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的《半半诗》”:中国许多名山在半山腰都建有半山亭,大都是为了给游人提供一个中途驻足小憩之所。我们说的这个半山亭,是指湖南长沙岳麓山上的半山亭,它位于爱晚亭至麓山寺之间,是一座六方形单檐凉亭,始建于南朝齐梁年间,清代改亭为观,取名玄都观,观内有宋徽宗赵佶题的“天下名山”匾额,被孙中山称为“开国元勋”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蒋翊武就葬于亭侧。为纪念蒋翊武,2011年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半山亭更名为“翊武亭”。凡游岳麓山在“翊武亭”小憩的人,都能从导游口中听到一首口耳相传的《半半诗》,诗曰: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嶔。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
半间房舍半分云,半听松声半听琴。
小诗句句皆用“半”字,自然流畅、气韵贯通,有信手拈来之趣而无佶屈聱牙之弊。
据说,这首小诗,出自一个烧火僧之手。很早以前,半山亭处原是一个小庵,名叫半云庵,麓山寺的僧人下山买柴米油盐,挑担回寺,到此大约走完了一半路程,故常在此歇息。有一次,几个僧人下山归来,在庵前小憩。庵前凉风习习,周围古树参天,向南俯望,湘江逶迤,波光粼粼,一个烧火僧一时兴起,随口吟了上文提到的那首《半半诗》。小诗很快在寺内传开,方丈读了,大为赞叹,不再令其烧火,而授以佛经,日夜持诵。后来,这位烧火僧成了一名高僧,继承了老方丈的衣钵,做了麓山寺的住持。
说到《半半诗》,让我们想起清代学者李密庵的《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小诗剪辑了多种生活场景,形象生动,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作者感言:两首小诗都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具足圆满的,都是两种相对性质或现象各自参半的“半半”状态,人生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之所以从艺海中淘来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就是想借此说说“半半”人生。所谓“半半”人生,就是各自参半的人生。
我们知道,“半”字在通常情况下是中性的,做量词,表示事物的一半、一部分,是一种不全面、不完整、不圆满的残缺状态,但有时也有不怎么光彩的贬义,比如:事情没做完就中途停止叫“半途而废”,人际交往中不实在叫“半心半意”,行为鲁莽叫“半彪子”,性格过于张扬叫“半疯子”,对某种理论或技术略知一二叫“半瓶醋”等。这些都不是我们要关心的,我们关注的是“半半”,是人生的“半半”,而“半半”人生中,蕴含着三条重要的做人道理。
道理一:“半半”人生是一种人生常态。人生在世,都努力追求圆满,都希望无忧无虑、事业成功、生活幸福,都想达到崇高、纯美的境界,但这只是希望和理想,是彼岸世界里的美好伊甸园,而此岸世界,即人生现实则是真假参半、善恶参半、忙闲参半、穷富参半、荤素参半、冷暖参半、得失参半、成败参半、喜忧参半、苦乐参半、对错参半,等等。这是因为,人始终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人只要生存着,就始终处在自我完成的过程中,而人又永远不会最后完成,永远不会达到那样一个完美的理想境地,人生永远是现在进行时,人永远在路上。所以,人生是残缺的,是多种相对甚至相反因素并存的“半半”状态,认为人能做到尽真、尽善、尽美,没有一点瑕疵,只是天使的梦想。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人认识人生、理解人生、感悟人生和创造人生的基石。心里只要有了“半半人生状态”这个谱,在面对人生万象时,特别是在大悲大喜面前,人就容易保持一分冷静和清醒,就能随时调整心态,容易达至“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
道理二:“半半”人生是激发人改造现实的强大动力。“半半”人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价值,那就是,它的残缺状态引发了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激发了人改造现实、追求美满的强大动力。残缺是现实,但人并不甘于残缺也是现实,人在不断地改造现实,努力补足残缺。人知道,人无法达到圆满无缺,但人更知道,通过不懈的奋斗,人能一点点逼近圆满,让人生越来越美好,所以,人类从未安于“半半”的残缺现状,始终没有放弃对美满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艰苦奋斗,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也告别了黑暗的奴隶制、封建制时代,正一步步走向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新时代。人类永远无法抵达圆满恰恰是人类永远不懈奋斗的动力。
道理三:坚持“半半”人生原则,是一种生存智慧。“半半”人生,不仅是一种生存状态,亦是一条人生原则。“半半”人生原则主张“中道”人生,它反对偏执和走极端,凡事主张“执两用中”。“酒喝半酣”,酒喝到一半,就是正好的时候,就赶快停下来,这样就可避免醉成一堆烂泥,既伤身体,又丢人现眼;“花开半吐”,花半开的时候,就是花最艳丽、最动人的时候,赶快观赏,一旦彻底开放,就接近凋落,便失去了光艳;“帆张半扇”,江海上行船,船帆半张,船儿稳稳行驶,就不会有翻船的危险;“马放半缰”,骑马的时候,半松马缰,让马儿不紧不慢地跑着,骑在马上就稳当,就不会有从马上摔下来的可能;“半少却饶滋味”,达不到一半的程度,事情做不到位,就感受不到“半”(中道)的好处、妙处;“半多反厌纠缠”,超过了一半的程度,事情做过了头,反倒被事情纠缠,惹来了麻烦。这就是“半半”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即“中道”。
“中道”人生原则是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民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做到适当程度,才能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这个最适当程度就叫做“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掌握住适度,就叫做“执中”;偏离了这个度,就是“失中”。由于用适中的方法办事能符合实际而收到最佳效果,所以“中”就含有合宜、正确之意;又因为用“执中”的方法处理事务能体现公平合理,所以“中”又含有中正、公正之意。当把“执中”的方法从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时,就叫做“中道”,也叫做“中庸”、“中和”。据史书上记载,远古三圣尧、舜、禹都把“允执厥中”(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即“中道”作为世代相传的治国方法。孔子总结了先圣的经验,进一步提出“执两用中”。“执两”,就是把握住“不及”和“过”两端。“不及”是没有达到“中”,没做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拘谨和保守;“过”是超过了“中”,做过了头,其主要原因在于放纵和激进。孔子强调“过犹不及”,做不到位不好,做过了头跟做不到位一样不好,所以,把握住两头,不走向极端,才能用好“中”。
关于什么是“中道”(“中庸”、“中和”)及“中道”的价值,《礼记?中庸》中有一段经典表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说,控制住喜怒哀乐情绪,使之不发作,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符合节度,恰到好处,叫做“和”。如果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如果能够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有所遵循。如果达到了“中和”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半半”就是“中道”,它是两级之间的均衡,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的适中,是不走极端的恰到好处,是太极图里阴鱼阳鱼各占其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辩证法。明白了“半半”的人生道理,并坚守这一原则,就会“受用无边”。清代名臣曾国藩深谙“半半”,深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所以,当剿灭太平军、攻克天京城、朝野敬仰、名动天下时,他审时度势、急流勇退,主动裁撤湘军,数次推辞嘉奖,避免了“功高盖主”可能带来的祸患。而袁世凯就不谙“半半”,被权力冲昏了头脑,非要登基做皇帝,开历史倒车,儿子袁克文告诫他“遽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他就是不听,结果上演了一出“83天皇帝”的闹剧。
也许有人会说,“半半”现象是一种消极现象,是劝人不思进取,所谓“中道”,就是保持中游,不前不后、不好不坏,遇事不明不白,糊里糊涂。其实这是误解。理由如次:
理由一:当我们说“‘半半’人生状态是人生常态”时,是在陈述一种客观事实,是告诉人们,人生的现实就是这样的:人有的时候明白,有的时候糊涂;有的时候事情做得很好,有的时候却把事情做得很糟;有的时候高兴,有的时候生气;有的时候吃荤,有的时候吃素,等等。事实就是这样的,我们只是把这个事实说出来。我们并没有告诉人们,人应该半清醒半糊涂、半干好事半干坏事、半正直半邪恶等,而这些,也是我们极力反对的。
理由二:当我们说“‘半半’人生原则是一种生存智慧”时,旨在说明,“半半”原则是一种哲学上的“度”,是保持事物平衡状态的一种法则,是把事情做好并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遵循的科学态度。列宁曾说的“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的道理,就是“半半”,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中道”。如果把握了“半半”,人就会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所以,“半半”绝无导人“不思进取”之意。
自《半半诗》《半半歌》问世以来,后人仿作的《半半诗》《半半歌》频频见于书报杂志和网上,但大都没有跳出原作的窠臼,只是换换表达对象和内容,并无新意,照葫芦画瓢,仿仿而已。
顺便说一句,“半半”现象在艺术中往往表现朦胧之美、含蓄之美、对称之美。“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的娇羞之态跃然纸上;“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残照下的一江春水,明暗相间,波光粼粼,幻妙无穷。明代诗人梅鼎祚有一首题为《水乡》的小诗:“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全诗四句二十四字,连用了八个“半”字,把一个烟雨迷濛、半隐半现的江南水乡描绘得维妙维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