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晚自习的路上,同事——一位前辈讲了这样一件事:她的儿子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到郑州来了。
原因很简单,别人给儿子介绍了一位姑娘——郑州的一个中学教师。准丈母娘说,小伙子这么帅,距离这么远,我不放心。女儿去北京,吃惯了米的孩子又不适应。
前辈很伤心,臭小子一声招呼都不打,擅自辞了北京的工作。生米煮成了熟饭,才来通知我和他爸一声,真是儿大不由娘啊。可怜我和他爸辛辛苦苦、省吃俭用这么多年,就为了他能有个好去处。这才刚在北京站稳脚跟,眼看着前途一片光明,他却在这个时候放弃了。
是啊,不要说父母,就是局外人,也会觉得可惜。天涯何处无芳草,在北京这样的皇城根儿下,多少先机可占,多少人挤破了头想要寻一立锥之地。还愁找不到一好姑娘?
我笑问前辈,儿子多大了。前辈说快三十了,我说那就甭操心了。他早过为了爱情,头脑一热,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的年少轻狂。做出这样的决定,必是经过了一番激烈地思想斗争、反复斟酌。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结果。前辈轻叹,道理我都懂,只是不甘心啊!
告别了前辈,我陷入了久久地沉思:爱情是什么?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最好的爱情?答案不得而知。这是一个太复杂的命题。
但我却由这个故事想到了另一件事:前不久,我去参加了一次培训学习,为期半个月。课程紧张,地点偏僻,都可以忍受,最让人觉得难捱的是饮食。吃惯了米的我们,来到了这个以面食当家的地方。真的有些食不知味。即便买到米饭,全然吃不到家乡的风味儿。一个星期下来,我的两个同伴不服水土的不服水土,闹肚子的闹肚子。
幸亏我上大学时,曾在这里呆过几年。好歹喝过这里的水,吃过这里的面,曾经有过磨合期。如今再回想起来,竟是那样地模糊而遥远。故地重游,竟是再也找不到熟悉的感觉。恍然忆起,即便是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那个人,似乎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要在这里生根落户。
同伴还打趣我,当年你怎么就没留在这里呢?是啊,为什么呢?
现在想来似乎潜意识里缺乏一种味道——爱情的味觉。我们经常说,一个女人要想征服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征服这个男人的胃。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说到这里,我们几个人在那儿感叹:异地恋的人可真有勇气!开始要忍受距离带来的相思之苦,即使后来修成正果,终究有一个人要忍受味觉之痛。饮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是相伴终生的烙印。一如乡音,无论辗转多少地方,历经多少年,总能在你的话语里捕捉到她的身影。
长期以来固定生活形成的味觉习惯更是如此,无论你怎样地迁就改变,根深蒂固的味蕾习惯总会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地干扰着你的幸福平静生活,在你的心湖掀起丝丝遗憾的波澜。一切顺利美满时,它可以忽略不计。可若果遭遇坎坷磨难,它就有可能成为毁掉一段美好感情的不定时炸弹。说真的,特佩服那些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一切,尤其是饮食习惯的人。
终于豁然开朗:最好的爱情是什么。最好的爱情,怕是莫过于当不能两全时,他或她做出了包括味觉在内的一切放弃,追随你的脚步。从此哪怕海角天涯、茅屋寒舍、粗茶淡饭……亦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正如前面那前辈的儿子,几近而立之年,不可能没有情感经历。但他不早不迟、不偏不倚,恰恰在自己心智、情感都已基本成熟的年华里遇见了她。那个于千万人里一眼遇见,一见倾心的人儿。于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抉择:放弃可预见的光明前途,辜负父母殷殷的期盼,牺牲自己来成全她的味蕾习惯和环境习惯——爱情的味觉。
终于相信,爱情是有味觉的,敏感而娇嫩。只有善于呵护的人,才能收获幸福。人生就是这样,有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整个人生美满与否的关键。一如爱情的味觉。
我们有理由相信,前辈的儿子一定会获得幸福。他是那么一个懂得付出的人,只有懂得付出的人,才更深地懂得珍惜的可贵。而女孩子更会幸福,因为她遇见了一个愿用自己全部世界,来成全和呵护她的幸福的人。爱情如此,爱人如此,人生何其有幸!
在这里,让我们真诚祝福他们:一生安好!幸福相伴终老!用平淡温馨的彼此守护书写爱情的最美华章。
更祈愿还在爱情里企盼、流连的人儿,都能遇见一个珍视爱情味觉,亦如珍视自己人生的他或她。如此,爱过,人生便没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