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说的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少年读书的事。匡衡出身一个贫苦的农户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和蜡烛。与匡家共用一堵墙的邻居,是一个比较富足的人家,每晚都用蜡烛照明。于是,小匡衡就在与邻居共用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洞里透出的光读书学习。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十几岁后,匡衡主动去为当地的大户陈不识打工,却不要报酬,陈不识不解,问他为什么不要报酬,他说:“只希望读遍主人家的所有藏书。”陈不识感叹不已,便无偿将书借给匡衡阅读。由于勤奋刻苦,匡衡终于成为西汉元帝时代著名的大学问家。
“划粥断齑”是宋代范仲淹少年读书的故事。范仲淹出身贫寒,早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但继父家亦很贫穷。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千辛万苦,饱尝过多心酸,因此,把太多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为了让范仲淹专心读书,母亲和继父在离家数里之外的醴泉寺借了一个旧僧舍,让他在那里安心读书。范仲淹深知家境窘迫,所以,每次回家,他都拒绝带更多的粮食。为了节省,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一个圆形整体。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他每日两餐,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他从树林中采回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等,切成碎末,放一点盐,就是下饭的菜,这就是“断齑”。长大成人后,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便成了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作者感言:中国不乏苦读成才的故事:战国苏秦,曾游说秦国不被重用,回家备受冷落,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给做饭,他日以继夜钻研兵书,读到深夜,每逢困极欲睡时,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再读,后终成军事纵横家,挂七国相印,这就是“锥刺股”的故事;东汉孙敬,读书至深夜,为防止打瞌睡,用绳子一头系住头发(当时男人都留长发),一头系在屋梁上,如打瞌睡低头,绳子就把他拉醒,后成为东汉著名政治家,这就是“头悬梁”的故事;晋代车胤,夜读无油灯,捉来许多萤火虫装在纱袋里,靠萤火虫发出的光亮读书,这就是“囊萤”读书的故事;晋代孙康,冬夜,在月光下借大雪的反光读书,这就是“映雪”读书的故事;汉代朱买臣家贫,一边砍柴,一边读书,挑柴往回走的时候,将书打开,挂在前面的柴捆上,便走边看,终有所成,汉武帝时为中大夫,这就是“挂薪”读书的故事;隋代李密,为人放牛,骑在牛背上读《汉书》,其他书挂在牛角上,这就是“挂角”读书的故事;汉朝路温舒无书,把借来的《尚书》抄在自己用蒲草编的席子上,研读不辍,这就是“抄席”读书的故事;西汉公孙弘家贫无书,削竹片抄录《春秋》等书,刻苦诵读,学有所成,汉武帝时官至丞相,封平津侯,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被封侯者,这是“削竹抄书”的故事。此类故事,还能说出很多。
人生需要读书,不读书无法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人生也需要苦读,因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知识、能力的习得,都要付出辛劳。特别是正在步入学习化社会的当今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生之必须,不读书学习,将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发展。我们说上边一大堆苦读故事,就是希望大家以古贤达为榜样,坚持勤学苦读。
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是读书的黄金时代,“黑发不知勤学苦,白首方悔读书迟”。因此,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趁着少壮年华,学古人那样,发奋苦读。一个人,只有“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更多走好人生路所必备的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