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幸福也不是只有一种幸福。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毅然前行。今天励志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分享这本书的内容鉴赏,希望大家对它能有更深的见解。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珍妮特·温特森的半自传性小说。全书以主人公珍妮特的童年回忆作为主线,以许多则自编童话、寓言故事、传奇故事和圣经故事作为副线,讲述了珍妮特在家庭、信仰、学业、正常等等束缚中的挣扎,以及她的成长、交往、出走乃至与过去和解的经历。正如作者所言:"是做正常的选择,还是追随自己的心呢?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确实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年轻女性。"小说流露出了大胆的、不同寻常的、光芒四射的精神力量,也许扭曲的童年阴影、生命中的那些阴霾从不会真正离去,但当我们做出抉择,也就分离出一个属于过去的自我,过去依然存在,但新我得以重建,我们也就找到了救赎。《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离家独自生活、重新追寻爱的真理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自己。
人物介绍
珍妮特有着懵懂而波折的成长经历。起初,珍妮特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信徒,后因爱上另一个女孩被迫离开教会。珍妮特不同寻常的性取向导致其与母亲决裂,并离家出走独自闯世界。在从事一系列不同的工作之后,珍妮特最终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小说结尾处,珍妮特返回家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母亲的和解。
作品主题
英国当代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书写女同性恋题材的作品。这部半自传体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写了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对自我同性倾向的认同而遭受到了来自教会、家庭以及男权社会的压制,为追寻自我和真爱最终走上了与家庭、教会决裂的道路。本文从性别政治的视角来探讨女主人公珍妮特如何在宗教教义森严、男权文化霸权的环境中,大胆地认同自己的性别倾向,最终实现自我追寻的艰难之旅。
在女性主义浪潮的推动下,女性不再参照男性给定的标准,而是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独立的价值观。随着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女性小说家力图对小说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做更彻底的实验和改革。珍妮特·温特森便是通过创新的手法探讨爱情、身体和政治等话题最具想象力的一位作家。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剖析温特森在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如何通过作品的整体结构、叙事模式以及题材选取等方式挑战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颠覆男性霸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艺术特色
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非常大胆的作品。小说取材于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却又融入了神话传奇、童话寓言等虚构的成分,从而模糊了传记与小说之间的文类界限。同时,通过写实性叙事和自我反思性叙事这两重声音的交叉和并置,温特森揭示了小说的虚构本质和叙事性质。除此以外,小说还通过戏仿和互文的技巧对传统、历史和现实价值进行批判、质疑。所有这些都凸显了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颠覆了传统叙事策略和读者角色,体现了温特森在文学范式上的创新以及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
一、互文性叙事结构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圣经》旧约前8篇的篇名作为小说每一章的标题。通过与《圣经》的互文,形成了对这部集权主义、父权主义、西方文明重要文本的后现代反讽,挑战了事实与小说之间的区别。《圣经》文本本身已是错综复杂,既不是完全的历史事实,也不是完全的虚构小说,而是一种事实与小说的统一体。温特森重述这一文本,质疑了其价值和意识形态,借此改变被压迫和边缘化的女同性恋者的地位。
温特森通过对《圣经》的后现代戏仿,将女性主义意识贯穿于叙事之中,将《圣经》改写为一部以女性为主体的半自传成长小说,体现了小说叙事本身的可塑性,批判了异性恋的主导叙事模式,由此达到解构男权中心的目的。
二、嵌套性叙事结构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框架叙事是女主人公珍妮特的成长历程,在小说的第二层,嵌入了寓言、亚瑟王传奇和童话,形成了一个嵌套式的叙事迷宫。旨在采用多种叙事方式将嵌套叙事与框架叙事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实现与框架叙事相通的主题:女主人公在成长中,不断努力挣脱强权母亲的束缚,反抗单一父权话语的压抑,追寻真正自我的艰难历程。嵌入的寓言、童话故事和传奇等虚构叙事展现了年轻女主人公所亲历的幻想,代表着年轻女孩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身份,由此表现主体具有复杂的心理需求和多侧面的自我。
作品影响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于1985年获得惠特布莱德首作奖,被评选为英语系学生必读的经典读物,入选《卫报》死前必读的1000本小说,并被改编为BBC热门剧集,荣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