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多动症有没有效果?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学习成绩与智力明显不符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多动症。这也是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上学后才比较容易被发现的原因,同时也使许多孩子误诊。当您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明显不相符的时候,就一定要引起关注。他们的表现一般有几个症状:
注意缺陷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常有以下表现:
A、听课、做作业或做其它事情时,注意力常常难以保持持久,好发愣走神;
B、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动静而分心,东张西望或接话茬;
C、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任务。做事不能坚持,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
D、不注意细节,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
E、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写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
F、丢三落四或好忘事。与他/她说话,也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
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活动过度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儿起始于婴儿期。
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
幼儿期,患儿表现好动,坐不住,翻箱倒柜,难以安静玩耍。
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患儿表现更为突出。上课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书包带,甚至与同学说话、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
青春期,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观感到坐立不安。
好冲动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常常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会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老师问话未完,会经常未经允许而抢先回答;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会鲁莽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
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虽然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
治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长期追踪观察发现: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差异。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社会治疗、家庭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尽管如此,许多患有这类疾病的青少年却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原因是,人们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同时担心药物的副反应,使相当多的患者贻误了治疗时机。
多动症的维持治疗是一个连续过程,节假日亦不主张停药。只有全天候的连续治疗,才能使多动症儿童获得最好的康复。国内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治疗期限应该在病情临床痊愈后维持1年以上。
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差但仍然为很多家长所偏爱多动症最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案,是药物与行为的联合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曾研究药物治疗、药物和行为治疗的联合应用、社区水平的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4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其中前3种治疗有明显的核心症状改善,而单用心理行为治疗,对多动症核心症状的改善并不见效。
我们的临床实践观察到,行为治疗如不结合药物治疗则难以奏效,其原因可能是:行为治疗需要花费时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多动症儿童在疾病状态下,对行为治疗的应答较慢。尽管如此,因为家长对药物治疗顾虑重重,仍偏爱首选行为治疗。
不过,有报道认为,行为治疗如结合药物治疗或单独行为治疗,可使患儿减少对立、违抗行为或违纪事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为治疗有三个期待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教师和父母对多动症患儿的认可;二是在药物和行为联合治疗的情况下,在适当时机可降低药物剂量但仍维持药物减量之前的同样疗效;三是家庭要求联合药物、行为治疗时,患者的破坏性行为、亲子关系及社会交流技能均有较好的改善。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多动症有没有效果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