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离我们这一代最近的一场卫国战争,今天,也许有很多人不曾记得或是对这场战争不为所知,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而,有这么一位老兵,他从这场战争中走过......
隆冬,随着通知的下达,我背着行囊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这个群山密布的地方只有黄土夹杂着干枯的寸草喘息,艰难的繁衍和孕育着山里的一代代人们。沟壑交织,缺水干旱,成了这里唯一的印象。
偶然,我认识了他,一名老兵,一名打过仗从前线下来的老兵。老兵留着长长的八字须,瘦身板,微微眯着的眼睛里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老兵经营着一家家庭式餐馆,闲余时捣腾点药材做个江湖郎中,自称是承其父业治病救人,却未闻其医术精湛之名,也未闻其华佗般救死扶伤的美誉,但是在他酒醉后有幸欣赏过他珍藏的宝贝,鹿茸、虎骨、红蓝宝石、碎铜钱之类的玩意儿,俨然是一个收藏大使,怎谓医者。老兵好喝几口酒,却没有酒量,老兵也只有酒醉后才会打开话匣子喋喋不休个没完。可能是出于我对征战过战场的军人的崇拜和敬意,我和老兵走的很近,也就成了朋友。
山那头的朋友来看我,思来想去惟有老兵的地盘才能做得出可口的饭菜招待。于是,在招待朋友的间隙,便和老兵不知不觉又把了几盅酒。那天的老兵似乎长了酒量,频频释杯,兴致极高,喝了多半斤才略显醉意,也许老兵是真醉了,也许,老兵的心飘到了南天门去。老兵端起酒杯向地上缓缓撒下一盅酒,又端起一盅自己仰脖饮下,用手擦了擦眼角湿湿的泪花,开始讲述起那段二十多年前,共和国南门亲赴的硝烟和炮火……
老兵参军时才十八岁,参军仅一年,因祖国南疆战事紧张,作为轮换递补部队,被派往祖国西南前线参加防卫作战任务。老兵部队的主要任务为高地守卫防御,虽然离正面反击战场尚有距离,但任免不了遭受敌人的袭扰,在守卫166高地的一百二十二天里,一起参加作战任务的十三人只活着回去了四人,包括老兵。
老兵和十二个战友奉命守卫166高地的一个防御阵地,阵地其实就是一个潮湿的洞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猫耳洞”。这个不大的洞子除了蜷缩着十三个人执行守卫防御任务,还是他们生活的家。洞子里架着铁锅,铺着简易床,用石头堆起铺着木板为桌面的简易桌子,洞口两旁堆着成堆的弹壳,还有那罐头瓶里绽放的山花。洞子里又闷热又潮湿,老兵们白天基本上裸着上身,湿热的天气使这些北方的汉子格外不适应。白天,十三个人轮流交替当机枪手和观察员,机枪手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目标的乱射,对着正前一同乱扫,其实,只为警示吓唬敌人所用。观察手则不同,需要手持着望远镜对守卫阵地前方及周边进行隐蔽观察,目的是发现敌情,掌握战场动态,在搜索敌方目标同时,保障自身安全。没有任务的同志便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写根本寄不出去的家书,翻着已经看了上百次的小画册,还有的轻声哼着歌,还有的围坐在一起,聊自己的家,聊自己的妈妈,聊着自己的心上人……。到了晚上,敌人就会借着夜色悄悄摸进,凭借着黑夜笼罩和对地形的熟悉,与老兵们展开夜战。茫茫的黑夜,知了叫个不听,当老兵们紧握着钢枪打退敌人的进攻后,一轮圆月升起,更让这些汉子心中激荡,也越加勇敢无畏的战斗,“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为了祖国,为了亲人,他们无怨无悔。
一百二十二天的守卫,每天都过着就这样重复的日子,隐蔽观察,警戒放哨,机枪扫射,神经每时每刻都绷着紧紧的,生怕一时疏忽便招来致命一击。老兵告诉我,他每天都会用刺刀在洞里的石壁上划一道印痕,计算着守卫的时间,每一条线代表一天。闲来无事,老兵便会依坐在石壁前数着一条条线痕,数着直到接到退防命令到来就不再数了。一百二十二天,漫长而艰辛,炮火的狂轰乱炸,子弹的飞驰,敌人的不断袭扰。如果说,他们是与寂寞枯燥为伴,也同时是在与死亡对峙。有战争,必有牺牲,必有奉献,和平与安宁总是需要有很多可爱可敬的人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取。炮火依旧在阵地响起,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在倒下,老兵只有一个信念,守卫好阵地,为战友报仇。老兵用机枪扫射时显得更加猛烈,那是对敌人的怒吼,是来自心底的宣泄。第一百二十二天,正在值守的老兵接到电台呼叫,电台里传来连长熟悉的声音:“雄鹰、雄鹰……”,老兵留下了眼泪,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他们的守卫任务完成了,终于可以带着倒下的战友的遗书和嘱托下山了。
老兵眼泪模糊的讲起这段令他一生难忘的记忆,我和朋友一时间竟无法从老兵讲述的那幅场景中拔出。良久,老兵站起身进到卧室抱出了一本厚厚的影集,当我和朋友翻开影集,一页页,一张张,是那么的震撼,是老兵在前线时拍下的照片。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伟大的身影,那么的年轻,又是那么的可爱可敬。老兵的照片让我们置身于祖国南疆,浴身于炮火之中,回到了那段正义保卫之战的记忆中……
老兵的故事很精彩,原本想用拙劣的文笔记述那一百二十二天的惊心动魄和感动,还未等我执笔,老兵因为意外去世。他从炮火中爬出以英雄示人,却又默默自耕劳作余生不显功朽,最后离我们而去。他是平凡的,但用平凡之躯作出了不平凡的事,我之后辈无以言表,只做此文表达我对老兵之敬,愿天堂里的老兵为安。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