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的英语
英语乃至一切外语,本是交流、学习的工具,是中性的东西,并非意识形态,但是时至今日,英语已经成为了太多人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梦魇。
全民学英语,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国人的思维一定要走极端,要么把外国的东西一概斥为腐朽没落、洪水猛兽,要么立马变脸、奴性十足、坚信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国的圆。英语固然有其可取之处,英语毕竟是世界通用语,想融入世界首先得过语言关,英语自身也一定有其无穷魅力进而给学习者带来无穷乐趣,英语是我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如此不一而足,英语的长处和好处实在多多,也是明摆着的事。
但是,遗憾的、可恨的是,全民都要求学英语,据说有的学的都疯了,叫疯狂英语。以英语学习为中心催生了多少文化学校,解决了多少人就业,拉动了多少“鸡的屁”,中饱了多少讲习教师的私囊,早已经没人关注和无法尽数了。大家只关注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四六级成绩、晋职称成绩、托福成绩、GRE成绩等等。至于学完考完以后,基本很快丢掉和忘记了。
造成全民学英语的原因可能很是复杂,但是根子在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利益导向。因为不管干什么都要求英语,结果是主管部门垄断了考核的权力进而坐享其成、轻轻松松从不得不学习的人身上捞取了说不上多少巨额利益,这是居于食物链上游、眼睁睁活生生鱼肉百姓的最无耻阶层;处在中层的是各种文化学校及其讲师,他们尽管也要付出一定的辛苦、成本,但是相比较其收益而言,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苦就苦在处于食物链最下游的外语学习者,不得不学,钱不得不交,花多少都得交,问题是学有所乐,乐在其中也罢,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硬着头皮、无极六瘦、欲死不能欲哭无泪、累死也要坚持。
毋庸讳言,对有些人学习英语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确实是应该要高标准、严要求的,但是对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行业和职业,学习英语纯属无聊、摧残和变态。要求讲人文社科课程的老师在课堂上非得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自己母语说的吭吃瘪肚、错别字错的叫人想哭,非得要求双语教学;不少人好像当年的假洋鬼子、话语间一定夹杂几个英文单词,好像由此就证明了自己有个洋爹和渡过洋金;不管是看病的大夫,还是焊接的工程师,就是对小学的老师,晋职称也必须要求外语。
吾国国民不但思维好走极端,而且本性常常、好似奴性十足。吾国的政策不但滞后、僵化,而且多常为利益阶层服务。二者相较,罪责主要在政策尤其制定政策的人。企图让权势阶层、利益阶层轻易放下既得利益,用良好愿望和热切期待不行,好说好商量也无关痛痒,革他们的命好像又不和适宜,唯一的办法,是民主进而民主之上形成的排山倒海、强大的舆论氛围,啥时候对权势阶层形成足够监督和震慑,法治啥时候真刀真枪谁也不惯着,一切都要经过民主,经过法律来做最后、最根本的评判,或许那个时候,这些荒唐、可笑、令人不齿的无耻行径才能少些和不再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