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是孤独症的一道防线吗?父亲育儿不能代替母亲育儿,在0-3岁期间,父亲只能是辅助母亲育儿!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减轻父亲的责任与压力,而是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大量案例表明懦弱的母亲会将这种人格特质传递给孩子,而自信积极的母亲也让孩子更加勇敢热情。0-3岁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化阶段,这个阶段恰恰是通过模仿母亲的情绪、言语、行为而完成的。母位的缺失是我好友的侄子的治疗关键。对此,我给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一,母亲回归教育本位。如何回归教育本位?增强母亲的权威性。在亲子关系中,母亲扮演组织者,父亲扮演示范者。母亲”说了算“,父亲”照着办”,孩子”学不慢“。在0-3岁期间,孩子先结束生理断乳,再结束心理断乳。尤其是2岁之前,孩子认为他和母亲是”一体“的。
其二,刺激排序与社交训练。我们有没有关注0-3岁孩子的好奇心,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行为主义所谓的刺激物其实就是引发孩子好奇心的东西。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好奇心,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刺激物去激发孩子的积极行为。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孩子喜欢某个玩具,我们可以在他完成了某个动作之后给予他,以鼓励他经常做某个动作。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以固有刺激物为基础,拓展孩子的好奇心。你会发现兴趣不是学习的老师那么简单,她是人幸福的基础,是社会交往的纽带。兴趣广泛的人,交友广泛,社会适应性也就好一些。我们要将刺激物进行排序,通过最吸引他的几种刺激物去训练他的社会交往。
其三,同辈群体的交流。孩子之间由于年龄相仿,心理压力会降到最低。关键记住,不要区分伙伴。传统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事实上,只接触一类人,就会造成”封闭式人格“,所谓封闭式人格就是一个人只能面对同一类人,在遇到不同类型的人就会造成焦虑与恐慌。营造一种开放式人格就是和不同学习能力,不能情绪,不同家庭条件的孩子进行玩耍游戏。多说一句,我的学生开玩笑说,孤独症是富贵命吗?我说不能说是富贵病,但是有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患上了孤独症。一方面是由于家长严格限制了交友范围,一方面他们过于敏感,即玩的东西也是过于”高大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限制了孩子对于社会的了解。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亲子互动是孤独症的一道防线吗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