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岁以下婴幼儿如何防止秋季腹泻

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所以,它是宝宝们最容易患的 小儿四病 之一。宝宝上吐下泻时,妈咪们的心里都很着急,恨不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那么2岁以下婴幼儿如何防止秋季腹泻呢?下面就一起随本站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所谓秋季腹泻,即轮状病毒性肠炎,因多发于秋季而得名。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抵抗力差,因此易染感此病毒。

秋季腹泻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前的婴儿较为多见。

(一) 内在因素或易感因素

婴幼儿易患腹泻,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活性较低,因而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且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小儿胃酸酸度低,且胃排空较快,故对进入胃内细菌的杀菌能力较弱;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故免疫功能较差,对感染的防御能力低。

3.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且较易发生体液及酸碱平衡紊乱。

(二) 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引起,以前两者为多见。病原体多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故多见于人工喂养儿;亦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1) 病毒感染

70年代以来,发现人类轮状病毒( Humanrota virus )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此外尚有许多病毒如小圆病毒、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冠状病毒、诺沃克( Norwalk )病毒等可引起小儿腹泻。

(2) 细菌感染

埃希大肠杆菌:能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有 致病性大肠杆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产毒性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 )和 侵袭性大肠杆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 )三种,近年国内外已有报道 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 )可引起出血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属特别是鼠伤寒杆菌、耶尔森肠炎杆菌,亦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白色念珠菌、金葡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或绿脓杆菌肠炎;久用类周醇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白色念珠菌肠炎。

少数腹泻患儿的病原菌为亲水气单孢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或克雷白菌等。

(3) 原虫感染

梨形鞭毛虫、隐孢子原虫可引起急、慢性腹泻。

2.肠道外感染

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其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同时感染肠道,或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所致。

(三)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是引起轻型腹泻的原因之一,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过多过少,或过早地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均能引起腹泻。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不能耐受,喂后可发生腹泻。而人乳易消化,且含有较多IgA,有助于防御胃肠道感染。

2.过敏因素及其他

对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等均可诱发腹泻。

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在秋冬季节最为常见,而且病情严重的话,可能直接引起脱水、厌食、面色苍白,影响生长和发育。黄浦区推拿门诊部用推拿方法来治疗秋冬腹泻,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腹泻会直接引起婴幼儿胃肠道功能紊乱,随意给3岁左右的正常儿童打针、吊盐水、滥用抗生素,只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落群,而通过对婴幼儿的手部推拿、腹部推拿、背部推拿以及足部推拿等,对于穴位进行配合运用,不仅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同时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还能够激发起孩子原有的抗病免疫能力,调整体内平衡。3岁以内的幼儿比正常人多100多个穴位,而且都是儿童特有的穴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穴位会渐渐退化。因此,对幼儿实施推拿治疗在早期效果明显,因为手上的穴位敏感性特别强,建议施行推揉法每次15分钟,配合摩腹揉脐5分钟,然后捏脊3至5遍,5次为一个疗程,可达到胃肠道保健作用。对3000多例婴幼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显示,经过3至5次推拿治疗后,有效率达98%,其中3次治愈率可达85%。

以上就是2岁以下婴幼儿如何防止秋季腹泻的内容介绍,如果你对婴幼儿腹泻不止怎么办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婴幼儿腹泻安全常识栏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腹泻  腹泻词条  婴幼儿  婴幼儿词条  秋季  秋季词条  防止  防止词条  以下  以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