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村主任:我们给你立碑

              村主任:我们给你立碑

                记者:刘跃杰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干部,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每次在最复杂,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肩挑重担,排除矛盾,同广大群众一道同呼吁共命运,带领群众兴修河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作出了丰硕的成就,群众为了感激他,在村上给他立了一座丰碑,以此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在天水市秦城区杨家寺一带流传着,杨家寺广大群众为该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吕玉苍因修河堤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有功而立碑表示感激之情的一段感人故事。

   杨家寺村地处边远山区,人多地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信息闭塞,群众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生活维艰,更让广大群众担心受怕的是该村地处南北两河的中间,群众居住地势低,一遇到雨水,居民院落、家中财产就被淹没,群众强烈要求村上领导带领他们兴修河堤,发展乡村经济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986年的夏天,一场暴雨从天而降,河水像发疯似的拥入居民家中,全村居民院落倾刻之间,洪水暴满,男女老少哭喊声响彻成一片,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惊恐万分。可幸运的是暴雨只持续了10分钟时间就停止了,而就是这场时间短的暴雨致使该村大部分居民院落进水,有些群众家里的猪舍,院墙被雨水冲毁,上百头猪、牛、羊等牲畜被洪水冲走,损失惨重,像这种事件经常在杨家寺村发生。对此群众人心惶惶,担心受怕,如不及时修河堤再遇到暴雨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严峻刻不容缓的现实,群众到处上访反映,干群矛盾激化,强烈要求村上领导进行修河堤,可是当时村领导班子因困难重重而退缩不干了。面对这种境况,群众极力向乡党委,乡政府举荐威望最高,有能力的优秀共产党员吕玉苍当村委会主任,就这样年仅30来岁的吕玉苍受命于危难之即,肩挑重担,走马上任了。

   上任当初,为了不辜负广大群众对自己的期望,这位年轻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整夜难眠,怎样才能解决修河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难题呢?作为村委会主任他整天看地形,测量长度,核算材料和用工数量,以及整个工程的造价等一连串的问题,通过认真的规划和精确的计算,修南北两条河堤至少需要20多万元。这可对于一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贫困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不管筹集资金有多难,修河堤遇到多大的曲折,吕玉苍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都要为老百姓把河堤修成功。为了尽快筹集资金,他自己带头捐款1000元的同时,发动全村群众为修河堤捐款,终因群众生活困难,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来修河堤,只筹集了不到两万元资金。面对修河堤资金缺口大这一难题可怎么办呢?吕玉苍寝食不安,左思右想,只有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给村上群众河堤才有希望,但是让政府支持这么大的一笔资金谈何容易,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村有很多,天天向政府排队请求救急的村很多,当地政府财力有限,能不能帮忙这是一个大问题?不管怎样?吕玉苍决心已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一定要把河堤修成功。于是他背上了干馍向省、市、区领导反映实际情况,群众面临洪水威胁,经常遭遇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的悲惨遭遇,甚至说到动情处泪流满面。为了争取省、市、区政府的支持,他经常奔波于省、市、区政府之间,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饿了啃一口干馍,渴了喝一口水,从不进饭店吃一顿饭,有时为了节省10来元钱的住店费他宁可走三四十里的路毫无怨言。他的诚心感动了省、市、区的领导,对此非常的关心和照顾,在省、市、区、乡四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很快就解决了立项资金20万元。为了让这20万元资金发挥最大的成效,避免这里修河堤了,那里又发暴雨村民院落进水被淹的悲剧再次发生,吕玉苍和村里一班人商量讨论决定认为,借这次省、市、区、乡四级政府的支持东风, 把修河堤的工程加大一倍,打算把村庄有可能被暴雨侵害的地方都修成河堤 ,以防万一,彻底解决村民发暴雨进水生命财产时时受到严重威胁的后顾之忧。为了节约资金,吕玉苍和村委一班人商量决定,采取修河堤村上群众义务投劳,不付一分工钱,专项资金只付修河堤所用的水泥、石头、运输费用的方案。为了尽快把河堤修好,造富于村民,吕玉苍和村委一班人团结一致,采取了专人负责进料,专人负责运输,专人抓质量和工程进度,统一协调,责任到人的措施。村干部顺应民心,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实事,办好事群众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义务投劳,捐资,有拖拉机的群众拉石头,没有拖拉机的用架子车,牲口驮运沙石等用料,精明能干的群众河堤。在村党委一班人的精心指挥下,杨家寺村修河堤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为了尽快完成这项光荣而又特殊的任务,吕玉苍和群众一道坚持在工地战场上,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连续10来天吃住在工地上。有一次,他有病痛苦不堪,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抓进度,他只吃了一点药又坚持在工地现场上,面对他痛苦的样子,群众劝他回家休息,他死活不肯,并说:“为了让洪水不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受多大的苦和累都值得。”就是凭着这种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吕玉苍和群众一道同呼吁,共命运,坚持到河堤工程峻工。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和过度的疲劳他病倒在病床上半个多月。面对南北两岸修好的河堤群众欢幸鼓舞,更加拥护和爱戴村主任吕玉苍和村委一班人了。

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最担心受怕的河堤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但面对大部分群众因地处边远山区,高寒阴湿,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素质低,温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吕主任心里难以平静,作为一个群众信赖和拥护的村主任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将辜负广大群众的期望。于是他苦思探索寻找农村脱贫致富的出路。通过调查论证认为,只有调整产业结构,由粮食型向经济作物型转变的同时,要带领群众走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亩产量上下功夫。1998年吕玉苍主任率先从全乡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于是他一面耐心给群众宣传地膜玉米科学种植知识,一面不顾村上群众的极力反对进行推广地膜玉米,有些群众文化素质低,不相信地膜纸底下能种出玉米,甚至进行辱骂,但他不记个人得失,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首先发动村干部和村上回乡知识青年种植,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物资保障,到秋季一收获,群众看到了地膜玉米比大田玉米粮食产量增加了近四倍,通过事实对比,群众认识到了种植地膜玉米的好处,纷纷要求种植地膜玉米。面对这一状况,吕主任和村委一班人积极因势引导,不到两年时间全村发展地膜玉米1万多亩,户均达3亩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后,吕主任和村委一班人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向经济效益型农业转变,仅此一项增加农民收入人均达300多元,群众基本过上了富裕生活,向小康生活大步迈进。但是连续干了10来年村主任的吕玉苍因家庭原因辞掉了村委会主任职务。


时代的车轮跨入1999年,全村群众越来越感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法,村上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在群众的举荐下优秀共产党员吕玉苍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又一次受命于危难之即,挑起重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任伊始,农网改造工作拉开了序幕,因群众对农网改造的社会意义和收费政策不够了解,致使引发群众闹事整惊了市、区、领导,严重影响了全乡的农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吕玉苍书记和村主任杨振坤一班人进行了批评自我批评,从自身找差距,找问题的同时,与杨家寺农电站新调整的领导班子大力配合,积极化解群众矛盾,通过他和乡党委、乡政府以及村委会一班人的积极努力下,农电站大力配合,农网改造矛盾基本消除,村上和农电站达成了拖欠材料费付款协议,并积极想方设法筹集材料款,从而使农网改造这项造富社会的伟大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受到了全乡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

如今杨家寺村这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群众要钱没有钱,要粮没粮吃的穷山村,在吕书记和村委一班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带领下兴修河堤,水利工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多元,广大群众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感激吕玉苍书记兴修河堤,发展经济的功绩,村上群众自发组织在村头河堤上立碑以此纪念。

2000年11月14日天水人民广播电台1143专栏播出

2000年11月19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陇上人家专栏播出

2001年2月27日《甘肃农民》报头版头条发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村主任:我们给你立碑  村主任  村主任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随笔

 真情

      在这寂静的地方,我听见无限地畅想,一字一泪就在故事尽头划开,孤寂的夜晚,从孤独中寻找快乐,又从快乐...(展开)

随笔

 出去归来兮

 人生真的是有点“命中注定”,许多时候真的是很不如意。很多事情都象是已经安排好了的,你是不得不去服从了。等到明白是已然身不由己。    以前不相信人生什么的。总...(展开)

随笔

 工作工作工作

 居委会大妈来说:你们这些刚毕业的小青年,有单位招收临时工,愿意去的就快报名,名额有限。你看,阳光政府关心下一代,我们革命青年经常被党的阳光照一下。政府不但让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