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成功,就是在奋斗中把握机会

  昨天偶然打开本地的党政门户网,看到上面的一个有关新任副科级干部人事任命的消息。我注意到有几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在上边,准确讲,是自己过去的几位同事。这几位同事通过参加去年县里组织的副科级干部招考,都入了围(第一名或者第二名),结果都被招录了。由普通教师到国家实职副科级干部的转身,可以说是由丑小鸭脱胎换骨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这可以说是他们人生最大的转机。其实,这几个同事,在我看来,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怎么样,很普通的。他们通过招考的消息传出后,单位的绝大部分同事都感到万分的惊诧。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不会以旁观者的臆断而发生大的改变。他们成功,理由很简单,除了本身的努力,就是很好地抓住了机遇。至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如背景、经济实力等,那都是其次,何况,这次招考,全过程基本上很规范。看到同事的成功,我除了羡慕,余下的就是无尽的遗憾。那次,我应当去考,如果去考了,我相信结果不会太差,或者也会实现人生的飞跃,可惜的是,我太过于瞻前顾后,放弃了这次考试,放弃了这次宝贵的人生机会。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觉得太不应该了。哎,机遇错过了太可惜了!特别是无端放弃了,那简直就是罪过!可以这么说吧,放弃考试,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误!这让我的勤苦我的奋斗黯然失色。

  其实,我们的人生中,是不应有遗憾的。如果我们心中留存太多的遗憾,特别是大的遗憾,只能说,我们以前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或者没有在奋斗中把握好机会。至于其他方面的诸多原因,那纯粹是对自己的一种苍白的安慰。所以,与其不断地遗憾,不断地抱怨,还不如很好地把握当下,奋斗今天。如果我们现在足够努力了,敏锐地抓住机会并利用好机会了,以后,我们就不会有遗憾,就对得起自己。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不失误。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许多机会,可是,这些机会,我们不可能都把握住,就是伟人也做不到,只是说,我们能够把握好其中重要的机会就不错了。象我对于去年县里组织的声势浩大的副科级干部招考,这样一个人可以低成本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的机会,我却主动放弃了。如果是一个战士,连战场都不敢上,都顾虑重重,显然,这样的战士是十足的懦夫!可以说,我当了一回懦夫。一个人错过了重要的机会,当然会痛心疾首。可惜,世界没有后悔药可吃!所以,我们除了努力拼搏,还应睁大眼睛,注意发现机会,注意用心把握机会。因为,很多时候,机会就是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平台。其实,重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如升学,如恋爱,如晋升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去把握了,我们的人生就不会留存大的悔憾!总是沉浸在人生的悔憾中的人,虽然说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但可以说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懦夫。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人,那么,我们就得在奋斗中把握机会。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埋头苦干,还需要外在的机会的垂青,如果不能把握住机会,如果让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流走,那么,奋斗是改变不了命运的,除了贫乏和困窘,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辛酸的词语叫“穷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旁注。我们不要过于相信什么天酬人勤,上天是不会不加区分地犒赏所有埋头苦干的人,上天只会欣赏并犒劳在奋斗中敏锐地抓住机会的人。机会,就是上天送给聪明的勤奋者最好的礼物,所以爱迪生说,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其实1%的灵感更重要!可惜,人们一直误读了爱迪生的这句名言,以讹传讹,将后边的一个尾巴忽略了,以至于勤奋成了成功的不二途径。不要忘了,除了99%的汗水,还需要1%的灵感,没有这一个,99%的汗水可能一钱不值!因为,这1%的灵感指导着行动,还随时在敏锐地把握奋斗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果1%的灵感缺位,那么,我们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得要领的,都是没有多少效率的。为什么我们身边一些非常努力的体力劳动者,好像并不富裕并不成功,其实原因就在这里。我们中国的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这句话也不完整。勤苦是好事,是学习的必需,但是,我们还得带着脑子,带着心学,还得让1%的灵感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我认为成功是有终南捷径的,那就是在奋斗中让1%的灵感相随,在奋斗中把握好机会,这样,我们就会走上最短的路程向成功快速接近,乃至最后成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成功,就是在奋斗中把握机会  奋斗  奋斗词条  把握  把握词条  就是  就是词条  机会  机会词条  成功  成功词条  
随笔

 俞敏洪励志经典:人生的地图

 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地理很感兴趣,而最感兴趣的就是地图,面对一张地图,我能够好几小时一动不动地测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并且想象着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光无限...(展开)

随笔

 求佛

    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家产丰厚,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好,媒婆也快把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展开)

随笔

 小时大事件

一奶奶领我到老家小学校长面前,她问了东西让我指了指算是入学考试。接下来就从家里搬上高方凳,拿上没有边框的缺角石板,买上几只石笔,成为每日上“书房”的学生了。学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