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实现人生华丽丽滴转型吗?
你想实现1个亿的“小目标”吗?
想,就别让生命从手边溜走!快来参加我们的培训!
上面这些话可不是懂懂笔记说的,是微商“导师”对85后宝妈钟晓彤说的。
想成为人生赢家,不断学习是必由之路。而在近2000万从业人员的WS圈子里,这自然更不例外。称呼WS,是宝妈钟晓彤的口头禅,于是乎,我们也就一直跟着她用WS称谓着这个神奇的存在。
“我刚开始真的很好奇WS是怎么赚钱的,就想试着去了解了解。”从县医院辞职后的第二年,在闺蜜不断安利下,钟晓彤在年初以“菜鸟”的身份,加入了一家销售“大健康”产品的WS团队,并参与了区域团队所组织的第五期入门训练营。
出于浓浓的好奇心,钟晓彤软磨硬泡说服了准备去海南度假的婆婆来家带娃。她则在训练营深度浸泡了三天,并深刻感悟了WS的培训体系和价值观。谁知短短三天后,抗不住头脑激荡的钟晓彤竟“逃离”了培训课堂,甚至删除了导师和同堂学友的联系办法。
说好了要实现人生华丽转型,怎么才三天就撤退了?钟晓彤到底是被什么吓跑的?
“信仰”是个筐
“王健林制定的小目标是一个亿,那我们的小目标,绝对不能低于一个亿!”站在“导师”面前,听到这句话时钟晓彤先是一愣,然后浓浓的不自信开始在脑海中蔓延。
作为一名百分之百的WS菜鸟,晓彤觉得这样的培训话术,的确有点唬人。但看着前后左右的男女学员们,都血脉喷张、不遗余力地高喊“超过一个亿”时,她也只就能在心里暗暗嘀咕着:就这帮屌丝,谁能够实现这超过一个亿的销售目标呀?
而此时,“导师”炯炯有神的目光突然注视到她,那眼神中充满着睿智和自信的光彩。瞬间,钟晓彤感觉到了一股暖流从头顶灌下。“国家有目标,企业有目标,个人也要有目标。”
“这位学员,你有人生目标吗?”
激励法,非常适合培训教学领域的一种手段,将目标作为一种刺激,恰到好处的目标能够提高企业、个体的积极性。WS其实也不例外,在这场“菜鸟”级的入门培训中,“导师”不止一次跟几位学员强调,制定目标,尤其是制定人生目标是多么的重要。只不过他要求WS学员们制定的目标,或许大了点儿。
晓彤是个唯物主义者,比较确信精神胜利法不是人生成功的必需。但是她告诉懂懂笔记,对于WS圈子来说,“信仰”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信仰”,指的是对巨大财富的追求和渴望,对财务自由、瑰丽人生和完美生活的无限向往……
或者,说俗点儿就是成为住豪宅、开豪车的“暴发户”。
“而这样的信仰,最初都是来自入行时的培训过程。”晓彤坦言,虽然她一开始对于WS能否挣钱,还持有怀疑态度。在培训大会上,也看到有“菜鸟”脸上挂着同样的疑虑。但在那充满鸡汤,充满诱导的培训氛围里,她内心的怀疑,却在不断地被瓦解,“而最能刺痛内心深处的,应该是WS的眼泪。”
在导师的邀请下,上个季度的优秀WS学员会上台跟所有学员做分享。内容大致为从业的经历,为什么选择WS,如何突破自己,突破客户的心理防线,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拥抱财富。
虽然概念上很“宏观”,但在收获成果上,优秀学员却讲得细致入微。
“过程很心酸,讲得也很动容。基本上把WS不被社会认可,在夹缝中生存,利用服务与产品征服客户的心理过程,描述到淋漓尽致。”最让晓彤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二期、三期的部分WS学员,居然感同身受般流下了眼泪,有的人甚至嚎啕大哭。
他们的哭不是因为后悔入行晚了,而是懊悔自己为何不能够达到那种忘我、利他、心无旁骛的境界,“看到很多人哭,我心态也崩了,但一直忍住没流出眼泪来。”
到此刻,最初只是抱着猎奇的态度,前来“玩票”一场WS培训的她,在心里已经默默认可了这一职业,也为在场WS学员、宝妈们“自强不息”的创富追求,而深深地感动了。
“或许是洗脑吧,但总有一种难以让人抗拒的氛围存在。”通过晓彤的描述,不难发现导师团队这种“独特”的培训体系,的确能够让许多处世不深,或者从未接触这一行业的人,感受到那种群体团结、互助关爱的“魅力”。
通过参与分享的每位优秀学员那不同的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反馈,可以看到一种“正能量”的气息在传递。但这,仅仅是令人深陷套路的一个小开端罢了。
如果WS真这么“正能量”,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心存抵触?面对在场个别“菜鸟们”的提问,台上“导师”十分从容地开始了教导,并祭出了“杀手锏”。
你穷在没有“能力”
“现在的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提起了社会上的一些吃瓜群众,“导师”表现出了极度的不屑。他所引用的这句话,出自《伊索寓言》。其原来的寓意是,在经历多次尝试,仍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他希望学员们能深刻理解,这就是赤裸裸的嫉妒。
“导师说,普通人不是看不起WS,是他们根本做不了这一行,是嫉妒WS从业者们的成就和财富。”晓彤告诉懂懂笔记,培训的第一天,她一直被灌输这样一种思维,那就是成为一名WS,需要一定的门槛,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入门的。除了要讲求“缘分”之外,更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悟性”。
而那些排斥WS的普通人,是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继而心生嫉妒,“导师强调,最终能够坐在这里的学员,全都是百里挑一的具有潜力的商业精英。”
她表示,从护理专业毕业到县医院工作这几年从没取得过什么惊人成绩,可以说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明白的,但培训“导师”这一番赞赏和肯定,却依旧让她心里美滋滋。自从上班以后几乎再没有听到有人当面夸赞自己,一瞬间,一种团队归属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人最容易感动的,就是自己能被别人认可!
至于“导师”所说的“能力”,实际点来说就是社交能力,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日常生活中能够卖货的能力。团队培训的目标是为WS“菜鸟”们提供系统的“能力”强化训练,“表现优异的话,我们甚至还能获得拿货款的补贴。”
“这时候我还是很挺期待这个能力特训的,但第二天的训练内容却让我有点儿懵。”晓彤表示,所谓社交能力的“系统强化”训练,其实就是让学员走到大街上,见到陌生人就上前做自我介绍,要微信号加微信(或是手机号)。
“这太难为情了!被以前的同事或者朋友看到怎么办,我还要怎么出去见人呀?”
面对晓彤的质疑,“导师”当场就批评了她,并再次向在座的学员们强调,这是真正的社交能力训练。如果连自己都推销不出去,那么将来怎么面向用户,怎么推销自己的产品,又如何通过社交的方式卖货?
或者说,学员如果迈不出心理上这道坎,就无法体会到那种破茧化蝶、浴火重生的精神洗练。
跟着“导师”和大部队,一贯性格内向的晓彤来到附近的大街上开始进行“特训”。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人流密集,她依旧感到非常的害羞。
“他(导师)不时鼓动我,走出去拦住路人介绍自己,说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加我微信,今天就成功了,后面的路才会更顺。”虽然觉得自己见人就唠嗑、要微信号有点神叨,但在一咬牙一闭眼后,她一个小时内居然成功添加了27位陌生人(只有一名女性)为好友。“这是我这三十二年来最大胆的行为了,后背全都湿透了。”
看到晓彤的表现,“导师”深感欣慰的告诉她,社交是一种能力,沟通讲究窍门。如果不走出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这一步,将来即便有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也很难打动别人。而今天加到的好友,未来将会成为她自己的财富。
接下来,只要充分了解自家的产品,就可以尽情用这样的社交方式,开始卖货了。
WS所谓的社交“特训”,或是类似于一些企业业务部门内训、狼性文化的训练模式,甚至更加激进一些。这样的训练且不说其是否科学,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受训者的自尊心,压力过大超过了其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这种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狂的训练方式,正成为很多WS团队,培养勇于挑战自我的“下线”的首选方式。
当自我感觉“信仰”和“能力”都基本具备了之后,晓彤以为可以开始了解产品的特性了。不料却被“导师”告知,最关键的培训还没开始,要等到第三天。
除了“套路”还要“感动”
“父母生你养你,知恩要图报......”
在略显拥挤的培训教室里,投影屏幕上正播放着一部由团队自制的纪录片。内容讲述的是一名代理通过自己的“努力”卖货赚钱,为罹患严重肾病的父亲安排到最好的医院,透析、换肾,最终痊愈的过程。
如果不知情的人,会以为这是员工在单位的组织下,集体观看励志人生教育主题的观影会。而当影片主人公喊着“爸爸”的时候,台下的学员们都已经哭成了泪人。
晓彤透露,这是WS培训“修行”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先“感动”自己,最终“感动”他人。她发现尽管这部纪录片制作粗糙,画面也是由手机拍摄而来,但煽情的文案、深沉的配音,再加上忧伤的配乐,的确让人想起家中逐渐老去的双亲,“这样的情绪一上来,谁能忍得住,我都哭出声了。”
看到学员们此般触景伤情,“导师”并没有想要安慰大家的意思。就在哭声四起时,他突然大声质问:“你们对父母尽孝了吗?你们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了吗?你们有能力给他们养老送终吗?摸摸自己的良心!”
一瞬间,除了间隔很久的零星抽泣,现场顿时寂静无声。稍微过了一会儿,“导师”再一次发问:现在有这样一个可以赚钱报答父母的机会摆在你们面前,大家要吗?
“要!一定要!”晓彤回忆,当时自己完全是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所有学员一起高喊。虽然后来回到家总感觉这里面的逻辑并不太说得通,包括“导师”所说的孝道准则。但不知道为何,在那种氛围下自己就完全忘记了自我。
紧接着,“导师”在学员们的热情高涨中讲述了WS事业的“伟大”之处。“他告诉我们,做WS除了能够赚钱,能够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享福之外,还能将品质上乘、价格低廉的产品推介给所有消费者,这是积德行善做好事的行为,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晓彤回忆。
同时,“导师”终于请出了团队所代理的产品--一款号称能够预防和辅助治疗三高的保健代餐食品,并强调在服用期间,基本上不需要再吃降压药了。导师告诉在场所有的学员,想要出货,就要把今天的“感动”传递给所有的客户。只有让他们觉得“愧对”父母,才能有心来购买产品,“回馈”父母的恩情。
此外,导师希望大家要跟客户强调,这是“尽孝”,是买健康给父母,而绝不只是单纯的交易、购物行为。
“21世纪,健康最重要。”晓彤回忆,“导师”在用两个小时讲完了这些内容后,整个阶段性培训也就告一段落了。虽然全程她都是被带着情绪走,但在最后,当看到了那些“健康”产品,她却逐渐清醒过来。回到家里,与学过医的老公深谈之后,她选择逃离了这个WS圈子。“浮夸”的培训话术,最终击溃她医学常识的产品,让她对于这个行业彻底失去了信任感。
在晓彤提供的部分培训资料中,可以看到这些依托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倡导着社交电商新零售的WS团队,在培训方面的确有相关新闻报道中“洗脑”培训的影子。
充满套路的培训逻辑、无限调动激情的环节、对自尊心先抑后扬的拓展训练等等,或许已经让那些不明真相的宝妈、年轻创业者深信不疑。不管是面膜还是化妆品,她们或许都已经坦然去亲身试用,但是这种预防和辅助治疗三高的保健品呢?
无论是“信仰”还是“忠诚”,“能力”或是“感动”,当这些手段出现在某些WS团体的培训中,或许已经开始影响那些意志薄弱,或是心智羸弱的群体了。当各大媒体以及有关部门开始聚焦WS产品的质量,曝光行业陋习和弊端时,如何引导WS行业,如何让规范、正确、良性发展的游戏规则成为这个行业的共识,或许也应该成为更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