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妈妈要谨慎进食豌豆,母乳喂养的妈妈吃豌豆可增加奶量,但是要适量,但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胀,消化不良的妈妈不宜大量食用,以免造成腹胀的后果。那么,提醒!哺乳妈妈吃豌豆需谨慎。接下来就由本站小编带着您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
民间有“每天吃豆二钱,何须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各种豆子的特点,以便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药食两用。
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概率。
豆子的种类非常多,每种所含的营养成分和食疗作用都不相同。除了红豆、绿豆、黄豆等常见的豆子外,现在超市里卖的还有豌豆、芸豆等。平时多吃几种豆,了解每种豆子的营养价值,选择适合自己的豆子,更加有利于健康。
豌豆
豌豆有补中益气、利小便的功效,是脱肛、慢性腹泻、子宫脱垂等中气不足症状的食疗佳品。中医典籍《日用本草》中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记载,因此,哺乳期女性多吃点豌豆可增加奶量。此外,豌豆含有丰富的β一胡萝卜素,食用后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润肤的作用,皮肤干燥者应该多吃。但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胀,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绿豆
绿豆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有降血压的作用,同时对疲劳、肿胀、小便不畅有很好的功效。绿豆粉可以治疗疮肿烫伤,绿豆皮可以明目,绿豆芽还可以解酒。夏季常喝绿豆汤,不仅能增加营养,还对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肠胃炎、咽喉炎及视力减退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黄豆
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还有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与其他食品比较,仅蛋白质一项黄豆比瘦肉多一倍,比鸡蛋多两倍,比牛乳多一倍。
据研究,黄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缓人体衰老;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软化血管;黄豆中的抑胰酶,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黄豆中磷含量可观,对大脑神经非常有益,神经衰弱及体质虚弱者,常食有益;黄豆中富含的铁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大有裨益。
黑豆
中医认为,黑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食用。黑豆营养丰富,有“豆中之王”、“营养之花”之美称。古代养生家认为:“每晨吞黑豆十四枚,谓之五脏谷,到老不衰。”黑豆有补脾肾、益阴活血、安神明目、利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久服黑豆还可防止皮肤产生黑斑,能使皮肤变得细嫩有光泽。肾虚导致的腰痛、耳鸣者可取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烂,加人调味品食用。此外,黑豆还有“乌发娘子”的美称,用它制成的豆浆、豆腐等,是肾虚导致的须发白、脱发患者的食疗佳品。
芸豆
芸豆又叫菜豆,味甘平、性温,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气等功效。它不仅富含蛋白质及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高钾、高镁、低钠的特点,特别适合心脏病患者和患有肾病、高血压等需低钠及低钾饮食者食用。芸豆还含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种球蛋白等独特成分,具有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激活淋巴T细胞,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对肿瘤细胞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因而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其所含的尿素酶应用于肝昏迷患者效果很好。吃时注意必须煮熟、煮透,否则会引起中毒。
红豆
红豆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症等,李时珍称红豆为“心之谷”。
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有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疗腹泻;红豆配连翘和当归煮汤,可治疗肝脓肿;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煮汤,可治疗肠痈等。
综上所述哺乳期的妈妈要谨慎进食豌豆,母乳喂养的妈妈吃豌豆可增加奶量,但是要适量,但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胀,消化不良的妈妈不宜大量食用,以免造成腹胀的后果。如果你对哺乳期有哪些饮食禁忌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哺乳期饮食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