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3篇

导语:《朝花夕拾》让我收益良多,而书之趣远不止这么多,书无疑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只愿它可以伴随我们一直到老。 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朝花夕拾》读后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篇一: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篇二:

人,无非是生老病死,但是,在读了《朝花夕拾》的一篇文章——《父亲的病》中,我对“病”这个字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中讲述了鲁迅父亲生病时找名医来治,却被他治死的事。鲁迅在文中用了一句话来说明:“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是啊!这就是旧中国的命!这种命是来源于病,中国人心灵上那种封建、迷信和愚昧的病!这种病无从医治,只能靠自己,打破“建设,封闭社会”的铁笼,才能重获新生。

父亲的病,虽然不算特别严重,但在这些所谓的“名医”眼中,却是无所谓对待,终究是害死了父亲。其实,名医自身也有病,这病不会至人于死地,但会让人心慢慢坠落,变得狠毒、无人性。所以,只有正直人才是真正健康,其实心中有偏见,有不善的人,都是有疾病的。

医人先医己,无医治自己的心灵,再去医治他人。只有一个心灵健康,不持偏见,开放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健康,真正的幸福与成功。

鲁迅的时代是个迷信,狠毒与封闭的时代。衍太太在父亲即将逝世时还叫鲁迅叫喊,让父亲不得安生。陈莲河珍金奇贵,却毫无本领。在看到医治不得时,还说需查查有什么冤愆,说是前世的事。在这个纷乱而残忍的世界中,父亲在这些有“心病”的人中痛苦逝去,令鲁迅十分痛恨封建,痛恨心灵中的病,痛恨那些虚有其名的无能者。

病,心病,在封建中一一体现了出来,心灵的病,比一切更加残酷,更加地绝情。

医能医病,却医不了心病,只有自己,能让心灵之病去除……

篇三:

初中时就买了这本书,但看了几页之后便再也看不下去了,主要的原因是看不懂,根本不明白作者在讲些什么。事隔几年之后,在今年的寒假,在整理书架时,无意间发现自己还有这本书。拍拍附着在书上的灰尘,“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几个鲜红的字眼映入眼帘,想想看并不厚的一部书早在几年前就买了也看了些许,但就因为看不明白,便搁置在一边,几年之后还是在整理书架是发现的,压根自己已忘了这本书的存在,对此不禁对这本书产生了愧疚之情。

《朝花夕拾》主要记载的是作者童年时及青年时的一些往事,作者截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五猖会》中,作者为了观看迎神赛会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这一事件的描写颇感有趣。儿时的作者对迎神赛会充满了期待兴奋,而这一切愉悦的好奇的思绪,却在父亲突如其来安排地一个任务后,有晴阴,由兴奋向失落无奈。这一心理波动的描写,表现的不仅仅是作者本身的情感变化,还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那时的孩童是无可奈何的,是无助的,他们无辜的成为了封建时代的产物,是一群年龄最小的受害群体。与他们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我们不用背《鉴略》,迎神赛会对我们也不会有多大诱惑力了。一到节日,父母便带着我们上各种各样的公园,展览馆,丰富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每当看见五六岁的孩童牵着父母的手,带着一支卡通的气球,闹着让父母带上自己玩这个或哪个游戏时,这便使我想到,在去观看迎神赛会之前被父亲逼着背《鉴略》的鲁迅。虽然,我也十分同情鲁迅的遭遇,但从另一面看,鲁迅小的时候何尝不是个孝顺,听话的孩子,对于父亲的那苛刻的要求,鲁迅服从命令,认真完成。

说到孝顺我又不得不想到《朝花夕拾》里的另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作者着重分析“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斥责这类封建孝道的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有趣”的孝道故事。虽然,我们不提倡以这种方式尽孝,但“孝”这一话题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以来一直受人们讴歌的。古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哭竹生笋”等经典孝道故事,但现如今,已很难在物质充裕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如小说中沉香,哪吒等那些孝感动天的故事了。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为了拥有更成功的事业,人们无暇停下忙碌的脚步尽心地照顾年迈的父母。有能力给予父母优质的生活条件,却难以满足父母那份期待关怀的心愿。不仅如此,现今的家庭多以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惯着,简直一个皇上待遇。自然而然的,如此一皇小子脾气更是大了不少,别说是孝顺了,没做出对不起父母的事已是万幸中的万幸了。可想而知,当今的我们更应该灌输更多的孝道,让父母门的千叮万嘱,苦口婆心,能够使我们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让我们受好的教育,图的不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有个好的未来,而我们却把他们的关怀当作了理所当然,与父母顶嘴,因怄气离家出走等事例都与孝道背道而驰。所以,正在茁壮成长的我们,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鲁迅的这部作品,引发最深的感触便是以上两点。我们是幸福的,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3篇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范文  范文词条  
书籍

 权威实用的育儿书籍10本

导语:都说是坑爹的熊孩子,却不知道这帮熊孩子其实最初是被父母坑了!恰是因为父母在他们幼年的时候不作为,才有了今天的熊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今天开始耐心的面对自己...(展开)

书籍

 《风与树的歌》读后感大全

导语:《风与树的歌》是一本分不出作者和作品世界的书。很多作家都会用他们的才思和情感描述一个充满趣味或值得深思的作品世界,作家自己置身在作品之外,他们像作品的父亲...(展开)

书籍

 甜宠言情小说推荐,本本精彩

导语:麻烦你把手头的事情先放一放,我们来谈个有关一辈子的大事情。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甜宠言情小说,大家快来看看吧!1、《人海中的你》——袖侧完美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