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药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用药安全越来越重视。儿童超剂量用药、随意联合用药、儿童自行服药等情况非常普遍。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儿童安全用药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选儿童剂型
调查显示,17%的家长对“儿童直接服用大人的药物,但要按体重减量”这种说法表示同意或不确定。临床医生也发现,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由于成人药多为复合制剂,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不适合儿童,加上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器官损害也与成人有所差异,如果用药不当极易造成儿童肝肾功能受损。因此“儿童直接服用大人的药物,但要按体重减量”是不正确的说法。临床医生建议,尽量给儿童选择儿童专用剂型药物。儿童专用剂型口感比较好,附带专用的量具和喂药器,容易掌控剂量,标识完整清楚,儿童服药的依从性更高。对于这些专用剂型的药物,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儿童使用。
别迷信中成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智慧结晶。在很多家长心目中,它的安全性比西药高。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家长中,超过七成认同“儿童服用中成药比西药更安全”的观点。
中药的使用讲究辨证施治,合理用药,一人一方,随病情加减。严格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不遵守辨证施治的原则或辨证不当,组方不合理,中药材质量不过关,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另外,现在很多中成药和中药新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标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家长要引起重视。“儿童服用中成药比西药更安全”是种片面的说法,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才能使药品发挥最佳效果。
营养剂适量用
有27%的儿童家长在受访时对“儿童应多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说法表示同意,还有18%表示不确定。
维生素是儿童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于儿童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生素并不是摄入越多,对身体越有好处,尤其是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营养素,补充过量时如果没有及时排出体外,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儿童日常饮食正常,不建议额外使用营养补充剂。如果儿童饮食不均衡,应做到科学合理补充。不明确补充的量和方式时应先和医生沟通。
症状轻先不用
在受访家长中,有51%表示会在孩子发热时自行买药解决,有些家长可能还会给孩子用抗生素。儿童感冒多属于病毒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对病情并无益处。如果精神状态、饮食等正常,可多给孩子喝白开水、注意休息、适当吃水果。
当儿童体温不超过38.5℃,且精神状态、饮食、活动等都正常的时候,不建议服用药物,应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可以用温水擦身体血管丰富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和汗腺比较发达的部位(如手掌心、脚掌、额头等)。水分蒸发能带走小孩身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体温超过39℃时,可采用退烧药与物理方法联合,并及时就医。如果有高热或超高热,多采用局部冷敷的方式,可以在服用退烧药的情况下,适当擦拭颈部两侧、腹股沟、腋窝等部位,可以用冰帽垫在后枕部以降低头部等处的温度。另外,由于儿童的皮肤比成人薄,酒精擦拭身体时,可能引起酒精过敏和中毒等情况。因此,家长要慎用这些降温方式,如果需要用药最好先咨询医生。
糖水喂损药效
对不少家长来说,给孩子喂药是件难事。18%的家长为了让小孩能吃下药,将药物溶于牛奶、饮料、粥汤、糖水等来给小孩服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与药物相结合,影响吸收,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结构,影响药效。另外,孩子发现食物中含药后,可能反而拒绝饮食,影响营养摄入。当然,部分药物在糖水或者果汁里面,更利于吸收,但家长在家中最好用白开水给孩子送服药。
虽然有的药品为了改善口感,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在药物中添加甜味素或把药物的外观做得比较漂亮。但家长一定不能在给孩子服药时哄骗他们药品是糖果,因为孩子可能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偷服药物,造成药物中毒等问题。药物的储存也很重要,最好把药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家长掌握一些喂服儿童药物的要领十分重要。对于婴儿来说,可以用毛巾或衣物包裹固定住婴儿的身体;使用吸管或者口服注入筒;喂服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呛到儿童。对于幼儿来说,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权,包括服药姿势、场所、药的先后顺序等;鼓励孩子合作,表扬孩子很棒,很勇敢等;转移注意力,如打开电视等;家长还可自己用白开水做示范。
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从安全服药做起,平时多掌握一些儿童安全用药的常识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可以到本站来查询搜索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