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会出现哪些健康问题?常见的产后疾病有:产后腹痛、产后血晕、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净、产后头痛、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尿频、产后小便失禁、产后自汗、产 后盗汗、产后缺乳、产后外阴疾病等。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情绪与健康,而且使产妇不能正常哺乳宝宝。对产后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生、早治疗,对于确保你和宝宝的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后抑郁新妈咪在分娩后内分泌的变化很大,妊娠期间达到峰值水平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都会在分娩后3-5天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雌激素、孕激素的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加上分娩时的疼痛与不适也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释放过多,导致产妇的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情绪也变得非常敏感。
学会养心。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妈妈比较平静的话,那么新生婴儿也会生长得比较好。产妇应每天花15分钟来放松,无论是通过深呼吸、冥想、泡澡还是听听舒缓优美的音乐,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并增进亲子关系。
多倾诉。面对你的恐惧或无助,那就把丈夫拉过来好好谈谈,列出为人父母后最担心的三件事,你的忧虑自然就能感到轻松很多。及时找出解决方法才是彻底解除心理压力的法宝。
争取睡眠。要学习争取任何可以睡觉的机会让自己多休息,尤其当宝宝睡觉时,产妇的睡眠质量往往是最好的。良好的睡眠能大大降低抑郁的机会,在需要的时候请家人帮忙补充睡眠是十分必要的。
产后恶露产后恶露是指产后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子宫蜕膜组织的东西。正常情况下,恶露在产后3周排净,个别可持续到6周。产后恶露总排出量在250~500毫升,恶露的多少与个体差异有关。
如果排出的恶露有臭味,新妈妈应考虑产褥感染。产褥感染的症状为:子宫复位不好,宫底有压痛;体温略有升高,严重时可见高热;脉搏跳动较快。
良方:薏米30克,车前草9克,山楂15克,红糖适量。上四味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适于产后恶露不尽,属湿热有瘀者。或用红糖60克,茶叶少许,热黄酒冲服,对产后恶露不绝兼腹痛有效。
产后尿失禁产后尿失禁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特别是使支持膀胱底及上2/3尿道的组织松弛所致。而中老年女性患者则是属于“退行性病变”,即盆底肌肉随着年纪渐长自然松弛导致尿失禁。所以与后者不同,产后尿失禁大多为“暂时性”的,经过及时的盆底恢复训练及理疗,绝大部分人的症状都可以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要遵循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可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提肛法,即有意识地对以 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体做法是反复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 分钟,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
产后失眠产后失眠发生在大多数新妈妈身上,失眠问题表面上可以归结为晚上喂宝宝、睡不好,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五脏疲劳。生产会令新妈妈气血耗损,气血不足则润养五脏无力,五脏精气不足则无法统摄“神”,从而导致精神失养,出现失眠。
失眠可因时制宜,通过调脾胃、补肝肾、和五脏,则失眠自退。
产后贫血新妈妈贫血多是由分娩时失血过多引起的,治疗失血性贫血以食物调补为先:
黄花菜:黄花菜含铁质较多,还有利尿和健胃的作用。
发菜:发菜色黑似发,质地粗而滑,内含铁质,常吃既能补血,又能使头发乌黑。新妈妈可用发菜煮汤做菜。
面筋:面筋含丰富的铁质,是值得提倡的美味食品。
桂圆:桂圆是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所含铁质丰富。桂圆汤、桂圆胶、桂圆酒等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适合产后新妈妈食用。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良方:红枣20枚,当归15克,小米100克,红糖30克。前三味共煮,熟后去当归入红糖服食,每日1剂,连服30天。适于产后血虚贫血者。
产后子宫脱垂产后子宫会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下,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即产后子宫脱垂,俗称“吊茄袋”。预防产后子宫脱垂应注意以下事项:
产后要进行充分休息调养,可逐渐恢复盆底组织的支托力,能有效防止子宫脱垂。
为了防止子宫脱垂,还应坚持做保健操,加强盆底肌肉和筋膜的强度锻炼,如仰卧起坐可锻炼松弛的腹肌,定时做俯卧撑,可使子宫保持前位。可在分娩两周后开始做俯卧撑、膝胸卧位锻炼。
定时做肛提肌锻炼,使肛门一收缩一放松,以促进骨盆底部肌肉的弹性和强度。
产后风产后风主要症状是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等,部分病人伴有风湿类风湿的症状。
产后血液损失过多或营养不足,血液循环不畅,此时要好好休养身体,否则很容易导致产后风。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的产妇都是产后风的高发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产后妈妈会出现哪些健康问题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