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过程中,总会讨论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什么才叫真正的心理健康。那到底什么样的状态称之为真正的心理健康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何谓真正的心理健康。面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社会上都有好多提法,如:“心理素质提高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教育”、“心育”。其实,这些提法都可以用“心理健康教育”来概括。
迄今为止,对心理健康公认的理解是: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也就被默认成了这两种情感。积极情绪情感和消极情绪情感彼此相互独立。换句话说,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加(减少)并不意味着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增加),它们可以同时存在。
国际上公认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来自咱们个人主观的体验,客观条件,只不过是影响心理健康与否的一种潜在因素。心理健康是以个人主观的体验,而这种主观体验,表现出的是一种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诚的进取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表现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或者个性人格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四条: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顺利;有幸福感;发挥潜能。
国际上认为,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太重要了。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本站。