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意思就是,如果我们不想成功、快乐,获得良好的心态,其他人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没办法帮助我们。如果我们不主动去给身心松绑,享受生活,上帝也无可奈何。而我们要摆脱身心的束缚,就要摆脱自己的狭隘与顽固。
我们一直在迷惑是什么禁锢了我们的身心,让我们远离了快乐与成功。其实,我们的“自我设限”就是捆绑我们身心的主要原因。
试着给自己的身心松绑,放下执念,放下世俗眼里的“成功”,生活并不是竞赛,没有输赢。也不是蛋糕,别人分了,自己就减少或者没有了。生活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选择享受生活乐趣。往往决定我们能否幸福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只有我们内心想要获得生活的快乐,我们才能真正获得生活的乐趣。当面临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我们要善于将困难变成突破自我的机会,勇敢打破自己的怀疑、不安、沮丧,让我们真正寻找并获得生活的乐趣。
快乐其实很简单,但首先要我们勇于打开自己的心门,感受到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更要有一颗善于发现快乐与能体会幸福的心。如果我们太在意,就会感觉不到生活里的其他乐趣。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与寻找,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就会看到生活中别样的风景。
许多时候,我们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于是我们又疲于奔命地追赶那些目标,让自己整个身心都像绷紧的琴弦,匆忙又急躁,哪里还能感受到乐趣?所以,要想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就要放松心灵,净化不必要的欲望,适当放下内心的欲望,不让自己为蝇头小利纠缠不休。
虽然我们处在物质与信息都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慢慢地,冰箱并不能激起我们对美食的向往;整橱的衣服,也不能让我们感觉自己年轻;甚至,那么多朋友也只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来来往往……爱尔兰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有句名言:“简单的就是正确的。”要学会给自己的身心松绑,就要懂得选择与舍弃。
提到北大中文系的张鸣教授,几乎所有学生都有相同的看法:“有趣,好玩。”因为他的“有趣,好玩”,让他成了最受学生欢迎、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北大教授之一。
张鸣教授的授课过程里,绝没有“枯燥、苦闷”一说。比如,他在给学生讲宋元文学史时,讲宋词时,即兴用古典的唱法给学生们唱宋词。他唱不算,还鼓动学生举行“唱词会”,让学生也尽情地唱宋词。经过这一“唱”,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宋词的理解,甚至对中国的古典音律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也不反对学生们用现代的唱法去唱宋词,但学生们都反应,相比张鸣教授古雅的唱法,现代明快的唱法不仅在宋词的意境上差了许多,甚至还略显俗气。对于学生们的结论,他不置可否,浅浅一笑:“唱宋词在当时就是民间唱法,就是现在的流行歌曲。”
张鸣教授上课的课容量极大,每次上课几乎都要“压堂”10分钟到15分钟,最少也要5分钟,学生们对此都习以为常,却没人对他延迟下课产生反感情绪。原因就是他会“引诱”。比如,眼看就要下课了,他会装作看一眼时间:“啊,就快下课了。我们把最后一个问题讲完了再下课,好不好?要知道,下面一个问题非常‘好玩’。”他的“引诱”是这样的:“这个东西讲起来太长,不讲呢,又太可惜了,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比较好玩……”他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有时,讲课时,他说起一段好玩的故事或者念一段好玩的文章时,听课的学生还没反应,张鸣教授却自己先笑起来,觉得“太好玩了”。
这种“享受”的轻松心态,不仅不妨碍张鸣教授的授课与学生研究,反而为他的工作与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许多人之所以距离幸福很远,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他们首先捆绑住了自己的内心,然后又用心态禁锢了自己的行为,给自己设了限。事实上,阻止我们快乐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不擅长给自己“松绑”。
(1)随时将生活“清零”
将已经穿不了的旧衣服、用不了的旧家具等物品处理掉,将冰箱里快过期的食物一一清理,尽可能地清理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才能让我们开始新生活。
(2)别相信大家以为是“真理”的“伪真理”
诸如“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再比如“只能胜,不能败”,这就让攀比的绳索紧紧地绊住了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放松自己。认清自己,认清现实,认清自己的优劣,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