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威灵顿.波特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贫民家庭,年轻时曾当过铁匠、伐木工,后来经商。由于他勤奋并善于经营,经过多年打拼,他有了自己的伐木公司、铁矿公司和运输船队,并涉足政界,先后担任过密歇根州萨吉诺市市长和密歇根州的参议员,到了20世纪初叶,他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亿万富翁。
威灵顿共有六个子女和七个孙辈,随着自己的渐渐衰老,他感到自己管理这份庞大家业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想从儿孙中物色一个接班人。但是,由于家庭富有,子孙们个个贪图享乐,胸无大志,没有一个能撑得起这份事业。威灵顿想,如果将这份家业留给他们,这些不争气的儿孙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这份家业折腾得精光。
于是,威灵顿将所有的资产变现,共计1.1亿多美元。他将这笔巨款全部交给律师事务所保管,并立下了一份“古怪”的遗嘱,遗嘱规定:“自己死后,给每个儿孙各留下1万美元,作为他们的生活费和创业基金,交给律师事务所的1.1亿美元,全部存入银行,直到他在世时出生的最后一名孙子女去世满21年后,他的后人才可以继承他的全部遗产。”
1919年3月2日,威灵顿因病辞世,当律师宣读了老人的遗嘱后,儿孙们全都傻了眼。为了生存,失去了依靠的儿孙们不得不改变以往慵懒和无所事事的行为,各自挑起了人生重担,艰苦奋斗,努力创业,并均有了很好的成就。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威灵顿的曾孙辈们一个个出生了,他们长大成人,很快又有了后代。
1989年11月21日,威灵顿在世时最后出生的孙女玛丽翁.兰德西尔病逝。2010年11月21日,玛丽翁?兰德西尔病逝满21年,根据遗嘱,威灵顿的曾孙辈后代可以继承他的遗产。2010年12月,律师事务所将遗产继承事宜通知了拥有继承权的威灵顿曾孙辈的15位子女,并告诉他们,原来的1.1亿美元,经过90多年,所产生的利息已经远远超过了本金,达到了五亿多美元。
令人想不到的是,威灵顿15个曾孙辈子女,有九个是亿万富翁,其他六个虽然没有那么多财富,但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律师,都有不错的成就和过着富裕的生活。2011年5月的一天,15位继承人相聚,商量遗产分配问题。他们认为,祖爷爷如果当年分了这份遗产,这笔巨大财富说不定早就被挥霍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祖爷爷留给他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让他们终身受益。所以,他们决定,将这五亿多美元以威灵顿的名义设立一个基金,专门用来帮助社会上自主创业的年轻人,让威灵顿的创业精神和他教育子女的思想世代传下去。
作者感言:“给子女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让他们衣食无忧”,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而威灵顿的这个心愿,表达的无疑很另类,他把遗产的继承权留给了相隔两代的曾孙辈,让他的儿孙们断了获得这笔财富的念想。看来似乎很无情,但这“无情”中蕴含了老人的良苦用心。
老人的选择是出于无奈,但非常睿智,他以逼迫的方式促成了儿孙们的改过自新和自立自强,从而使他的儿孙以及曾孙们继承了他的创业精神,个个有所作为。就这个意义上讲,他留给儿孙们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遗产。
我们说威灵顿百年遗嘱的故事,是想借此聊聊与遗产有关的两个话题:
话题一:为人父母,都想给子女留下点什么,但留下什么最重要?威灵顿的做法告诉我们:给子女们留下创业精神最重要,留下生存能力最重要。不管留下多少金钱,哪怕是上亿元,想挥霍,很快就会挥霍掉。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富家的纨绔子弟,不修德行,不务正业,父辈去世后,没有几年,将家业败得精光,最终落得穷困潦倒,就是证明。而子女们德行好、有技艺、肯奋斗,即使父辈没留下一分钱,也不会妨碍他们很好生活和创业发展,因为他们有生存能力,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挣到钱,甚至是大钱。这一点,清末名吏、世界级缉毒英雄林则徐想得最明白,也做得很好。当有人劝林则徐为子女积攒点财富的时候,林则徐微笑着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2007年,时任美国74任财政部部长的亨利?鲍尔森把自己家庭中99%的财富捐给了一个环保基金。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把这些财富留给自己的孩子时,他说:“我非常爱我自己的孩子,正因为我非常爱他们,所以不能把钱留给他们。”鲍尔森的想法做法与林则徐异曲同工。
怎样给子女留下生存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重视家教,致力于子女的德性培养和智性开发,使其能安身立命。《战国策》里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培养子女的“生存能力”,就是“计长远”,因此,古语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留钱不如留贤”“造财不如造才”“留下千垛干柴,不如留下一把斧头”等说教,这都是告诉做父母的,教给子孙正正派派的做人道理和老老实实的谋生本领,是父辈最好的馈赠。宋代理学家朱熹留下《朱子家训》、北宋廉官包拯留下《诫廉家训》、明学者朱伯庐留下《朱子治家格言》、晚清重臣曾国藩留下《曾国藩家书》、著名翻译家傅雷留下《傅雷家书》,他们都教育自己的后代修身向善,成长成才,也都成就了他们子孙的美好德行和煌煌事业。先贤榜样在前,我们当努力效仿之。
话题二:为人子女,应该怎样对待父辈留下的遗产?一般说来,父辈留下一定数量甚至丰厚的财产,对子辈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它可以解除子辈衣食住行的生活之忧并能为子辈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但事实并非尽如人愿。纵观生活现实,面对父辈留下的遗产,其子辈的表现主要有如下三种差异:
差异一:态度不同。有的子辈并不看重父辈的遗产,有没有遗产、遗产多少,对他们都不十分重要,他们觉得,人生靠自己,有遗产更好,没遗产也不妨碍自己奋斗发展,只要自己努力,照样可以挣到更多的金钱;而有的子辈则不同,他们很看重并十分依赖父辈的遗产,他们为父辈没有留下遗产甚至很少遗产而抱怨,他们觉得,他们只有靠父辈的遗产才能很好生活和发展,否则没有出头之日。
差异二:分配结果不同。有的子辈个个通情达理,在分配父辈遗产时,重视血缘亲情,相互谦让,彼此关照,遗产得到合理和谐分配,皆大欢喜,对这些子辈来说,父辈的遗产是福祉;而有的子辈则不同,他们个个注重私利,都想为自己多分一点,他们不顾兄弟姊妹亲情,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造成血案,对这些子辈来说,父辈的遗产是祸患。
差异三:使用走向不同。有的子辈能够正确使用父辈留下的遗产,或用来改善生活、发展事业,或投入公益事业,造福他人和社会;而有的子辈则不同,他们拿到遗产后,无度挥霍,吃喝玩乐,甚至嫖娼吸毒、走私贩毒。
上述三种差异,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大量个案,无须赘述。自然,我们肯定并倡导所有的子女都奉行每项差异中的前者。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有句俗语说:“好男不贪坟头土,好女不恋嫁妆衣。”是好男儿,是好女子,就无须过分看重父辈的遗产,创造人生辉煌的关键是靠自己的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