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角度看,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处于发育的机体,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功能都不健全,因此在家里,家长需要多备一些儿童专用的药物。那么,夏季,妈妈应该为宝宝准备哪些常用药物呢?
●宝宝腹泻
常见的小儿腹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腹泻,通常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滋生大量细菌,这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受凉、消化不良引起,这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夏日气温较高,小儿的消化系统随着气温的升高,会发生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的现象;加上小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胃酸少,杀菌能力差,如果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稀释了胃酸,致使病菌很容易闯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其次,小儿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少,不利于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第三,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小儿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症状:
宝宝轻度腹泻表现为食欲不振,偶尔伴有呕吐现象;重度的大便次数一天达十余次,甚至几十次,大便中多伴随着大量的水份,若腹泻情形严重,还会导致宝宝脱水,甚至休克。妈妈要留意宝宝的大便,如果有异常如呈水样、糊状、粘液状,解脓血便,就要赶快去医院。
常备药:
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指出,无论孩子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都建议给他补充能促进肠道消化能力的锌;黏膜保护剂,它可以吸附病原,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可用于水样便的治疗;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复方乳酸菌营养剂等,可以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重建。双歧杆菌还可以帮助消化一些蛋白质、糖、脂肪,并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宝宝上火
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加上儿童肠胃功能并未发育完善,饮食不正常导致的消化不良和积食只是儿童“上火”的原因之一。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机体、消化不良导致积食以及排泄功能障碍、外部环境扰乱导致孩子体内水分流失过多等,构成了孩子身体的三大“火源”。
症状:
宝宝大便时困难,拉出来的便便又干又硬,小便也是黄黄的;嘴里还有异味、口气,严重的还会出现口腔溃疡,吃不进东西;白天夜里睡不香,睡醒后眼屎增多;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等。
常备药:
儿童去火专用药。专家建议选用儿童去火产品首先要分清是保健品还是药品,其次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宣传而依赖保健食品,应该选用儿童专用的去火药物,而且最好选择SFDA批准的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
●宝宝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很容易在夏日里风寒、风热感冒,而由感冒引发的发烧也是令父母担心的。
症状:
风寒感冒: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
风热感冒: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
常备药:
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布洛芬药物和乙酰氨基酚要备用,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用的两种退热药,退热平稳且持久。
●宝宝中暑
夏季炎热,烈日下直接曝晒,容易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失控,从而体内余热大量蓄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暑。儿童由于体质很弱,且需在阳光的帮助下吸收钙质,更是成为了中暑的忠实“患者”。
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常备药物:
物理降温可用退热贴降温。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注意水温要比体温低3℃~4℃,每天1~2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以帮助散热。对发热较高的宝宝,可用酒精擦身,促使体温散发。
当然,作为父母,在儿童用药问题上,任何时候,多谨慎都不为过。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