,都将于那一刻各自奔向远方,有些人或许只能,天涯就此别过。许多次,当列车缓缓地从视线消失,老谢的情绪久久都无法平复。他伫立在月台上,用蓄满深情地目光凝望远方,沉默地像一只疲惫落单的骆驼。
后来,老谢的移动硬盘里挤满了很多可爱的面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唤不出姓名,说不清籍贯,唯有那一身身绿军装依旧熟悉;哪怕在遥远的未来,也都将在彼此的生命里熠熠生辉。
光阴荏苒,终于有一天,老谢也要像很多年轻的战友一样,同他的军装告别。只是不知,今年的这一季,还有谁会站在月台上,要为一位老兵送行?谁还会拿起相机轻轻抖动快门,来为老谢亲自去照最后一张军装照?
这个季节,初冬的寒风卷起了落叶,盘旋在岛城的上空,成了萧瑟的风景。十六年的风霜,镌刻在老谢的额头和眼角,变成了皱纹。
十六年的军旅之路无比的漫长,岁月改变了记忆的模样,村口的小树苗已然铁杆虬枝。十六年的光阴又是那么的短暂,回想起刚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好像还只是昨天一样。
最后,愿山野浓雾都有路灯,风雨飘泊都能归舟。愿老兵从此以后的人生之路,艳阳高照,一路花开!
人物简介:
谢国军,武警山东省总队四级军士长,全军优秀新闻报道员。入伍十六年,累计撰写及发表新闻稿件千余篇,三次荣立三等功,军内外获奖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