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度心术》是唐代宰相李义府所写的古代中国谋略名著。该书旨在将攻心术的手段套路标准化,完全以实用为终极目标,属于中国历史上顶级的进攻权谋学。到目前为止,解读《罗织经》和《度心术》的除了著名作家马树全,就是现在的自媒体人“青风若凡”。
青风若凡,写中国自媒体界与众不同的文章,通过引入现代心理学,用现代思维解读《度心术》,表达我们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旨在挖掘人心的秘密,让你了解人心的内在过程,告诉你赢家的秘密和成功的套路,助你拥有更好的思考和认知能力。
我们不希望你做吃人的狮子,也不希望你成为只会愤怒的驴。愿你我皆能修得大智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01: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尽相同,人们都追求荣华富贵和名声显赫,厌恶贫穷,这是人的天性。贫穷不仅是罪恶的根源,而且还限制了人的思维和视野。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赢得这一切,保证自己成功呢?成功的核心在于人的思维:
一、有了正确认识和思的考技能,就有了正确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战胜大众盲从,摆脱思维的限制,就可以冷静的看清楚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具有独特的眼光和判断的原则,可以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事情的规律。
三、从不抱怨,有良好的心态,从不做无意义和没有价值的事。
四、掌握规则,对财富有明确的认知,财富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不是目标。
02:
一、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荣华富贵是需要争取的,所以人们相互陷害。不论大到国家之间还是小到个人,都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利益在某一个圈子内和时间内,是恒定的,你若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去生活,那么等待你的只有被掠夺和淘汰。
二、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
宋真宗时期,有个官员叫王钦若,善于揣摩人意,皇帝很喜欢他,关系也很亲密。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寇准功不可没,真宗也很看重寇准,王钦若内心非常嫉妒。担心会影响到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和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对皇帝说,澶渊之盟是在兵临城下时签订的,有什么比这个更耻辱的呢?
说寇准拿真宗做孤注一掷做赌注,寇准也是洋洋自得,皇上忌讳大臣宣扬自己的功劳,于是怒火中烧,把寇准贬到外地去了。
在古代官场,你不去陷害别人,别人就会陷害你,那是封建皇朝时期的大环境使然。而对应现代职场,你不懂利益的规则,就会成为别人利益的拌脚石,无缘无故给自己增加许多障碍和困难。
三、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孙斌和庞涓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这对昔日的同窗兄弟因为忌恨反目成仇,最后一个受了膑刑,一个被乱箭射死。同为鬼谷子先生的得意门生,都是当时的顶级奇材,让人痛惜不已。
故事梗概大概是这样的:庞涓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庞涓到了魏国,魏王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有本领,很快就建立了大功。
这时自己的师兄弟孙膑也下山了,庞涓把孙膑推荐给了魏王,魏王非常器重孙膑,庞涓担心失去自己荣华富贵,他害怕孙膑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他陷害孙膑通敌叛国,魏王大怒,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通敌叛国”。最后马陵之战,乱箭射死了庞涓。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人们认为生死富贵,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们心里相互忌恨的。嫉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的三大原罪之一,人们尤其忌恨身边的人比自己强,比自己过的好,尤其突然发达的亲友与自己的落魄,形成显名的对比,自卑让人痛苦不已。
四、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在武则天时期,有人从政绩角度去诬告狄仁杰。后来狄仁杰升职到宰相一职,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的时候,我知道你有很多很好的政绩,你想不想知道是谁中的你?”武则天之所以没有惩罚狄仁杰,因为狄仁杰政绩显著。
但是在下一年,来俊成换了个理由,诬告狄仁杰谋反,轻轻松松差点要了狄仁杰的命,曾经还有人对武则天说过,狄仁杰这个不太听话,也遭贬过官。所以说你想陷害别人,就不要攻击他人的长处。
你想陷害别人,就不要诋毁他人的长处。你若诋毁他人的长处,只能显得你自卑与无能,而且更容易遭别人轻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生活中这样案例比比皆是,人们只会认为你嫉妒别人的才能,才这样做的,而且还会更加的疏远你。
五、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明朝内阁辅臣徐阶除掉严嵩父子用的就是这个套路。徐阶与严嵩争权夺利,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徐阶在严嵩得势时,百般讨好严嵩,唯命是从,为了讨好严嵩,将其长子徐璠之女许配严世蕃之子,使得严嵩很高兴,不再怀疑徐阶。
等到世宗不信任严嵩的时候,徐阶加倍讨好世宗,大力营造宫殿,诬告严嵩专权,图谋造反,这就触及到了权利安全,最后严嵩倒台,严世藩被捕下狱。
你想伤害别人就得在他落魄的时候,不要在他强势的时候打击他。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恃强凌弱,别人弱的时候打击他,他可能毫无还手之力。别人强的时候,你打击他,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和努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非常不划算的事,凡事都讲究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六、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东晋时期,司马绍即位之后,温峤应拥立司马绍有功,被任命为中书令,参与机要。因为破坏了王敦废立计划,引起王敦不满,请朝廷派遣他做自己的左司马,并且计划伺机除掉。
温峤假装勤勉恭敬,为王敦出谋划策,百般讨好,又与其心腹钱凤交好,渐渐取得王敦的信任,让王敦外派,之后偷偷返回建康后,温峤将王敦的谋划与虚实尽数禀告给司马绍。司马绍决定讨伐王敦,在讨伐过程中,王敦病死了。如果不是温峤隐藏的深,或许早就被除掉了,也就没有后来的荣华富贵了。
敌人察觉不到,我一定把真实隐藏起来。成大事者,必定是心机深沉之人。有心机有城府,别人看不透你,自然不知道该如何算计你。
七、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大明朝鼎鼎有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曾经历过这么一档子事: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报考生员,其机敏伶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他嘱咐张居正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
这一年,张居正补府学生一年后,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但顾璘并非出自私心,而是希望对他多加磨砺,以成大器。打压并非不喜欢,而是希望对方能更加强大。
贬低嘲讽打压别人,并非是真的贬低嘲讽打压,这是君子的谋划。对于谋些人,与其鼓励夸奖他,倒不如去刺激他,激发他的斗志,会比夸奖鼓励更有效。人都有不服输的志气,但要守好度,不然会适得其反。
八、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战国秦赵的长平之战就是如此,典型的捧杀术,把一个毫无作战经验的年轻,吹捧的比战神还牛逼。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也葬送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也断送了赵国的未来。
不断去吹捧一个人,假的也会变成真的,便会失去理智,被赞美冲昏了头脑,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中国历史上这类事件比比皆是,这就是戴高帽子的捧杀术。
夸奖并非真的夸奖,是小人的手段,这就是捧杀术,有些人非常善于捧杀,把你说的天花乱坠,简直是人间奇迹,最后把你往火坑里推。
九、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前文提到张居正老师徐阶,能扳倒严嵩父子,就是因为世宗修宫殿一事上,世宗对严嵩父子产生了不信任。徐阶又百般讨好世宗,于是趁机毁谤他们父子造反,图谋不轨,于是世宗除掉了他们。君主和大臣之间产生了怀疑,就可以有毁谤的机会。
十分信任的俩个人之间,你毁谤别人,毁谤者还会可能遭到打击。假如他们之间不信任,听话者,会把话题放大无数倍,历史上遭到陷害的忠臣,无不是如此。
十、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女皇武则天,在唐太宗李世民快要去世的时候,因为天机,都说由武代李,大臣们都建议除掉武则天。有一天唐太宗把武则天叫到床边,问她愿不愿为他殉葬,武则天说臣妾愿到削发为尼,为陛下日日祈福,延年益寿,唐太宗就同意了。
孰不知武则天早就和唐高宗李治,滚了好多回床单了。为了还有机会,陪葬就彻底断绝了机会,适当的放弃利益,保命是值当的。
被人陷害的人很多,放弃利益的人可以免除祸患。很多时候,你不害人,人却要害你,因为利益的关系,你可能无辜的很,但是你没办法,社会就是这个样子,适当的时候,放弃一些利益,保护自己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十一、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不嫉妒的人非常少,能容忍别人可以消除怨恨。嫉妒是人的天性,很少有人能根绝的。凡事能容忍别人,可以成大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国秦惠王执政,秦惠王是非常有为睿智的君主,吸引各种才智之士,当时有名的人才张仪和陈轸,都为惠王所用。张仪自认为不如陈轸,嫉妒陈轸的才华,害怕失去惠王的宠信和优待,多次在惠王面前毁谤陈轸,有一次,张仪对惠王说,陈轸都是为自己,是楚国的间谍。
惠王大怒,然后质问,陈轸举了个楚女的故事,说动了惠王,意思是,我不忠于你,如果到楚国,楚王也会认为我不忠于他,这样自己俩头捞不到好处,还败坏了名声,他不会干的。之后惠王更加信任陈轸了,之后陈轸还是离开秦国了,让张仪给支走了。
这个世界上不嫉妒的人少,尤其身边同一层次的人,突然某天发达了,这个就再也无法融入以前的群体了,一是其他人的嫉妒,二是其他人内心的自卑,三突然发达者的装逼心理。想融入原来的群体,就必要有容人的胸怀,强者不装逼,弱者不嫉妒,这样才能合作互利共赢。
03:
有人说成功可以复制,也有人说成功是复制不来的。这俩句话都不完全对。
我们通常讲成功可以复制,只是复制其中的规律,和一些需要具备的个人条件,而对于其他则不可复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现实,自己要有相应的成功方式。
但成功的本质,从未变过,变的只是方式和套路。
愿青风若凡此篇解读的《度心术》系列之二,能给你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