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12h内初次排出胎粪,或可延至12~24h,极少数在24~48h才开始排便。若新生儿因胎粪稠厚、积聚在乙状结肠及直肠内,出生48h后尚未开始排便,出现一过性低位肠梗阻症状,称胎粪性便秘,下面来看看宝宝胎粪性便秘发病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吧?
一、发病原因多为非器质性病变,由于稠厚的胎粪秘结而形成粪塞。也可发生于肌张力低下的早产儿,或母亲产前用过麻醉剂或硫酸镁的新生儿,也可发生于患呼吸窘迫、颅脑损伤、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巨结肠等病的新生儿。
二、发病机制胎粪的成分包括
①胃肠分泌液、胆汁、胰腺分泌液、各种消化酶;
②胃肠黏膜表面脱落的上皮细胞;
③吞咽的羊水中不被吸收的毳毛、胎脂、角化上皮细胞等;
④肠内物质形成的钙皂晶体、无机盐类,以及脂肪、胆盐酸、胆红素等衍生物。
胎粪呈墨绿色,黏稠,不成形,无臭味。由于胎粪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以至干结,出现一过性低位性肠梗阻。
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胎粪性便秘发病的原因和机制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