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心理,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都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呼百应,万人景仰”的领导者。然而想成为“人上之人”并不是那么容易,从古至今只有极少人实现了这个目标,而管仲就是这极少数人之一。他认为,只有在这几个方面远远超过别人,才能够让别人对自己的领导心服口服。
1.人际关系的把控
管仲首先提出:“察数而知治。”就是说,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把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及其力量对比等情况摸清楚,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加以驾驭。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影响他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占据主导地位,能够成为人际网络的枢纽和节点。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沛公”,很大程度就因为他在沛县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并且使自己成为这个人际网络的枢纽。
2.高端工具的使用
管仲讲:“审器而识胜。”其实就是建议领导者要善于借助高端的工具来展示自己的实力。为什么现代人喜欢秀豪车、秀一些价格昂贵却没有太多使用价值的奢侈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这个“物质比拼”的方式,来把自己与普通大众显著地区分开来,来震慑别人想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攀比心理。
3.智慧思维的产生
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领导者之所以能领导别人,从功能上来讲是因为他要比别人更聪明,更有经验。管仲对此也有同感,他指出:“明谋而适胜。”就是要求领导者一定要重视精神力量的建设,在智慧和思维方面要取得对于下属的压倒性优势。怎么做的这一点呢?第一,要比别人看得远,前瞻性地收集信息和资料;第二,要比别人想得深,要对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来反复思考;第三,要比别人稳得住,不被外在因素和自身情绪所影响。
4.个人形象的塑造
管仲最后提醒领导者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形象塑造,他提出:“通德而天下定”。因为只有强大而仁慈的力量,才能够让人在服从的同时心生感激之情。如果领导者不重视这一点,就会像曹操一样被打上“奸雄”的标签,称为别人茶余饭后攻击的对象。而刘备非常注意这一点,因此无论怎么落魄,都会有高人在关键时出手相助。
“学习改变命运”,并不是说只要拿到一个文凭就大功告成了,而是指在思维和智慧方面与别人相比要取得优势。只要我们这种相对优势积累得足够大,不愁没有机会“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