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脏检测应该怎么做最正确

现在心脏猝死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近,报纸,媒体也在教我们如何做能预防心脏猝死,在预防的同时我们应该了解这类心脏病,了解这些疾病会在哪个年龄阶段最常发生,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和医药成本效益,根据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调查:单在美国每年就有46万名罹患者,欧洲30万名,新加坡800名,也就是说在新加坡每10万人当中就有15名患者,这个比例在35岁以下则更低,即每10万人只有1.3例。这就说明心脏猝死在年轻人身上很少见,那么心脏检测应该怎么做最正确呢?

检查正常 不代表可暴饮暴食

任何35岁以上者如想做心脏检查,可不妨先做心电图、胸部X光片,外加每2-3年平板运动检验,当中也应该包括血压、血脂、胆固醇和血糖测量,以确保没患上任何危险因素。如无法做运动或基于某种理由则可考虑核素心肌灌注(nuclear myocardial perfusion)或负荷超声(stress echocardiogram)检查。后者检测法收费则稍微昂贵,介于400至700新元之间。这些检查法的共同特点是在探测病人是否有心肌缺血状态或医学上所称的“心肌灌注异常”。

一般来说,只有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达到75%以上时,才会凸现出这寻常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测试属“阴性”,并不完全表示病人就绝对没有患冠心病或者不可能会有心脏猝死,但很大程度上能预知病人猝死率非常低(<1%),与常人一般。检测正常并不表示就能肆无忌惮的暴饮暴食,过不健康的生活,要知最有效的减少不稳定“易损斑块”破裂的方法就是减少我们当中不健康的“易损患者”。高排断层扫描的临床应用,我在前文已有详细提述,它不能作为一般的检测用途,只适用于那些临床有症状,但无法准确评估是否有冠心病的患者身上,其收费也不便宜,估计1000新元,检查时又含有辐射量,不能轻试。

如何有效地检测年轻运动员的心脏以减少猝死率是比较复杂的事,主要的因素是死因很多,不像年龄大者。通常病因可分为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心脏病,前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右室心肌病、冠脉先天性畸形,而后者则包括心律失常症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病因种类虽然多,但这些病况都能在一般体检中检测出来。

目前,很多国家在年轻运动员中已实施一套完整的体验法,能有效地减少运动时猝死几率。意大利在一九八二年对(12--25岁)年轻运动员进行绝对严格身体检查,包括个人和家族病史、症状体检、静息心电图检测。运动平板检测和心超扫描只有在适当情况下检测,而不属常规检验法。

年轻人如果患有以下症状就应该提高警惕,找医生检查以防万一,包括晕厥、运动时胸痛或不寻常气短、心悸等。如家族成员有50岁以下猝死或心梗事件,或患有遗传性心肌病、马凡综合征、心律失常等病况,都应向医生呈报。心电图在有经验的医生眼中能看出多种不同结构性心脏病(比如95%的肥厚型心肌病就能轻易看出来)。

多种病因会增加猝死几率

其实,心脏猝死不完全是随机性事故,在所有人口当中,一般人每年的几率少于0.5%,但如果一个人有多种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等,每年几率则升到2%,如有心脏病史则为5%,心力衰竭20%。

心脏猝死病因在35岁以上患者几乎是由冠心病引起。死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以及随即发生的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而导致。这些病患者可以在临床上无先兆,或只有血管轻中度狭窄病变(狭窄度低于75%)中发生。这些引发冠状动脉闭塞并导致死亡的不稳定斑块,我们医学称之为“易损斑块”。

从临床角度来看,要测出哪些病人是否有血管狭窄病变,甚至于是否有“易损斑块”,至今还是个莫大的挑战。目前冠心病测试法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传统的X光平面、平板运动负荷测试、超声心动图负荷测试、核素心肌灌注,还有最新的64排断层扫描(MSCT)、磁共振血管扫描(MRI),甚至有侵入性的血管内超声成像(intravascular ultrosound)、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等来探测“易损斑块”,简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在选择适当的测试法时,医生应对病人患有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做出评估,更要充分了解各种影像的特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效价比,清晰性和优劣性等。一味要求病人无限制地做全部心脏检查属庸医之为,不可苟同。

通过佰佰安全小编的介绍,心脏检测应该怎么做最正确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老人安全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可以让老人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脏检测应该怎么做最正确  心脏  心脏词条  正确  正确词条  检测  检测词条  应该  应该词条  怎么  怎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