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中的宏量元素,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也在机体各种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孕妇为什么要补钙呢?下面本站就来讲讲相关的孕妇饮食小知识。
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钙1500~2000毫克。除了骨骼和牙齿中的钙,钙对许多细胞内和细胞外正常功能活动程序是必需的,包括肌肉收缩,神经传导,激素释放和血液凝固。此外,钙离子在细胞内信息传递起独特作用并参与诸多酶调节。因而,维持钙稳定极为重要。大部分食物中均含不等量的钙;深绿色的蔬菜、连骨连壳吃的小鱼小虾、豆类含钙较多,奶及奶制品中也含钙而且钙吸收率高。
孕妇由于孕育了一个一天一天长大的胎儿,胎儿骨骼的生长,同样需要大量的钙。孕中期胎儿平均每日形成钙沉积量为125mg,到分娩前每天达到450mg。母亲自身血液循环增加,血钙相对减少,故动用肌肉、结缔组织中的钙,出现缺钙现象,同时通过血中的降钙素使骨钙不被过多的再吸收,就表现为小腿抽筋、腿痛、浮肿等。。
考虑到在孕早、中、晚期,胎儿对钙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7mg、110mg和350mg,加上母体钙代谢平衡对钙的需要量为300mg/日,以及人体对食物钙的吸收率为30%,因此,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孕中期妇女钙的推荐值为1000mg/日,孕晚期为1200mg/日。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孕妇的实际膳食钙摄入量为500~800mg/日。按此标准,目前我国许多孕妇的钙摄入量是不足的。当然,由于每个孕妇的饮食习惯不同,其钙的实际摄入量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孕妇对钙的补充应该因人而异。
当孕妇缺钙时会引起一些症状,如:小腿抽筋:许多孕妇在怀孕5个月时就可以出现,往往在夜间容易发生。小腿的腓肠肌痉挛,伴随着疼痛。有些孕妇出现牙齿松动: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缺钙能造成牙齿珐琅质发育异常,抗龋能力降低,硬组织结构疏松。我国有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的说法,就是因为缺钙造成牙齿松动所致。低血钙还可以造成难产、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骨盆畸形等。
缺钙还会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这是因为孕妇钙平衡发生紊乱造成妊娠期特发的一种合并症,在人类细胞膜上有钙的结合部位,当钙从这些部位释放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研究证明高血压与钙不足有关,钙可预防妊高症的发生。妊高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24小时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孕妇因缺钙还会引起关节、骨盆疼痛。如果钙摄取不足,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激素的作用下,孕妇骨骼中的钙会大量释放出来,造成骨钙丢失,骨量减少,从而引起关节、骨盆疼痛等。
当孕期缺钙时会延续到哺乳期,哺乳期产妇平均每日泌乳850ml,每日泌乳损失300mg钙,母乳中含丰富的营养与钙质,供给婴儿生长。同时产后产妇自身恢复,每日大量褥汗、尿液及恶露带走大量钙,进一步加重钙的流失。
孕妇缺钙还会对胎儿和出生后的婴儿造成影响。首先缺钙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孕期是胎儿脑部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脑细胞的生长、代谢以及脑部的正常运作都离不开钙。同时钙对于新生儿智力发育与神经系统发育十分重要,补钙能增强胎儿将来的智力发育。缺钙使生后婴儿患有先天性佝偻病,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囟门增大,前后囟相通,并常伴有低钙惊厥。这种婴儿的妈妈常在孕期有腰酸背疼,小腿抽筋,手足发麻等低钙血症症状。婴儿湿疹,也称“奶癣”,它的发病原因有许多种说法,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管低钙性痉挛、局部供血不足会引起皮疹、皮肤粗糙、皮屑多。钙有抗炎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钙剂的补充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其他药物达不到的功能。还会有喉喘鸣,是指新生儿或2—3个月的婴儿呼吸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喘鸣声,这是由于缺钙引起喉软骨软化所致。还有我们常说的“吵夜郎”,婴儿老在夜间啼哭,可是又没有其他疾病,这是因为婴儿缺钙,如果婴儿的钙摄入量充足,夜啼的症状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半岁以内婴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控制能力较差,导致睡觉时易出现夜惊现象,有时这也是由缺钙引起,钙量充足的婴儿很少发生这种现象。再有就是婴儿出现功能性腹痛,最近研究发现,功能性腹痛主要是由缺钙引起,缺钙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加,发生肠痉挛而导致腹痛。而补钙,则能治疗这种腹痛。缺钙的孩子出牙晚。正常的婴儿4—6个月就能长出新牙,而缺钙的婴儿到了一岁甚至两岁都不见新牙,或者长牙的次序混乱,牙齿的釉质粗糙。同时还造成免疫力低下等不利于婴幼儿发育的因素。
胎儿骨骼生长所需的钙全部依赖母体提供,因此,孕妇每天必须保证约1200毫克至1500毫克的钙摄入量。如需了解更多有关孕妇该如何正确的补钙等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