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古往今来,分心似乎是影响人类效率的头号顽疾。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人在醒着的时间里面有将近47%都是在想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以外的其他事情。地产大亨《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里面则提到,要想成就更多,就必须“聚焦目标”。可是如何才能保持专注呢?JOTFORM创始人Aytekin Tank提供了自己的建议。
“最重要的事情,可千万别被那些最不重要的事情随意摆布,永远不要。”
——歌德
Gary Keller(编者注:地产大亨)在其2013年的著作《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Behind Extraordinary Results(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提醒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赚得更多,成就更多,干的事情更多呢?那是因为他们“目标聚焦”了,他说:
“如果你期望凡事都迈向成功,那么你就必须聚焦目标。
“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要明白,事事都有轻重缓急,你必须从中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
要明白,事事都有轻重缓急,你必须从中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这样你的目标和行动之间就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成功取决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你是否专注。”
这个建议太好了,这让我想到了那句话:“你可以做任何事,但做不了所有事。”
我的确知道,每次只专注一件事是我们公司的基础。我知道,我们可以去玩玩编外项目,但我认为成功来自于深耕而不是拓宽。我们的140名员工全都专注于一个产品。我们从不分心。
聚焦目标一条路走到黑听起来很容易,但是一路上到处都是新奇的机会和新鲜的玩意儿。分心无处不在。
有时候你想试一下水,而创造力往往需要抽样。
但是再次地,如果你真心想实现目标,那就需要坚定视野。
比方说,我们公司总会选出每年重点关注的领域。今年的重点是数据。
我们所有团队和职能部门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用数据来提高用户的生产力。每个员工的任务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当你聚焦重要的事情时,结果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把所有的选项都列出来,然后挑选出真正重要的。设定好你的焦点区域然后坚持下去。
起点越小越好
关于“聚焦目标”的建议可以在好几个层面发挥作用。选择好目标或主要项目是第一步。然后,一旦知道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之后,你就可以进一步聚焦。
每当我们在做一个大型项目时,我总会试着退后一步,问自己:
“我们可以开发的能产生结果的最小版本是什么?”
这个思路跟开发最小可行产品(MVP)的想法是一样的。
一旦做出来迷你版之后,就得去收集反馈。不断地优化慢慢做出更大、更好的模型。不断前进,你会取得自己想象不到的更大成就。
建立自动化系统
技术远不是万无一失,直到最近,我们的管理员还一直忙到凌晨3点,不断地去解决服务器的问题。
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时,我都重申要找到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一种不需要半夜三更被叫醒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的团队已经习惯于随时待命。对于他们来说,这几乎已变成了荣誉的象征。尽管我很欣赏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但必须有更好的办法。
最终,我们安装了自动化工具。这个工具会告诉我们,比方说,当我们的服务器负荷达到80%,会给我们造成麻烦时,工具就会通知我们。而当服务器负荷达到85%时,工具会再次通知我们。
现在,我们再也没不会进入到95%的恐慌区了。我们已经把一个让我们无法集中精力的问题给自动化了。
这个系统不是什么令人兴奋东西,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要建立有效的流程,并让尽可能多的步骤自动执行。
这样,你就能腾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那一件事”。
但是,怎么才能把“聚焦目标”的办法用到团队合作上面呢?
协作与团队合作
“大家太过经常在错误的事情上努力了。做正确的事也许比努力工作更重要。”
——Caterina Fake,Flickr、Hunch联合创始人
指定领导者
运动队需要教练和队长。乐队需要指挥。
哪怕工作是高度协作性的,在有人领导的情况下,团队活动几乎总能表现更好。
在JotForm,我们所有跨职能的产品团队都有领导——好的领导可以极大地提高专注度和生产力。
那么,是什么成就一名强有力的领导呢?
以我的经验,好领导是可以做出快速、明智的决定的人。他们会仔细倾听,收集信息,并做出让团队更接近目标的选择。
如果你是单打独斗的话,从日常工作中退后一步权衡一下哪些才是重要事项也一样重要。你要成为自己的领导。
你也可以随时去寻求帮助。
无论是朋友、同事、导师还是顾问的,不同的观点往往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请记住,最后终归要由你来做决定。
在你划定的范围内大胆探索
所有这些有关要专心致志的话题也许真的很令人乏味了——尤其是如果你是有创造力的人的话。这些我都知道了。
但是每次只做一件事并不是要让自己变得无聊。如果你划出了清晰的界限,那在界限的范围之内仍然有可探索的空间。
做好你的沙盒,然后你就可以在里面愉快地玩耍了。
因为我们要用一整年的时间去追求一个大目标,所以我们欢迎团队在这过程中偶尔跑跑偏。用不着急着冲过终点线。
我也意识到,古怪的想法可以刺激创新,所以我们鼓励试验。
如果你的团队渴望探索的话,记得要设置一些标记,以免迷路。
比方说,我们的周五“演示日”是每个人都来签到然后展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的时间。
如果某个团队越轨了,我们可以温柔地把他们拉回正轨。不过一般我们都会对他们的成就感到兴奋。
就算你是个体创业者也可以设置标记。把你的项目看成是一个包含许多小圆圈或检查点的大圆圈。
一旦划定了这些界限,你就可以在里面四处游荡。
生产力和技术
在2010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atthew A. Killingsworth 和Daniel T. Gilbert发现,大家醒着的时间里面有将近47%都是在思考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以外的其他事情。
还有什么更令人震惊的?分心会让我们不高兴。
就像Killingworth解释的那样,
“走神是衡量人们幸福的极佳预测指标。实际上,跟我们从事的活动相比,我们走神的频率以及走神到哪里去往往能更好地预测我们的幸福感。”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专心致志其实能让你感觉更好,不管你在做的是什么。
从创业到填写一张电子表格(而没有时不时去看看社交媒体),每次只做一件事不仅可以帮助你取得出色的成果,而且你还会更加享受这一过程。
创业大师和效率专家提出了无数的建议来帮助你保持专注,但以下这个办法对我始终有效:
规定好你的时间
建立起时间限制是一个奇怪的激励举措(但也很有效)。
无论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尝试把它 “放”到设定的时间段内,然后排除干扰,包括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煮咖啡,整理书架或撸撸猫等一切干扰。
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要高度专注,然后休息一下。再根据需要重复。
番茄工作法是这种策略的一个例子,把每项工作冲刺分解成25分钟的时间间隔。
时间限制也可以应用到大型工作上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设定跨度为一年的目标。我们围绕着我们的追求划定了一个365天的界限,然后坚持到底。
同样的原则可以运用到项目、团队、产品或几乎所有需要真正专注的东西上。
设定好你的精力
人总有精力的极限。就算是“不眠的精英”(百事可乐CEO Indra Nooyi ,时装设计师Tom Ford 等高效能人士)最终也会耗光燃料。
一次只做一件事能让你保持宝贵的精力。就像时间窗一样,你可以更加专注于将精力转移到重要的事情上。
比方说,如果我的日程安排有大量的采访或演讲的话,我会谨慎安排时间。
我会尽量避免开会。我会多睡一点。我会多吃绿叶蔬菜,并且尽我所能保持放松。我会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个重要的目标上面。
家庭和个人生活
“专心做一件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极致,这样你可以走得很远。”
—— Kevin Systrom,Instagram联合创始人
2018年6月,一个留言板app的制造商对3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的11000多名员工进行了调查。
受访者被问到“你目前是否感觉到工作倦怠?”,选项只有“是”或“否”。
超过57%的人回答“是”。
这项调查仅涉及了30家科技公司,结果都是自我报告的(这意味着参与者没有经过医生、心理学家或其他专家的检查),但我认为他们的倦怠率并不令人震惊。
很多人都有着没有“停止”键的跑步机必须不停奔跑的感觉。
技术的渗透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且令人困惑。
边界在哪里?周末检查还要不要收一下电子邮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比方说,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97%的全职员工对工作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只有40%的全职员工从雇主那里得到了有关这种灵活性应该是怎样的指导。
而如果你是创业者或企业主的话,这一切就都看你自己了。
解决方案?要在你的影响范围内,建立尽可能多的边界。
一刀两断
要尽可能把工作与个人生活区分开。
我知道这听起来好像太简单了,但是哪怕你在家工作,真正的限制也得由你自己来建。
我一旦离开办公室,我也会竭尽所能把工作放下。我要跟家人在一起。我想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我需要休息和恢复。我也不会在周末干活。
比方说,如果周日下午我有了新想法,我会给自己发个简短的便条(但我不会马上深入研究下去)。
如果我想跟团队成员分享什么,我会给他们发电子邮件,但是我会在主题行写上“周一再看”。
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员工。我已要求我们的团队把Slack从手机里面删掉了。我们鼓励他们离开办公室后不要工作。
我们也的确试着言出必行。
如果我在晚上看到有人发电子邮件,我会提醒对方他们应该等到第二天早上(然后我会尽量接受我的建议)。
真真正正去休下假
我还得再啰嗦一下。哪怕你在非常努力地创业或者实现某个伟大成就,停机时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你需要休息。
每年,我都至少要离开公司一整周,然后回老家帮忙收割一下橄榄。
你的身体需要恢复,你的大脑需要整理所有的输入,而且如果你给自己放一下假的话,你会变得更加快乐,工作效率更高。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休过假后,有64%的人说自己“为重新回到工作而感到高兴和振奋”。
投身到大自然之中去徒步旅行,保持所有设备不插电四天,能让你的创造力飙升50%。
员工每年仅多休一天的带薪假,也能为美国经济增加730亿美元的产值。
我还可以继续,但我会放一放。
因此,无论你是在制定商业计划、撰写小说,练习举重,还是在完善你的厨艺,都应该竭尽所能。
做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然后继续前进。
就这么简单,但又如此强大。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